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24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上料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针对现有的上料装置不便于对储油箱进行自动上料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连接座和位于连接座上方的储油箱,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两个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横板上固定安装有上料桶,储油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两个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且储油箱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上料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储油箱进行自动上料,减轻劳动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涂油机是专门为了完成在通过涂油机的金属带状材料的表面上,涂布厚度非常薄的润滑油层而设计的,涂油机的的工作过程,通过喷嘴系统将油从储油箱中提出,在雾化腔内雾化成微米级的细微颗粒,涂油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机箱部分:包含储油箱、喷嘴固定板、受控气流充气室,而涂油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动对储油箱进行添加油,操作麻烦,存在着不便于对储油箱进行自动上料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储油箱进行自动上料的缺点,而提出的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连接座和位于连接座上方的储油箱,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两个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横板上固定安装有上料桶,储油箱的顶部安装有盖板,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两个第一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且储油箱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上料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槽,且第二槽与上料桶相连通,竖杆的底端贯穿盖板,第二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通孔,竖杆上滑动套设有套筒,且套筒与对应的连通孔相适配,盖板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孔,移动孔内滑动安装有L形杆,L形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套筒上,L形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由于设置有第一弹簧,能够使得固定板进行复位。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盖板相适配,由于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能够对套筒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L形杆上活动套设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挡板上,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盖板上,由于设置有连接弹簧,能够使得挡板进行复位。优选的,所述第一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固定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由于设置有限位座和限位槽,能够使得固定板进行稳定的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为六到八个,且六到八个第二弹簧等间距设置,由于设置有六到八个第二弹簧,能够提供一个足够的弹力,使得储油箱进行复位。本技术中,所述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涂油机工作时,会消耗储油箱内的油液,油液消耗时,使得储油箱的重量在减小,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储油箱慢慢的向上移动,储油箱通过盖板对连接弹簧进行压缩,当储油箱内的油液消耗到一定的重量收,此时盖板通过连接弹簧带动挡板进行移动,挡板带动L形杆向上移动,L形杆能够带动套筒进行移动,套筒的移动能够打开连通孔,此时上料桶内的油液机经过第二槽并通过连通孔进入储油箱内,当油液添加到一定的重力时,此时储油箱和储油箱内油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使得储油箱向下移动,在连接弹簧而作用下,能够使得挡板进行复位,挡板通过L形杆的套筒进行复位,从而能够关闭连通孔,从而便于储油箱进行自动上料,减轻劳动力并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储油箱进行自动上料,减轻劳动力并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座;2、储油箱;3、竖板;4、横板;5、上料桶;6、盖板;7、第一槽;8、固定板;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竖杆;12、第二槽;13、限位板;14、连通孔;15、套筒;16、移动孔;17、L形杆;18、挡板;19、连接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连接座1和位于连接座1上方的储油箱2,连接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3,两个竖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4,横板4上固定安装有上料桶5,储油箱2的顶部安装有盖板6,两个竖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7,两个第一槽7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8,且储油箱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8上,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弹簧10的一端,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座1上,上料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1,竖杆1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槽12,且第二槽12与上料桶5相连通,竖杆11的底端贯穿盖板6,第二槽1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通孔14,竖杆11上滑动套设有套筒15,且套筒15与对应的连通孔14相适配,盖板6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孔16,移动孔16内滑动安装有L形杆17,L形杆1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套筒15上,L形杆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8。本技术中,第一槽7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9的一端,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8上,由于设置有第一弹簧9,能够使得固定板8进行复位。本技术中,竖杆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3,且限位板13与盖板6相适配,由于设置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能够对套筒15进行限位。本技术中,L形杆17上活动套设有连接弹簧19,连接弹簧1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挡板18上,连接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盖板6上,由于设置有连接弹簧19,能够使得挡板18进行复位。本技术中,第一槽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固定板8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由于设置有限位座和限位槽,能够使得固定板8进行稳定的移动。本技术中,第二弹簧10的数量为六到八个,且六到八个第二弹簧10等间距设置,由于设置有六到八个第二弹簧10,能够提供一个足够的弹力,使得储油箱2进行复位。本技术中,涂油机工作时,会消耗储油箱2内的油液,油液消耗时,使得储油箱2的重量在减小,在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储油箱2慢慢的向上移动,储油箱2通过盖板6对连接弹簧19进行压缩,当储油箱2内的油液消耗到一定的重量收,此时盖板6通过连接弹簧19带动挡板18进行移动,挡板18带动L形杆17向上移动,L形杆17能够带动套筒15进行移动,套筒15的移动能够打开连通孔14,此时上料桶5内的油液机经过第二槽12并通过连通孔14进入储油箱2内,当油液添加到一定的重力时,此时储油箱2和储油箱2内油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对第二弹簧10进行压缩,使得储油箱2向下移动,在连接弹簧19而作用下,能够使得挡板18进行复位,挡板18通过L形杆17的套筒15进行复位,从而能够关闭连通孔14,从而便于储油箱2进行自动上料,减轻劳动力并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连接座(1)和位于连接座(1)上方的储油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3),两个竖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4),横板(4)上固定安装有上料桶(5),储油箱(2)的顶部安装有盖板(6),两个竖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7),两个第一槽(7)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8),且储油箱(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8)上,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弹簧(10)的一端,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座(1)上,上料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1),竖杆(1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槽(12),且第二槽(12)与上料桶(5)相连通,竖杆(11)的底端贯穿盖板(6),第二槽(1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通孔(14),竖杆(11)上滑动套设有套筒(15),且套筒(15)与对应的连通孔(14)相适配,盖板(6)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孔(16),移动孔(16)内滑动安装有L形杆(17),L形杆(1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套筒(15)上,L形杆(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8)。/n

【技术特征摘要】
1.涂油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连接座(1)和位于连接座(1)上方的储油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3),两个竖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4),横板(4)上固定安装有上料桶(5),储油箱(2)的顶部安装有盖板(6),两个竖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槽(7),两个第一槽(7)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8),且储油箱(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8)上,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弹簧(10)的一端,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座(1)上,上料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杆(11),竖杆(1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槽(12),且第二槽(12)与上料桶(5)相连通,竖杆(11)的底端贯穿盖板(6),第二槽(1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连通孔(14),竖杆(11)上滑动套设有套筒(15),且套筒(15)与对应的连通孔(14)相适配,盖板(6)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孔(16),移动孔(16)内滑动安装有L形杆(17),L形杆(1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套筒(15)上,L形杆(17)的顶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显林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埃斯莫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