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065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尼龙15‑20份、阻燃剂3‑8份、憎水剂2‑5份、抗老化剂2‑8份、抗静电剂1‑2份、抗低温增稠剂1‑3份,制备方法为:称料、混合、填充、加压、冷却、浸泡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在换流变发生火灾时,自动熔断脱落,以使换流变暴露出来,进而便于外界消防介质直接作用于火源,降低换流变初期爆炸的设备和辅助设施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流变降噪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换流变压器是换流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同时又是站内最主要的噪声源。换流变Box-in降噪装置相当于从源头上降低了声源功率,对于换流站噪声达标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Box-in降噪装置在满足降噪需求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在换流变发生火灾时,封闭的Box-in降噪装置阻碍外部消防灭火过程中灭火介质有效作用于火源,尤其是顶部Box-in降噪装置的阻隔,显著降低了外部扑救的效率,很可能造成火势蔓延扩大,造成极大设备损毁和经济损失。目前换流变Box-in降噪结构所采用的形式主要有固定式、可拆卸式和移动式3种。其中可拆卸式使用最为广泛。可拆卸式Box-in由固定和可拆卸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的隔声围护结构与防火墙及阀厅墙连接,前端与Box-in基础连接,在更换换流变时此部分不用拆除。可拆装部分采用钢梁与两端的固定部分连接,在更换换流变时可拆除。典型的换流变火灾事故表明,以上三种换流变Box-in降噪结构均无法满足在火灾情况下自动脱落,严重影响外部消防扑救。例如2018年,某特高压换流变火灾,持续燃烧超过20小时,造成了严重的设备烧损。因而,亟需一种新型的支撑板材,在实际构建降噪装置时,用以支撑降噪板,在火灾条件下支撑板材自动熔断脱落,进而实现降噪板的脱落,以使换流变暴露出来,进而便于外界消防介质直接作用于火源,降低换流变初期爆炸的设备和辅助设施损坏,同时为外部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例如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018010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一种兼备隔声模块与消防模块的Box-in装置,热熔材料板来支撑住泄爆脱落隔声板,在发生火灾时,热熔材料板可发生熔化,进而脱落,以暴露换流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在换流变降噪装置中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确保在换流变发生火灾时热熔脱落,以将换流变暴露出来,降低换流变初期爆炸的设备和辅助设施损坏,同时为外部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尼龙15-20份、阻燃剂3-8份、憎水剂2-5份、抗老化剂2-8份、抗静电剂1-2份、抗低温增稠剂1-3份。优化的,所述尼龙为尼龙66。优化的,所述阻燃剂为二氧化硅。优化的,所述憎水剂为聚硅氧烷。优化的,所述抗老化剂为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中的一种。优化的,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磷酸或二硫代氨基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化的,所述抗低温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制备上述换流变热熔支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料:根据质量份数计,称取尼龙15-20份、阻燃剂3-8份、憎水剂2-5份、抗老化剂2-8份、抗静电剂1-2份、抗低温增稠剂1-3份;s2、混合:将阻燃剂、憎水剂、抗老化剂和抗静电剂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同时将尼龙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到250-300℃并保持3-5分钟,使之完全熔化;然后将熔化后的尼龙和抗低温增稠剂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在250-300℃下以500~2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0~60分钟;s3、填充:将搅拌后的液体混合物倒入预制的模具腔体中,直至完全充满模具腔体;s4、加压:通过注模机控制模具腔体顶盖下降压在模具腔体顶部,然后控制顶盖侧向移动,对液态混合物持续施加压力,压实液态混合物;s5、冷却:对模具腔体外部进行降温;s6、浸泡:待液态混合物冷却至80-100℃的固态混合物时,将固态混合物完全侵入浓度为3-15%的常温丙烯酸溶液中,浸泡时间大于12小时,取出固态混合物即为换流变热熔支撑板。优化的,步骤s4中,所述模具腔体开口朝上,所述顶盖包括横置的框板以及滑动安装在框板中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模具腔体开口内。优化的,所述升降板与框板底部平齐时,顶盖侧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主要用于换流变降噪装置中,用以支撑其上方的降噪板,当换流变发生火灾时,换流变热熔支撑板会自动熔断脱落,进而实现降噪板的脱落,以使换流变暴露出来,进而便于外界消防介质直接作用于火源,降低换流变初期爆炸的设备和辅助设施损坏,而阻燃剂则能够防止换流变热熔支撑板自身支持燃烧,以避免造成火势扩大。本专利技术利用二氧化硅的阻燃性能,在其添加量较低的情况下制成高效阻燃热熔支撑板。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尼龙、憎水剂、抗老化剂、抗静电剂、抗低温增稠剂的比例,配制岀抗老化拉伸强度和抗老化弯曲强度较高的新型热熔支撑板。结合制作工艺中新型热熔板冷却过程用丙烯酸溶液浸泡,易在新型热熔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防水膜,有效提高新型热熔支撑材料对于雨水的耐受性,延缓其老化时间。本专利技术所引入的憎水剂能够增强换流变热熔支撑板阻水效果,由于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应用于高压带电运行环境中,抗静电剂能够达到减少静电积累的目的,防止因静电积累而对运维人员产生伤害,也避免了因静电积累可能引发的火灾现象。抗老化剂以及抗低温增稠剂能够确保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在低温地区仍具备较好的抗老化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换流变热熔支撑板热老化拉伸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换流变热熔支撑板热老化弯曲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换流变热熔支撑板热老化拉伸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换流变热熔支撑板热老化弯曲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三种换流变热熔支撑板的测试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尼龙15份、阻燃剂8份、憎水剂2份、抗老化剂8份、抗静电剂1份、抗低温增稠剂1份。所述尼龙为尼龙66,所述阻燃剂为粒径小于5微米的二氧化硅,所述憎水剂为粒径小于10微米聚硅氧烷,所述抗老化剂为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老化剂为粒径小于3微米的氧化钙,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磷酸或二硫代氨基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所述抗低温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抗低温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制备上述换流变热熔支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料:根据质量份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尼龙15-20份、阻燃剂3-8份、憎水剂2-5份、抗老化剂2-8份、抗静电剂1-2份、抗低温增稠剂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尼龙15-20份、阻燃剂3-8份、憎水剂2-5份、抗老化剂2-8份、抗静电剂1-2份、抗低温增稠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为尼龙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二氧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剂为聚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老化剂为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磺酸、磷酸或二硫代氨基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低温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换流变热熔支撑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称料:根据质量份数计,称取尼龙15-20份、阻燃剂3-8份、憎水剂2-5份、抗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峰举张佳庆黄勇李金忠谭静杨鹏程范明豪过羿苏文黄玉彪刘睿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