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原县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86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针灸针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包括防护罩和底座,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连接块,底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二号轴承,连接块通过二号轴承转动连接有主齿轮,连接块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连接杆,连接块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一号轴承,连接杆通过一号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将经过消毒的针灸针通过存放架上表面的标签盒选择正确存放针灸针类别的存放架,并通过针灸针把柄上的螺纹将针灸针旋合进螺纹孔内,然后再顺时针旋转扭块,将若干个存放架和辅齿轮进行收缩,并将防护罩旋合在底座的上表面,从而便于存放架内部的针灸针进行放置,同时保护针灸针不易受到折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灸针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但现有的针灸在使用时仍存有一定的不便性,针灸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携带存在一定的不便,往往会导致针灸使用的针灸发生折弯,同时针灸针共分有九大类,从而导致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难以拿取正确医疗的针灸针,且在针灸针使用后都需要对使用后的针灸针进行高温和医用酒精消毒,在消毒后需要将针灸针擦净才能存放,从而使得操作过程过于繁琐,同时使得医护人员劳动量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具有便于携带使用和便于存放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包括防护罩和底座,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连接块,底座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1)和底座(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上表面的连接块(13),底座(2)通过连接块(13)固定连接有二号轴承(11),连接块(13)通过二号轴承(11)转动连接有主齿轮(7),连接块(13)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连接杆(12),连接块(13)通过连接杆(12)固定连接有一号轴承(6),连接杆(12)通过一号轴承(6)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辅齿轮(9),转动杆(5)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存放架(3),存放架(3)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14),存放架(3)通过若干个螺纹孔(14)旋合有若干个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1)和底座(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上表面的连接块(13),底座(2)通过连接块(13)固定连接有二号轴承(11),连接块(13)通过二号轴承(11)转动连接有主齿轮(7),连接块(13)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连接杆(12),连接块(13)通过连接杆(12)固定连接有一号轴承(6),连接杆(12)通过一号轴承(6)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辅齿轮(9),转动杆(5)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存放架(3),存放架(3)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14),存放架(3)通过若干个螺纹孔(14)旋合有若干个针灸针(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2)的内部底侧一体成型有垫层(17),垫层(17)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若干个电阻丝(16),底座(2)的内部通过若干个弹簧弹性连接有风扇(15)。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三原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