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机车接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车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机车接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上,都会使用到机车,机车的种类繁多,一般机车均是由多节车厢连接而成,以此来承载更多的乘客;而现阶段,一般火车均是人工控制火车与车厢的连接,在连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走到车厢车头处等待火车的到来,随后进行手工操作使得火车与车厢完成连接,此种方法存在安全隐患,且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机车接头装置,克服机车不能自动对接以及存在人员安全隐患等问题,增加能能人力控制和自动控制连接等功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自动机车接头装置,包括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腔上腔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腔右腔壁内设有第一从动腔,所述驱动机构包含固定于所述驱动腔左腔壁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轴上还通过摩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机车接头装置,包括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腔上腔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腔右腔壁内设有第一从动腔,所述驱动机构包含固定于所述驱动腔左腔壁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轴上还通过摩擦传动连接有卷绳轮,所述卷绳轮上绕有细绳,所述驱动腔左右腔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转动轴还固定连接有绕绳轮,所述绕绳轮绕有长绳,所述转动轴花键连接有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内设有圆形环槽,所述圆形环槽内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机车接头装置,包括第一机体以及第二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内部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腔上腔壁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腔右腔壁内设有第一从动腔,所述驱动机构包含固定于所述驱动腔左腔壁的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轴上还通过摩擦传动连接有卷绳轮,所述卷绳轮上绕有细绳,所述驱动腔左右腔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转动轴还固定连接有绕绳轮,所述绕绳轮绕有长绳,所述转动轴花键连接有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内设有圆形环槽,所述圆形环槽内滑动连接有两块移动滑块,上侧所述移动滑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拉绳,上侧所述移动滑块左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腔左腔壁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下侧所述移动滑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粗绳,下侧所述移动滑块左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腔左腔壁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所述驱动腔下腔壁还转动连接有第一辅助轴,所述第一辅助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辅助轴通过摩擦传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驱动腔左腔壁内还设有油泵腔,所述油泵腔内设有含有油箱的液压泵,所述油泵腔内还设有推块移动腔,所述推块移动腔内设有推板,所述推板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与贯穿所述第一机体内部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滑块左端面的拉绳,所述驱动腔右腔壁还设有第二从动腔,所述第二从动腔下腔壁转动连接有带有螺纹的转轴,所述螺纹轴与转轴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转轴上通过摩擦传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啮合且贯穿所述第二从动腔至所述驱动腔的第一从动轮,所述转轴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从动腔内腔壁螺纹连接的且带有短棒的螺纹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机车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含所述传动腔左右腔壁转动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绳轮,所述旋转绳轮上还绕有麻绳,所述从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齿轮以及第二主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腔上腔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辅助轴,所述第二辅助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辅助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腔左腔壁内设有链轮腔,所述链轮腔下腔壁转动连接有链轴,所述链轴上固定连接有经链条贯穿所述传动腔至所述链轮腔内的从动链轮,所述链轮腔上腔壁内设有螺母腔,所述链轴上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便于手动旋转且贯穿所述链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潍,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会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