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53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涉及砂纸制造行业领域,包括安装台、辊架、压辊、支撑平台、支架、冷却液循环装置、冷却液输出管、冷却液输入管、传送带、被动辊轴、被动辊、支撑辊架、主动辊、主动辊轴、被动带轮、传动带、驱动电机、刮板、蜡油回收箱、高温供气管、输气管、喷气头、供油管、高压供油泵、输油管、喷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方案通过蜡油喷淋头及蜡油回收箱的设计使砂纸以张紧平整状态固定于传送带并随之传输,有效的避免了砂纸在压平过程中产生瓦楞状促起的现象,确保不会造成砂纸褶皱,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
本技术涉及砂纸制造行业领域,尤其是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现阶段,砂纸在各行业领域应用广泛,目前砂纸上附着的砂粒普遍采用多次静电吸附原理附着于砂纸胶面,但静电吸附力度有限,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砂粒压平装置进行砂粒压平紧实,但在砂纸传输过程中由于传送机构存在转速控制误差的情况,极易使砂纸在压平过程中产生瓦楞状促起的现象,经过压平装置的加压后会造成砂纸褶皱,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台、辊架、压辊、支撑平台、支架、冷却液循环装置、冷却液输出管、冷却液输入管、传送带、被动辊轴、被动辊、支撑辊架、主动辊、主动辊轴、被动带轮、传动带、驱动电机、刮板、蜡油回收箱、高温供气管、输气管、喷气头、供油管、高压供油泵、输油管、喷淋头,所述压辊通过辊架安装于安装台下端面,所述支架分4组矩形阵列均布安装于支撑平台下端面,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安装于支架之间,所述冷却液输出管首端安装于支撑平台,所述冷却液输出管末端安装于冷却液循环装置,所述冷却液输入管首端安装于支撑平台,所述冷却液输入管末端安装于冷却液循环装置,所述被动辊通过被动辊轴配合安装于左侧支撑辊架,所述主动辊通过主动辊轴配合安装于右侧支撑辊架,所述传送带张紧连接安装于被动辊和主动辊之间,所述被动带轮刚性安装于主动辊轴前端伸出部分,所述传动带连接安装于被动带轮和驱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的主动带轮之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安装于右侧支撑辊架前端侧面,所述刮板安装于蜡油回收箱上端,所述刮板刮刃与传送带贴合,所述高温供气管末端封闭,所述输气管首端安装于高温供气管末端位置,所述喷气头安装于输气管末端,所述供油管首端安装于蜡油回收箱,所述供油管末端封闭,所述高压供油泵安装于供油管靠近末端位置,所述输油管首端安装于供油管末端位置,所述喷淋头安装于输油管末端。上述的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所述压辊分2-6组横向均布通过辊架安装于安装台下端面,所述支撑平台内部中空结构设置冷却液循环槽。上述的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所述传送带外表面为涂胶面。上述的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所述高温供气管首端连接高温气体供给装置,所述输气管分2-6组横向均布安装于高温供气管末端位置。上述的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所述供油管和输油管均为保温管,所述蜡油回收箱内置加热装置,所述输油管分2-6组横向均布安装于供油管末端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方案通过蜡油喷淋头及蜡油回收箱的设计使砂纸在砂粒静电附着输出后进入压平装置前在砂纸的背面均匀的喷涂蜡油,经过压平装置的传送带后能够有效的与带有胶面的传送带贴合固定,砂纸输出压平装置后传送带通过胶面粘合作用将冷却凝固的砂纸背面蜡油粘下并经由高温热气将蜡油融化并通过刮板从传送带刮除,蜡油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且砂纸以张紧平整状态固定于传送带并随之传输,有效的避免了砂纸在压平过程中产生瓦楞状促起的现象,确保不会造成砂纸褶皱,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台,2.辊架,3.压辊,4.支撑平台,5.支架,6.冷却液循环装置,7.冷却液输出管,8.冷却液输入管,9.传送带,10.被动辊轴,11.被动辊,12.支撑辊架,13.主动辊,14.主动辊轴,15.被动带轮,16.传动带,17.驱动电机,18.刮板,19.蜡油回收箱,20.高温供气管,21.输气管,22.喷气头,23.供油管,24.高压供油泵,25.输油管,26.喷淋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此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台1、辊架2、压辊3、支撑平台4、支架5、冷却液循环装置6、冷却液输出管7、冷却液输入管8、传送带9、被动辊轴10、被动辊11、支撑辊架12、主动辊13、主动辊轴14、被动带轮15、传动带16、驱动电机17、刮板18、蜡油回收箱19、高温供气管20、输气管21、喷气头22、供油管23、高压供油泵24、输油管25、喷淋头26,所述压辊3通过辊架2安装于安装台1下端面,所述支架5分4组矩形阵列均布安装于支撑平台4下端面,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6安装于支架5之间,所述冷却液输出管7首端安装于支撑平台4,所述冷却液输出管7末端安装于冷却液循环装置6,所述冷却液输入管8首端安装于支撑平台4,所述冷却液输入管8末端安装于冷却液循环装置6,所述被动辊11通过被动辊轴10配合安装于左侧支撑辊架12,所述主动辊13通过主动辊轴14配合安装于右侧支撑辊架12,所述传送带9张紧连接安装于被动辊11和主动辊13之间,所述被动带轮15刚性安装于主动辊轴14前端伸出部分,所述传动带16连接安装于被动带轮15和驱动电机17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的主动带轮之间,所述驱动电机17通过电机支架安装于右侧支撑辊架12前端侧面,所述刮板18安装于蜡油回收箱19上端,所述刮板18刮刃与传送带9贴合,所述高温供气管20末端封闭,所述输气管21首端安装于高温供气管20末端位置,所述喷气头22安装于输气管21末端,所述供油管23首端安装于蜡油回收箱19,所述供油管23末端封闭,所述高压供油泵24安装于供油管23靠近末端位置,所述输油管25首端安装于供油管23末端位置,所述喷淋头26安装于输油管25末端。详细的,所述压辊3分3组横向均布通过辊架2安装于安装台1下端面,所述支撑平台4内部中空结构设置冷却液循环槽,所述传送带9外表面为涂胶面,所述高温供气管20首端连接高温气体供给装置,所述输气管21分4组横向均布安装于高温供气管20末端位置,所述供油管23和输油管25均为保温管,所述蜡油回收箱19内置加热装置,所述输油管25分4组横向均布安装于供油管23末端位置。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台(1)、辊架(2)、压辊(3)、支撑平台(4)、支架(5)、冷却液循环装置(6)、冷却液输出管(7)、冷却液输入管(8)、传送带(9)、被动辊轴(10)、被动辊(11)、支撑辊架(12)、主动辊(13)、主动辊轴(14)、被动带轮(15)、传动带(16)、驱动电机(17)、刮板(18)、蜡油回收箱(19)、高温供气管(20)、输气管(21)、喷气头(22)、供油管(23)、高压供油泵(24)、输油管(25)、喷淋头(26),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3)通过辊架(2)安装于安装台(1)下端面,所述支架(5)分4组矩形阵列均布安装于支撑平台(4)下端面,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6)安装于支架(5)之间,所述冷却液输出管(7)首端安装于支撑平台(4),所述冷却液输出管(7)末端安装于冷却液循环装置(6),所述冷却液输入管(8)首端安装于支撑平台(4),所述冷却液输入管(8)末端安装于冷却液循环装置(6),所述被动辊(11)通过被动辊轴(10)配合安装于左侧支撑辊架(12),所述主动辊(13)通过主动辊轴(14)配合安装于右侧支撑辊架(12),所述传送带(9)张紧连接安装于被动辊(11)和主动辊(13)之间,所述被动带轮(15)刚性安装于主动辊轴(14)前端伸出部分,所述传动带(16)连接安装于被动带轮(15)和驱动电机(17)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的主动带轮之间,所述驱动电机(17)通过电机支架安装于右侧支撑辊架(12)前端侧面,所述刮板(18)安装于蜡油回收箱(19)上端,所述刮板(18)刮刃与传送带(9)贴合,所述高温供气管(20)末端封闭,所述输气管(21)首端安装于高温供气管(20)末端位置,所述喷气头(22)安装于输气管(21)末端,所述供油管(23)首端安装于蜡油回收箱(19),所述供油管(23)末端封闭,所述高压供油泵(24)安装于供油管(23)靠近末端位置,所述输油管(25)首端安装于供油管(23)末端位置,所述喷淋头(26)安装于输油管(25)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纸压平设备用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台(1)、辊架(2)、压辊(3)、支撑平台(4)、支架(5)、冷却液循环装置(6)、冷却液输出管(7)、冷却液输入管(8)、传送带(9)、被动辊轴(10)、被动辊(11)、支撑辊架(12)、主动辊(13)、主动辊轴(14)、被动带轮(15)、传动带(16)、驱动电机(17)、刮板(18)、蜡油回收箱(19)、高温供气管(20)、输气管(21)、喷气头(22)、供油管(23)、高压供油泵(24)、输油管(25)、喷淋头(26),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3)通过辊架(2)安装于安装台(1)下端面,所述支架(5)分4组矩形阵列均布安装于支撑平台(4)下端面,所述冷却液循环装置(6)安装于支架(5)之间,所述冷却液输出管(7)首端安装于支撑平台(4),所述冷却液输出管(7)末端安装于冷却液循环装置(6),所述冷却液输入管(8)首端安装于支撑平台(4),所述冷却液输入管(8)末端安装于冷却液循环装置(6),所述被动辊(11)通过被动辊轴(10)配合安装于左侧支撑辊架(12),所述主动辊(13)通过主动辊轴(14)配合安装于右侧支撑辊架(12),所述传送带(9)张紧连接安装于被动辊(11)和主动辊(13)之间,所述被动带轮(15)刚性安装于主动辊轴(14)前端伸出部分,所述传动带(16)连接安装于被动带轮(15)和驱动电机(17)动力输出轴上安装的主动带轮之间,所述驱动电机(17)通过电机支架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延波李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少海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