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86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包括与寰椎配合的寰椎后弓板,在寰椎后弓板下方设置有与枢椎配合的枢椎后侧板,在枢椎后侧板上端设置有位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之间的且便于寰椎与枢椎生长的融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促进寰椎与枢椎植骨融合,同时制钉点易暴露,稳定性相对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寰枢椎占颈部旋转运动的50%以上,使得其稳定性成为重要的固定支点。寰枢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最主要手段。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是评价手术预后最主要指标。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常用的有:寰椎后路钢丝或钛缆内固定术、寰椎后路椎板钩或夹内固定术、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寰枢椎后路椎弓根(侧块)钉棒系统或钢板内固定术。目前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方案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目前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常用方案,但是操作有一定的困难,易损伤椎动脉、神经根等重要结构。解剖变异、创伤、肿瘤等外界因素引起骨性结构的破坏或缺失,可能会使上述单一固定方法技术难度较大或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促进寰椎与枢椎植骨融合,同时制钉点易暴露,稳定性相对较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寰椎配合的寰椎后弓板,在寰椎后弓板下方设置有与枢椎配合的枢椎后侧板,在枢椎后侧板上端设置有位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之间的且便于寰椎与枢椎生长的融合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寰椎配合的寰椎后弓板,在寰椎后弓板下方设置有与枢椎配合的枢椎后侧板,在枢椎后侧板上端设置有位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之间的且便于寰椎与枢椎生长的融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用带融合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寰椎后弓板两侧设置有四个左右对称的抱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水潘保顺彭鑫徐皓王菊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零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