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65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包括:定模注塑结构、动模注塑结构、二次压缩结构和顶出结构,所述定模注塑结构设于所述动模注塑结构的上端,所述动模注塑结构设于所述二次压缩结构的上端,所述二次压缩结构设于所述顶出结构的上端;其中,所述定模注塑结构包括:定模板、浇口套和定模仁;所述动模注塑结构包括:动模仁、动模板和注塑槽;所述二次压缩结构包括:压缩背板、压缩固定板、压缩镶件杆、压缩油缸和升降杆;所述动模顶出结构包括:动模压板、顶出背板、顶板垫钉、顶出固定板和顶出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对注塑件在成形的过程中进行了二次压缩,使得注塑件内的气孔大幅减少,提高了注塑件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件生产的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工业产品的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应用到注塑件,但在注塑件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注塑模具内部虽然注塑件成形完好,却由于注塑材料的热胀冷缩,使得在注塑件的内部形成了很多气孔,导致注塑件存在出现质量问题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包括:定模注塑结构、动模注塑结构、二次压缩结构和顶出结构,所述定模注塑结构设于所述动模注塑结构的上端,所述动模注塑结构设于所述二次压缩结构的上端,所述二次压缩结构设于所述顶出结构的上端;其中,所述定模注塑结构包括:定模板、浇口套和定模仁,所述定模仁设于所述定模板的下表面,所述浇口套设于所述定模板的上端;所述动模注塑结构包括:动模仁、动模板和注塑槽,所述动模仁设于所述动模板的上表面,所述动模仁与所述定模仁相匹配,所述动模仁与所述定模仁之间设有一所述注塑槽,所述注塑槽的一端与所述浇口套连通;所述二次压缩结构包括:压缩背板、压缩固定板、压缩镶件杆、压缩油缸和升降杆,所述压缩固定板设于所述压缩背板的上表面,所述压缩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动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油缸的输出端设有一所述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压缩固定板与所述压缩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缩背板通过所述升降杆在所述压缩油缸的驱动下升降,所述压缩背板的上表面还设有一所述压缩镶件杆,所述压缩镶件杆由下到上依次贯穿所述压缩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动模仁,所述压缩镶件杆可升降地设于所述压缩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动模仁的内部,所述压缩镶件杆贯通连接于所述注塑槽的底面;所述顶出结构包括:动模压板、顶出背板、顶板垫钉、顶出固定板和顶出杆,所述动模压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所述顶板垫钉,若干所述顶板垫钉的上表面设有一所述顶出背板,所述顶出背板的上表面设有一所述顶出固定板,所述顶出背板的上表面还固定设有一所述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由下到上依次贯穿所述顶出固定板、所述顶出背板、所述压缩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动模仁,所述顶出杆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所述顶出固定板、所述顶出背板、所述压缩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动模仁的内部,所述顶出杆的上端与所述注塑槽的下端贯通连接。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模板的下表面设有一压缩限位块,所述压缩限位块的下端抵于所述压缩固定板的上表面。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固定板的下表面还设有一顶出限位块,所述顶出限位块的下端抵于所述顶出固定板的的上表面。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技术的应用,对注塑件在成形的过程中进行了二次压缩,使得注塑件内的气孔大幅减少,提高了注塑件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二次压缩注塑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二次压缩注塑结构的注塑后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二次压缩注塑结构的压缩后示意图。附图中:100、定模注塑结构;200、动模注塑结构;300、二次压缩结构;400、顶出结构;110、定模板;120、浇口套;111、定模仁;130、压缩油缸;131、升降杆;211、动模仁;210、动模板;212、注塑槽;230、压缩背板;220、压缩固定板;221、压缩镶件杆;310、动模压板;320、顶出背板;311、顶板垫钉;330、顶出固定板;321、顶出杆;201、压缩限位块;301、顶出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二次压缩注塑装置,包括:定模注塑结构100、动模注塑结构200、二次压缩结构300和顶出结构400,定模注塑结构100设于动模注塑结构200的上端,动模注塑结构200设于二次压缩结构300的上端,二次压缩结构300设于顶出结构400的上端;其中,定模注塑结构100包括:定模板110、浇口套120和定模仁111,定模仁111设于定模板110的下表面,浇口套120设于定模板110的上端;动模注塑结构200包括:动模仁211、动模板210和注塑槽212,动模仁211设于动模板210的上表面,动模仁211与定模仁111相匹配,动模仁211与定模仁111之间设有一注塑槽212,注塑槽212的一端与浇口套120连通;二次压缩结构300包括:压缩背板230、压缩固定板220、压缩镶件杆221、压缩油缸130和升降杆131,压缩固定板220设于压缩背板230的上表面,压缩油缸130的缸体与动模板210的一侧固定连接,压缩油缸130的输出端设有一升降杆131,升降杆131的下端穿过压缩固定板220与压缩背板230固定连接,压缩背板230通过升降杆131在压缩油缸130的驱动下升降,压缩背板230的上表面还设有一压缩镶件杆221,压缩镶件杆221由下到上依次贯穿压缩固定板220、动模板210和动模仁211,压缩镶件杆221可升降地设于压缩固定板220、动模板210和动模仁211的内部,压缩镶件杆221贯通连接于注塑槽212的底面;顶出结构400包括:动模压板310、顶出背板320、顶板垫钉311、顶出固定板330和顶出杆321,动模压板310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顶板垫钉311,若干顶板垫钉311的上表面设有一顶出背板320,顶出背板320的上表面设有一顶出固定板330,顶出背板320的上表面还固定设有一顶出杆321,顶出杆321由下到上依次贯穿顶出固定板330、顶出背板320、压缩固定板220、动模板210和动模仁211,顶出杆321可升降地设于顶出固定板330、顶出背板320、压缩固定板220、动模板210和动模仁120的内部,顶出杆321的上端与注塑槽212的下端贯通连接。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示出了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各结构的状态变化。当生产人员需要对注塑件进行生产时,首先使定模注塑结构100和动模注塑结构200闭合,二次压缩结构300和顶出结构400下降,通过浇口套120对注塑槽212进行料液填充,使得足量的料液快速填入注塑槽212中,此时压缩镶件杆221的上端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压缩注塑件,从而在注塑槽212内形成一个比设计尺寸稍大的注塑件,此时压缩油缸130的升降杆131处于完全伸出的状态;待注塑保压完成后进入冷却过程中,启动压缩油缸130使升降杆131带动整个二次压缩结构300向上进行压缩运动,使压缩镶件杆221向上运动,对注塑槽212中的注塑件进行压缩直至注塑件为设计尺寸;待完成压缩作业后,注塑件冷却过程继续直至完成,此时定模注塑结构100和动模注塑结构200分离,顶出机构400在注塑机(图中未标出)的推动下上升,顶出背板320上的顶出杆321向上进行顶出作业,使得注塑件从注塑槽212中被顶出,从而完成整个注塑件的生产作业。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的实施例,动模板210的下表面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注塑结构、动模注塑结构、二次压缩结构和顶出结构,所述定模注塑结构设于所述动模注塑结构的上端,所述动模注塑结构设于所述二次压缩结构的上端,所述二次压缩结构设于所述顶出结构的上端;/n其中,所述定模注塑结构包括:定模板、浇口套和定模仁,所述定模仁设于所述定模板的下表面,所述浇口套设于所述定模板的上端;/n所述动模注塑结构包括:动模仁、动模板和注塑槽,所述动模仁设于所述动模板的上表面,所述动模仁与所述定模仁相匹配,所述动模仁与所述定模仁之间设有一所述注塑槽,所述注塑槽的一端与所述浇口套连通;/n所述二次压缩结构包括:压缩背板、压缩固定板、压缩镶件杆、压缩油缸和升降杆,所述压缩固定板设于所述压缩背板的上表面,所述压缩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动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油缸的输出端设有一所述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压缩固定板与所述压缩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缩背板通过所述升降杆在所述压缩油缸的驱动下升降,所述压缩背板的上表面还设有一所述压缩镶件杆,所述压缩镶件杆由下到上依次贯穿所述压缩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动模仁,所述压缩镶件杆可升降地设于所述压缩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动模仁的内部,所述压缩镶件杆贯通连接于所述注塑槽的底面;/n所述动模顶出结构包括:动模压板、顶出背板、顶板垫钉、顶出固定板和顶出杆,所述动模压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所述顶板垫钉,若干所述顶板垫钉的上表面设有一所述顶出背板,所述顶出背板的上表面设有一所述顶出固定板,所述顶出背板的上表面还固定设有一所述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由下到上依次贯穿所述顶出固定板、所述顶出背板、所述压缩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动模仁,所述顶出杆可升降地设于所述顶出固定板、所述顶出背板、所述压缩固定板、所述动模板和所述动模仁的内部,所述顶出杆的上端与所述注塑槽的下端贯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注塑结构、动模注塑结构、二次压缩结构和顶出结构,所述定模注塑结构设于所述动模注塑结构的上端,所述动模注塑结构设于所述二次压缩结构的上端,所述二次压缩结构设于所述顶出结构的上端;
其中,所述定模注塑结构包括:定模板、浇口套和定模仁,所述定模仁设于所述定模板的下表面,所述浇口套设于所述定模板的上端;
所述动模注塑结构包括:动模仁、动模板和注塑槽,所述动模仁设于所述动模板的上表面,所述动模仁与所述定模仁相匹配,所述动模仁与所述定模仁之间设有一所述注塑槽,所述注塑槽的一端与所述浇口套连通;
所述二次压缩结构包括:压缩背板、压缩固定板、压缩镶件杆、压缩油缸和升降杆,所述压缩固定板设于所述压缩背板的上表面,所述压缩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动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油缸的输出端设有一所述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压缩固定板与所述压缩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缩背板通过所述升降杆在所述压缩油缸的驱动下升降,所述压缩背板的上表面还设有一所述压缩镶件杆,所述压缩镶件杆由下到上依次贯穿所述压缩固定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重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戈冉泊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