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44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张紧装置,该装置包括:长度可调节的主体;两个接触件,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主体的两个端部,两个接触件分别用于与十字形钢柱相邻的两个翼缘板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主体自身的长度使得两个接触件分别与十字型钢柱相邻的两个翼缘板相抵接,进而对两个翼缘板进行支撑,提高了支撑效果,有效地避免了十字型钢柱的焊接变形,并且无需如现有技术中进行焊接,并且,每个接触件均与对应的翼缘板之间仅仅接触而没有连接关系,保证了十字型钢柱的外观质量,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该装置可以重复利用,无需浪费人工、材料的费用,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张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十字型钢柱在焊接时为了防止焊接变形,通常采用在十字型钢柱的相邻两个翼缘板之间焊接临时支撑,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焊材、气体、人工等费用,并且,焊接完成后,十字型钢柱的表面在焊接临时支撑的部位会产生焊瘤或伤及母材等缺陷,需要对该缺陷处进行补救处理,降低了十字型钢柱的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张紧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十字钢柱通过焊接临时支撑来防止焊接变形容易降低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增加成本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张紧装置,该装置包括:长度可调节的主体;两个接触件,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主体的两个端部,两个接触件分别用于与十字形钢柱相邻的两个翼缘板相抵接。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主体为可伸缩的结构。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主体包括:连接体和两个连接管;其中,每个连接管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连接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与两个连接管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相螺接;两个连接管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接触件一一对应地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主体包括:连接体、两个连接管和两个套管;其中,每个套管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连接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与两个套管一一对应地相螺接;两个套管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连接管的第一端的内部,两个连接管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接触件一一对应地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每个套管与对应的连接管焊接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主体还包括:分隔件;其中,分隔件套设于连接体的中心部位。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每个接触件均包括:连接板和锥形体;其中,连接板与主体的其中一个端部相连接,锥形体外径较小的一端与连接板相连接,锥形体外径较大的一端与十字形钢柱相邻两个翼缘板中的其中一个翼缘板相抵接,并且,锥形体外径较大的一端的形状与对应的翼缘板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锥形体外径较大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对应的翼缘板的边角的形状相匹配,并且,对应的翼缘板的边角置于卡槽内;两个接触件中锥形体的卡槽所对应的两个翼缘板的边角置于同一侧且相对应。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每个接触件均还包括:角钢;其中,角钢设置于卡槽且与对应的翼缘板的边角相抵接。进一步地,上述张紧装置中,连接板与主体的端部焊接连接;和/或,连接板与锥形体焊接连接;和/或,角钢与卡槽焊接连接。本技术中,通过调节主体自身的长度使得两个接触件分别与十字型钢柱相邻的两个翼缘板相抵接,进而对两个翼缘板进行支撑,提高了支撑效果,有效地避免了十字型钢柱的焊接变形,并且无需如现有技术中进行焊接,并且,每个接触件均与对应的翼缘板之间仅仅接触而没有连接关系,保证了十字型钢柱的外观质量,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该装置可以重复利用,无需浪费人工、材料的费用,节约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十字钢柱通过焊接临时支撑来防止焊接变形容易降低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增加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张紧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张紧装置包括:主体1和两个接触件2。其中,主体1的长度可调节,具体地,主体1的自身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优选的,主体1为可伸缩的结构,通过自身的伸缩来实现长度的调节。两个接触件2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主体1的两个端部,并且,两个接触件2分别用于与十字型钢柱3相邻的两个翼缘板4相抵接。具体地,十字型钢柱3具有四个翼缘板,任意相邻的两个翼缘板之间均可以设置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的两个接触件2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翼缘板4一一对应地相抵接。为了保证每个接触件2均与对应的翼缘板4稳定抵接,则每个接触件2的端部的形状与对应的翼缘板4的形状相匹配。主体1的长度根据两个翼缘板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保证主体1的长度在调节后两个接触件2能够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翼缘板4抵接在一起,从而起到对相邻两个翼缘板4进行支撑的作用。具体实施时,十字型钢柱3任意相邻的两个翼缘板4之间均可以沿十字型钢柱3的长度方向均匀地设置多个张紧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张紧装置之间的间距相等,均为1000mm。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主体1自身的长度使得两个接触件2分别与十字型钢柱3相邻的两个翼缘板4相抵接,进而对两个翼缘板4进行支撑,提高了支撑效果,有效地避免了十字型钢柱的焊接变形,并且无需如现有技术中进行焊接,并且,每个接触件2均与对应的翼缘板4之间仅仅接触而没有连接关系,保证了十字型钢柱3的外观质量,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该装置可以重复利用,无需浪费人工、材料的费用,节约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十字钢柱通过焊接临时支撑来防止焊接变形容易降低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增加成本的问题。主体1的自身长度可调节的结构有很多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仅仅介绍了其中两种实施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两种实施方式。主体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主体1可以包括:连接体和两个连接管。其中,每个连接管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连接体的两个端部也均设置有螺纹,并且,连接体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连接管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相螺接,两个连接管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接触件2一一对应连接。具体地,两个连接管分别置于连接体的左右两侧,连接体的外径与连接管的内径相匹配,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插设于两个连接管的内部且与两个连接管的内壁均相螺接。优选的,两个连接管内壁的螺纹方向相反,对应的,连接体的两个端部的螺纹方向也相反,以与对应的连接管相螺接。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体的两端分别螺接于两个连接管,利用连接体伸入至两个连接管内或者伸出两个连接管外来实现连接体长度的自身调节,即实现了主体1整体长度的自身调节,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参见图1,本实施例介绍了主体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为:主体1可以包括:连接体11、两个连接管12和两个套管13。其中,每个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长度可调节的主体(1);/n两个接触件(2),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两个端部,两个所述接触件(2)分别用于与十字形钢柱(3)相邻的两个翼缘板(4)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长度可调节的主体(1);
两个接触件(2),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两个端部,两个所述接触件(2)分别用于与十字形钢柱(3)相邻的两个翼缘板(4)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可伸缩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连接体和两个连接管;其中,
每个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与两个连接管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相螺接;
两个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接触件(2)一一对应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连接体(11)、两个连接管(12)和两个套管(13);其中,
每个所述套管(13)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体(11)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且与两个套管(13)一一对应地相螺接;
两个所述套管(13)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管(12)的第一端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管(12)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接触件(2)一一对应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管(13)与对应的连接管(12)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分隔件(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珊珊苏和徐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