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术中头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术中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介入技术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既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放射治疗等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满意疗效。神经介入诊疗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患者有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当患者在局麻下或全麻深度不够的状态下接受介入手术时,患者通常无法耐受有创的操作而头部晃动,头部体位偏移,因而影响介入的效果,甚至导致介入手术失败,危及患者生命。而目前临床上的做法是采用绷带固定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感,亦有部分装置因患者头颅大小不一造成不匹配,固定效果差,在手术过程导致人头晃动,最后给手术造成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术中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固定件、水平固定件和垂直固定件,所述床头固定件用于固定在病床上,其至少包括高度可调的竖直杆;所述水平固定件包括横杆和两根可在横杆上水平移动的第一水平杆,所述横杆的中部固定在竖直杆上,两根所述第一水平杆对称设置在横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水平杆远离横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可水平移动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同轴设置,其相靠近的端部设置有颞部固定板;所述垂直固定件包括额部固定杆和可水平移动的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在竖直杆上设置的位置高于横杆,其可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相一致,所述额部固定杆设置在第二水平杆远离竖直杆的端部,额部固定杆上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术中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头固定件、水平固定件和垂直固定件,所述床头固定件用于固定在病床上,其至少包括高度可调的竖直杆;所述水平固定件包括横杆和两根可在横杆上水平移动的第一水平杆,所述横杆的中部固定在竖直杆上,两根所述第一水平杆对称设置在横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水平杆远离横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可水平移动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同轴设置,其相靠近的端部设置有颞部固定板;所述垂直固定件包括额部固定杆和可水平移动的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在竖直杆上设置的位置高于横杆,其可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杆相一致,所述额部固定杆设置在第二水平杆远离竖直杆的端部,额部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头部的弹力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中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固定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竖直杆上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设置有旋入套管内并可固定竖直杆的锁紧螺母,套管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夹板,套管上靠近固定夹板的位置设置有短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洪祥,陈谦学,肖紫秋,刘宝辉,綦仰之,张惠凯,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