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52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水器,所述软水器包括本体和控制件,所述本体包括进水通道、第一腔、第二腔以及出水通道,所述控制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溢水口、第一溢流通道、添加通道以及围绕所述添加通道的添加通道壁,所述溢水口和所述添加通道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溢水口与所述第一溢流通道连通,所述溢水口开设于所述添加通道壁,所述第一溢流通道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所述溢水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水器可以减小加盐时盐粒落入溢水口的风险,从而减小溢水口阻塞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软水器。
技术介绍
洗碗机的软水器利用树脂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来软化水质。随着钙、镁离子含量增加,树脂的吸附能力变差,则需要利用盐水对树脂进行再生,使树脂恢复吸附钙、镁离子的能力。因此,洗碗机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向软水器中加盐。在给软水器加盐时,盐水容易从加盐口向外溢出。相关技术的软水器的本体在加盐口处沿竖直方向设有内柱,内柱内具有内泄孔,用于排出加盐溢水。在给软水器加盐时,盐粒有可能会落入内泄孔,造成内泄孔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以减小溢水口阻塞风险的软水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水器,包括:本体和控制件,所述本体包括进水通道、第一腔、第二腔以及出水通道,所述控制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溢水口、第一溢流通道、添加通道以及围绕所述添加通道的添加通道壁,所述溢水口和所述添加通道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溢水口与所述第一溢流通道连通,所述溢水口开设于所述添加通道壁,所述第一溢流通道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所述溢水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软水器,通过在软水器的本体内设置溢水口和第一溢流通道,且溢水口开设于添加通道壁,第一溢流通道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溢水口连通,可以减小加盐时盐粒落入溢水口的风险,从而减小溢水口阻塞的风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上端的本体顶壁和位于所述第二腔上端的第二腔顶壁,所述第一溢流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本体顶壁和所述第二腔顶壁之间,所述添加通道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本体顶壁和所述第二腔顶壁,所述添加通道壁包括位于所述本体顶壁和所述第二腔顶壁之间的第一管壁和向上延伸凸出所述本体顶壁的第二管壁,所述溢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管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添加通道壁相连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添加通道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溢水口连通且下端封闭,所述隔板的上端低于所述添加通道壁的上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水口位于所述第一管壁的上端,所述溢水口的上端临近所述本体顶壁,所述溢水口的下端在所述第二腔顶壁的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本体的第三通道、围绕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三通道壁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腔顶壁相连的第二腔侧壁,所述第三通道壁与所述第二腔侧壁相连,且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腔不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添加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相邻,所述添加通道壁与所述第三通道壁至少部分相连,且所述添加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不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水器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第二腔的密封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设有呼吸口,所述进水通道通过所述呼吸口与大气连通,所述软水器还包括呼吸器嵌件,所述呼吸器嵌件设在所述进水通道内且与所述呼吸口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二溢流通道和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溢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溢流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溢流通道远离所述溢水口的一端,所述第一溢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溢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通道包括溢流出口,所述第一溢流通道通过所述溢流出口与所述本体的外部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溢流通道还包括溢流进口,所述溢流进口用于与所述本体的外部连通,所述溢流出口用于排出进入第二溢流通道的液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及第一状态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及第二状态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进水阀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进水阀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组件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软水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软水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软水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图1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软水器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软水器的分解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软水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软水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13所示,本实施例中,软水器组件包括软水器1、第一固定组件2、第二固定组件20、洗涤槽3和水龙头4。洗涤槽3可以为台式或柜式洗碗机的内胆以及水槽式洗碗机的功能槽或水槽,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洗涤槽3包括水槽301和功能槽302,软水器1固定于水槽301的外侧,通过第一固定组件2与水槽301形成固定连接;水龙头4固定于水槽301上部,通过第二固定组件20与软水器1和水槽301形成固定连接。如图1-8所示,软水器1包括本体10、控制件11、密封盖12、进水阀13、过滤网15、浮子组件16和流量计组件17。如图1-5所示,本体10内具有进水通道101、第一腔102、第二腔103、出水通道104、第一溢流通道105、添加通道106、第三通道107、溢流座108、第二溢流通道109、第一溢流管110和第二溢流管111。其中,进水通道101上具有进水口1011,出水通道104上具有出水口1041,出水通道104与第一腔102连通。软水器1具有软化状态和再生状态两种状态,在软化状态:进水通道101和第一腔102连通,在再生状态:进水通道101和第二腔103连通,第二腔103与第一腔102连通。控制件11,控制件1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软水器1处于软化状态,此时进水通道101、第一腔102及出水通道104依次连通;在第二状态时,软水器1处于再生状态,此时进水通道101、第二腔103、第一腔102及出水通道104依次连通。换言之,自来水管中的水经进水口1011进入进水通道101,控制件11处于第一状态,控制件11导通进水通道101和第一腔102,进水通道101的进水直接进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控制件,所述本体包括进水通道、第一腔、第二腔以及出水通道,所述控制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溢水口、第一溢流通道、添加通道以及围绕所述添加通道的添加通道壁,所述溢水口和所述添加通道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溢水口与所述第一溢流通道连通,所述溢水口开设于所述添加通道壁,所述第一溢流通道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所述溢水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控制件,所述本体包括进水通道、第一腔、第二腔以及出水通道,所述控制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水通道连通;其中所述本体还包括溢水口、第一溢流通道、添加通道以及围绕所述添加通道的添加通道壁,所述溢水口和所述添加通道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本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溢水口与所述第一溢流通道连通,所述溢水口开设于所述添加通道壁,所述第一溢流通道沿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所述溢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上端的本体顶壁和位于所述第二腔上端的第二腔顶壁,所述第一溢流通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本体顶壁和所述第二腔顶壁之间,所述添加通道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本体顶壁和所述第二腔顶壁,所述添加通道壁包括位于所述本体顶壁和所述第二腔顶壁之间的第一管壁和向上延伸凸出所述本体顶壁的第二管壁,所述溢水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管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添加通道壁相连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添加通道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溢水口连通且下端封闭,所述隔板的上端低于所述添加通道壁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位于所述第一管壁的上端,所述溢水口的上端临近所述本体顶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义正尹斌黄宁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亚威科电器设备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