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92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一端对称的设有导向孔,所述床体上侧一端中部设有矩形导孔,所述床体下侧一边缘固定连接安装块上端,丝杠一的一端铰接穿过所述安装块下端并固定连接在转盘一的一侧中心处,滑块一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所述滑块一上侧铰接顶杆的一端,所述顶杆的另一端铰接矩形板的下端中部,所述矩形板贴合并穿过所述矩形导孔,所述矩形板上端固定连接弧形托板的下侧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垂体瘤手术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本装置可以实现手术时,根据患者不同的头部大小调节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
本技术涉及垂体瘤手术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
技术介绍
垂体瘤是一组来源于垂体前叶的肿瘤,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垂体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流体清除,经鼻腔入路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且能够避免损伤容貌,所以临床上主要还是通过“经鼻腔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方案进行手术治疗,但是鼻腔与鼻咽部想通并延伸至呼吸道或消化道,引发手术并发症,甚至堵塞呼吸道或消化道,危机患者生命,尤其在手术时,病人处于麻醉状态下,头部固定时,难以调节至适当的位置,且病人呼吸或头部固定不牢固时,发生失误的几率更高,严重影响手术安全性,所以亟于制作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用于垂体瘤手术头部的固定。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一端对称的设有导向孔,所述床体上侧一端中部设有矩形导孔,所述床体下侧一边缘固定连接安装块上端,丝杠一的一端铰接穿过所述安装块下端并固定连接在转盘一的一侧中心处,滑块一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所述滑块一上侧铰接顶杆的一端,所述顶杆的另一端铰接矩形板的下端中部,所述矩形板贴合并穿过所述矩形导孔,所述矩形板上端固定连接弧形托板的下侧中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导向孔内插入有导杆,两个所述导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枕头下侧两端,所述枕头位于所述床体上侧,丝杠二上端铰接在所述枕头下侧中部,所述丝杠二螺纹连接且穿过所述床体,所述丝杠二下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二的中心处,所述枕头的一侧中部铰接有丝杠三的一端,滑块二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三,所述丝杠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三的中心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滑块二的两侧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杆一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杆二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立柱的一端,两个所述立柱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矩形杆的下侧一端,所述枕头两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的一侧下部,两个所述矩形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穿过所述连接板的上部的矩形孔并固定连接夹板的一侧中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立柱分别于对应的所述连杆二呈垂直关系。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枕头、两个所述夹板及所述弧形托板表层均包被有软质橡胶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枕头位于所述弧形托板一侧,且位于靠近床头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装置可以实现手术时,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调节固定。2、本装置可以实现手术时,根据手术需要,可以调节弧形托板的高度,从而调节患者颈部与头部之间的角度,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3、本装置可以实现手术时,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患者头部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四。图中:1、床体,2、转盘一,3、丝杠一,4、滑块一,5、连杆一,6、转盘三,7、连杆二,8、立柱,9、矩形杆,10、连接板,11、夹板,12、弧形托板,13、顶杆,14、矩形板,15、导杆,16、转盘二,17、丝杠二,18、滑块二,19、丝杠三,20、枕头,21、矩形导孔,22、导向孔,23、安装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一端对称的设有导向孔22,所述床体1上侧一端中部设有矩形导孔21,所述床体1下侧一边缘固定连接安装块23上端,丝杠一3的一端铰接穿过所述安装块23下端并固定连接在转盘一2的一侧中心处,滑块一4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3,所述滑块一4上侧铰接顶杆13的一端,所述顶杆13的另一端铰接矩形板14的下端中部,所述矩形板14贴合并穿过所述矩形导孔21,所述矩形板14上端固定连接弧形托板12的下侧中部。两个所述导向孔22内插入有导杆15,两个所述导杆15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枕头20下侧两端,所述枕头20位于所述床体1上侧,丝杠二17上端铰接在所述枕头20下侧中部,所述丝杠二17螺纹连接且穿过所述床体1,所述丝杠二17下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二16的中心处,所述枕头20的一侧中部铰接有丝杠三19的一端,滑块二18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三19,所述丝杠三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三6的中心处。所述滑块二18的两侧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杆一5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一5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杆二7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二7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立柱8的一端,两个所述立柱8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矩形杆9的下侧一端,所述枕头20两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的一侧下部,两个所述矩形杆9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穿过所述连接板10的上部的矩形孔并固定连接夹板11的一侧中部。两个所述立柱8分别于对应的所述连杆二7呈垂直关系。所述枕头、两个所述夹板及所述弧形托板表层均包被有软质橡胶垫。所述枕头20位于所述弧形托板12一侧,且位于靠近床头的一侧。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在使用前,枕头20及弧形托板12均处于最低位置,两个夹板11处于相距最远的位置,使用本装置时,将患者放到床体1上,将头部放置在枕头20上侧,颈部位于弧形托板12上侧后,转动转盘二16,转盘二16带动丝杠二17旋转,丝杠二17顶动枕头20、转盘三6和夹板11等上升的同时,两个导杆15分别沿着对应的导向孔22上升,当上升至适宜手术高度时,停止转动转盘二16,转盘一2,转盘一2带动丝杠一3旋转,丝杠一3带动滑块一4向靠近远离转盘一2的方向滑动,滑块一4带动顶杆13向上摆动,顶杆13带动矩形板14沿着矩形导孔21上升,矩形板14带动弧形托板12上升,弧形托板12带动患者颈部上升,使患者的鼻腔更加清晰的展现在医护人员面前,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进行手术,当调节至适宜角度时,停止转动转盘一2,转动转盘三6,转盘三6带动滑块二18向靠近枕头20的方向滑动,滑块二18带动两个连杆一5向靠近枕头20的方向滑动,两个连杆一5分别带动对应的连杆二7摆动,两个连杆二7分别带动对应的立柱8推动对应的矩形杆9沿着对应的连接板10的矩形孔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两个矩形杆9分别带动对应的夹板1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当两个夹板11将接触患者头部,患者头部得以固定后,停止转动转盘三6,当手术结束后,反向旋转转盘三6、转盘二16及转盘一2,将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包括床体(1),其特征是:所述床体(1)一端对称的设有导向孔(22),所述床体(1)上侧一端中部设有矩形导孔(21),所述床体(1)下侧一边缘固定连接安装块(23)上端,丝杠一(3)的一端铰接穿过所述安装块(23)下端并固定连接在转盘一(2)的一侧中心处,滑块一(4)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3),所述滑块一(4)上侧铰接顶杆(13)的一端,所述顶杆(13)的另一端铰接矩形板(14)的下端中部,所述矩形板(14)贴合并穿过所述矩形导孔(21),所述矩形板(14)上端固定连接弧形托板(12)的下侧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包括床体(1),其特征是:所述床体(1)一端对称的设有导向孔(22),所述床体(1)上侧一端中部设有矩形导孔(21),所述床体(1)下侧一边缘固定连接安装块(23)上端,丝杠一(3)的一端铰接穿过所述安装块(23)下端并固定连接在转盘一(2)的一侧中心处,滑块一(4)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3),所述滑块一(4)上侧铰接顶杆(13)的一端,所述顶杆(13)的另一端铰接矩形板(14)的下端中部,所述矩形板(14)贴合并穿过所述矩形导孔(21),所述矩形板(14)上端固定连接弧形托板(12)的下侧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垂体瘤手术设备,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导向孔(22)内插入有导杆(15),两个所述导杆(15)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枕头(20)下侧两端,所述枕头(20)位于所述床体(1)上侧,丝杠二(17)上端铰接在所述枕头(20)下侧中部,所述丝杠二(17)螺纹连接且穿过所述床体(1),所述丝杠二(17)下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二(16)的中心处,所述枕头(20)的一侧中部铰接有丝杠三(19)的一端,滑块二(18)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三(19),所述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建元郑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犹县赟吉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