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科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用的下肢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92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科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用的下肢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床板,床板结构包括靠背、大腿支床和小腿支床,所述床板支撑患者躯体;固定件,固定件结构包括大腿固定件和脚踝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大腿和脚踝;脚踝升降装置,脚踝升降装置结构包括移动板和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驱动二号丝杆转动,使移动板沿二号丝杆上下移动;小腿支床移动装置,小腿支床移动装置结构包括一号电机和滑动支架,所述一号电机驱动一号丝杆转动,使滑动支架沿一号丝杆左右移动,以适合患者腿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小腿支床移动装置使固定件适合不同腿长的患者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脚踝升降装置方便医生对腿背侧施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用的下肢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康复科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用的下肢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偏袒患者的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在中风开始的急性期就进行针灸治疗则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在对腿部进行针灸的时候,为避免患者发生神经性弹射或自主移动需要对下肢进行固定。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的穴位分布在腿部的各个方向,而现有技术的下肢固定装置只能露出下肢正面,故不适合偏瘫患者施针。现有技术的下肢固定装置不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腿长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下肢固定装置不适合偏瘫患者施针,且不可根据腿长调整。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康复科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用的下肢固定装置,包括,床板,床板结构包括,靠背,靠背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靠背设置在床板的左侧,所述靠背右上角的棱边通过连接轴与大腿支床左端连接,所述靠背支撑患者上半身;大腿支床,大腿支床呈板状结构,所述大腿支床设置在床板中部,所述大腿支床右侧壁的凸起板可插入小腿支床的左端凹槽内,所述大腿支床支撑大腿;小腿支床,小腿支床呈板状结构,所述小腿支床设置在床板右侧,所述小腿支床左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小腿支床支撑小腿;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床板顶端,所述固定件结构包括,大腿固定件,大腿固定件结构包括支座和固定盖,所述大腿固定件固定在大腿支床的顶侧壁上,所述大腿固定件固定大腿;脚踝固定件,脚踝固定件结构与大腿固定件结构相同,所述脚踝固定件的直径为大腿固定件直径的3/4,所述脚踝固定件设置在小腿支床顶端,所述脚踝固定件固定脚踝;脚踝升降装置,脚踝升降装置设置在小腿支床上,所述脚踝升降装置结构包括,移动板,移动板呈长板结构,所述移动板顶端安装有脚踝固定件,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连接有二号丝杆,所述移动板沿二号丝杆上下移动,以带动脚踝固定件上下移动;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固定在小腿支床的底端,所述二号电机顶端固定二号丝杆的底端,所述二号电机驱动二号丝杆转动,使移动板沿二号丝杆上下移动;小腿支床移动装置,小腿支床移动装置设置在小腿支床下方,所述小腿支床移动装置结构包括,一号电机,一号电机右端固定连接一号丝杆,所述一号丝杆上连接有滑动支架,所述一号电机驱动一号丝杆转动,使滑动支架沿一号丝杆左右移动;滑动支架,滑动支架呈柱体结构,所述滑动支架底部通孔内连接一号丝杆,所述滑动支架顶端与小腿支床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支架带动小腿支床左右移动,使脚踝固定件适合患者腿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板下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底座顶端中部通过固定支架与大腿支床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端右部固定有一号电机,所述滑动支架的底侧壁紧贴底座顶侧壁,所述底座起到支撑床板的作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底侧壁的四个角处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所述每个万向轮上都设置有刹车阀,所述万向轮便于移动床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大腿支床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右端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左端固定有滑板,所述气缸驱动滑板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板左部切面呈三角形,所述滑板左部向左移动将靠背向外抵出,使靠背向上旋转以方便患者倚靠。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支板的前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装置的气缸、电机,所述控制面板作为人机交互界面,控制装置的运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座呈块状结构,所述支座的顶端设置有半圆柱体缺口,所述固定盖呈半圆环形柱体结构,所述固定盖后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支座,所述支座和固定盖组成插孔,所述插孔圈住大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盖和支座的前侧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将固定盖和支座固定连接,将大腿固定在插孔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盖下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呈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压板可将腿围小的患者的大腿固定在插孔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盖顶端通孔内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连接压板,所述螺纹柱在所述通孔内上下旋动,以带动压板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盖上设置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底端固定在压板上侧壁,所述伸缩轴防止压板旋转。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面板选用型号为V90,所述控制面板使用自动化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小腿支床移动装置,患者躺在床板上,将大腿防止在插孔中,用固定扣将固定盖固定在支座上;向下旋动螺纹柱,螺纹柱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使压板压在大腿上;操控控制面板使一号电机驱动一号丝杆转动,滑动支架沿一号丝杆或左或右移动,滑动支架带动小腿支床移动,使脚踝固定件移动到患者脚踝部,将脚踝固定在脚踝固定件中。本技术设置小腿支床移动装置使固定件适合不同腿长的患者们。(2)本技术设置脚踝升降装置,当需要对患者腿部背侧施针时,操控控制面板使二号电机驱动二号丝杆转动,移动板沿二号丝杆向上移动,移动板带动脚踝固定件向上移动,脚踝固定件将脚踝向上托起,同时一号电机驱动一号丝杆转动使小腿支床向左移动,避免患者大腿部移动。本技术设置脚踝升降装置方便医生对腿背侧施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大腿固定件右视结构图。其中:靠背1、大腿支床2、小腿支床3、底座4、固定支架5、大腿固定件6、支座61、固定盖62、插孔63、固定扣64、压板65、螺丝柱66、伸缩轴67、脚踝固定件7、滑板8、气缸9、一号电机10、一号丝杆11、滑动支架12、二号电机13、二号丝杆14、移动板15、控制面板16、万向轮17。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康复科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用的下肢固定装置,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床板,床板结构包括,靠背1,靠背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靠背1设置在床板的左侧,所述靠背1右上角的棱边通过连接轴与大腿支床2左端连接,所述靠背1支撑患者上半身;大腿支床2,大腿支床2呈板状结构,所述大腿支床2设置在床板中部,所述大腿支床2右侧壁的凸起板可插入小腿支床3的左端凹槽内,所述大腿支床2支撑大腿;小腿支床3,小腿支床3呈板状结构,所述小腿支床3设置在床板右侧,所述小腿支床3左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小腿支床3支撑小腿;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床板顶端,所述固定件结构包括,大腿固定件6,大腿固定件6结构包括支座61和固定盖62,所述大腿固定件6固定在大腿支床2的顶侧壁上,所述大腿固定件6固定大腿;脚踝固定件7,脚踝固定件7结构与大腿固定件6结构相同,所述脚踝固定件7的直径为大腿固定件6直径的3/4,所述脚踝固定件7设置在小腿支床3顶端,所述脚踝固定件7固定脚踝;脚踝升降装置,脚踝升降装置设置在小腿支床3上,所述脚踝升降装置结构包括,移动板15,移动板15呈长板结构,所述移动板15顶端安装有脚踝固定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科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用的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床板结构包括,靠背(1),靠背(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靠背(1)设置在床板的左侧,所述靠背(1)右上角的棱边通过连接轴与大腿支床(2)左端连接,所述靠背(1)支撑患者上半身;大腿支床(2),大腿支床(2)呈板状结构,所述大腿支床(2)设置在床板中部,所述大腿支床(2)右侧壁的凸起板可插入小腿支床(3)的左端凹槽内,所述大腿支床(2)支撑大腿;小腿支床(3),小腿支床(3)呈板状结构,所述小腿支床(3)设置在床板右侧,所述小腿支床(3)左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小腿支床(3)支撑小腿;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床板顶端,所述固定件结构包括,大腿固定件(6),大腿固定件(6)结构包括支座(61)和固定盖(62),所述大腿固定件(6)固定在大腿支床(2)的顶侧壁上,所述大腿固定件(6)固定大腿;脚踝固定件(7),脚踝固定件(7)结构与大腿固定件(6)结构相同,所述脚踝固定件(7)的直径为大腿固定件(6)直径的3/4,所述脚踝固定件(7)设置在小腿支床(3)顶端,所述脚踝固定件(7)固定脚踝;脚踝升降装置,脚踝升降装置设置在小腿支床(3)上,所述脚踝升降装置结构包括,移动板(15),移动板(15)呈长板结构,所述移动板(15)顶端安装有脚踝固定件(7),所述移动板(15)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连接有二号丝杆(14),所述移动板(15)沿二号丝杆(14)上下移动,以带动脚踝固定件(7)上下移动;二号电机(13),二号电机(13)固定在小腿支床(3)的底端,所述二号电机(13)顶端固定二号丝杆(14)的底端,所述二号电机(13)驱动二号丝杆(14)转动,使移动板(15)沿二号丝杆(14)上下移动;小腿支床移动装置,小腿支床移动装置设置在小腿支床(3)下方,所述小腿支床移动装置结构包括,一号电机(10),一号电机(10)右端固定连接一号丝杆(11),所述一号丝杆(11)上连接有滑动支架(12),所述一号电机(10)驱动一号丝杆(11)转动,使滑动支架(12)沿一号丝杆(11)左右移动;滑动支架(12),滑动支架(12)呈柱体结构,所述滑动支架(12)底部通孔内连接一号丝杆(11),所述滑动支架(12)顶端与小腿支床(3)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支架(12)带动小腿支床(3)左右移动,使脚踝固定件(7)适合患者腿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偏瘫患者实施针灸用的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床板结构包括,靠背(1),靠背(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靠背(1)设置在床板的左侧,所述靠背(1)右上角的棱边通过连接轴与大腿支床(2)左端连接,所述靠背(1)支撑患者上半身;大腿支床(2),大腿支床(2)呈板状结构,所述大腿支床(2)设置在床板中部,所述大腿支床(2)右侧壁的凸起板可插入小腿支床(3)的左端凹槽内,所述大腿支床(2)支撑大腿;小腿支床(3),小腿支床(3)呈板状结构,所述小腿支床(3)设置在床板右侧,所述小腿支床(3)左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小腿支床(3)支撑小腿;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床板顶端,所述固定件结构包括,大腿固定件(6),大腿固定件(6)结构包括支座(61)和固定盖(62),所述大腿固定件(6)固定在大腿支床(2)的顶侧壁上,所述大腿固定件(6)固定大腿;脚踝固定件(7),脚踝固定件(7)结构与大腿固定件(6)结构相同,所述脚踝固定件(7)的直径为大腿固定件(6)直径的3/4,所述脚踝固定件(7)设置在小腿支床(3)顶端,所述脚踝固定件(7)固定脚踝;脚踝升降装置,脚踝升降装置设置在小腿支床(3)上,所述脚踝升降装置结构包括,移动板(15),移动板(15)呈长板结构,所述移动板(15)顶端安装有脚踝固定件(7),所述移动板(15)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连接有二号丝杆(14),所述移动板(15)沿二号丝杆(14)上下移动,以带动脚踝固定件(7)上下移动;二号电机(13),二号电机(13)固定在小腿支床(3)的底端,所述二号电机(13)顶端固定二号丝杆(14)的底端,所述二号电机(13)驱动二号丝杆(14)转动,使移动板(15)沿二号丝杆(14)上下移动;小腿支床移动装置,小腿支床移动装置设置在小腿支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玲黄炜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