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惠林专利>正文

一种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及其配套的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986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及其配套的起子,其包括组件A、组件B和组件C,所述组件A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和第二外螺纹2,所述组件A靠近所述第二外螺纹2一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3;所述组件B为设置有第二内螺纹4和第三内的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组件B靠近第三内螺纹5的端部设置有加压结构;所述组件C包括第三外螺纹6和第四外螺纹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其能够降低内固定失效、骨折畸形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及其配套的起子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骨折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应用于骨折块之间加压固定的内固定系统。
技术介绍
治疗一些需要手术的骨折,如齿状突骨折、关节内骨折等,需要通过拉力螺钉实现骨折复位、加压并坚强固定;本技术涉及的组合加压螺钉是一种非锁定的两组件拉力螺钉,其工作原理如下:组合加压螺钉加压过程中,螺钉一个组件围绕另一个组件旋转,使得螺钉长度缩短,闭合骨折缝,提拉螺纹并在骨折块间产生加压力,重建骨折部位的结构稳定性;如果作用于骨折块的外力大于维持骨折部位结构稳定的摩擦力,使得骨折块间发生旋转,可能会导致加压组合螺钉的两组件之间发生旋转,使得螺钉长度变长,这一状态下,组合加压螺钉加压作用丧失,导致骨折畸形延迟愈合,甚至发生骨不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锁定的组合加压螺钉,从而降低内固定失效、骨折畸形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包括组件A、组件B和组件C,所述组件A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和第二外螺纹2,所述组件A靠近所述第二外螺纹2的一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3;所述组件B为中空结构,所述组件B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4和第三内螺纹5,所述第二内螺纹4与所述组件A的第二外螺纹2相匹配,以实现组件A和组件B的连接;所述组件B靠近所述第三内螺纹5的末端设置有加压结构;所述组件C由两个直径不等的圆柱体连接而成,两柱体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直径小的圆柱体表面设置有第三外螺纹6,直径大的圆柱体表面设置有第四外螺纹7,所述第三外螺纹6与所述组件A的第一内螺纹3相匹配,以实现组件C和组件A的连接,所述第四外螺纹7与所述组件B的第三内螺纹5相匹配,以实现组件C和组件A的连接。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组件A第二外螺纹2和组件B第二内螺纹4为第一对螺纹,组件C第三外螺纹6和组件A第一内螺纹3为第二对螺纹,组件C的第四外螺纹7和组件B第三内螺纹5为第三对螺纹;所述第二对螺纹和第三对螺纹的螺距和螺纹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对螺纹与第二、三对螺纹的螺距和/或螺纹旋转方向不同。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组件A和组件C可以是中空的,中空部分可以插入导针,提高操作的精确性。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组件B的加压结构是膨大的半球形结构,其横截面结是组件B最大的部分;组件B加压结构的表面设置有第五外螺纹8,所述第五外螺纹8可以旋入接骨板或骨骼内,提高螺钉-骨结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组件A中空结构末端设置有中空棱柱状结构11,组件A配套的起子通过中空棱柱状结构11能够操控组件A;所述组件B加压结构内设置有第一中空十字结构13,组件B配套的起子通过第一中空十字结构13能够操控组件B;所述组件C第四外螺纹7末端设置有第一十字结构15,组件C配套的起子通过第一十字结构15能够操控组件C。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组件A的第一外螺纹1和第二外螺纹2之间设置有第一刻度线9,所述第一刻度线9为指示所述组件B装配在所述组件A上的刻度线,即在所述组件B通过其第二内螺纹4旋转在所述组件A的第二外螺纹2上时,所述组件B末端与所述第一刻度线9齐平。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组件B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10,所述第二刻度线10为指示所述组件B植入骨骼内深度的刻度线,即:装配好的组件A和组件B植入骨骼时,所述组件B上的第二刻度线10与骨表面平齐。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组件A和/或组件B的表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结构,所述凹凸不平结构能够填充有利于骨愈合的药物。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组件A和/或组件B的表面经喷砂或者多孔及羟基磷灰石突出处理形成有微孔,有利于骨长入,提高骨-内固定结构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锁定组合加压螺钉的一种优选方案:一种与所述的锁定组合加压螺钉配套的起子,包括起子E、起子F和起子G,所述起子E的一端为棱柱状结构12,所述棱柱状结构12与所述组件A中空棱柱状结构11相匹配,从而所述起子E能够操控所述组件A;所述起子F的一端为第二中空十字结构14,所述第二中空十字结构14与所述组件B第一中空十字结构13相匹配,从而所述起子F能够操控所述组件B;所述起子G的一端为第二十字结构16,所述第二十字结构16与所述组件C第一十字结构15相匹配,从而所述起子G能够操控所述组件C;所述起子F为中空结构,在所述起子F通过第二中空十字结构14和第一中空十字结构13与所述组件B连接后,所述起子E和起子G的柱状结构外直径小于或等于起子F中空结构的内直径,所述起子E和起子G能够分别穿过所述起子F中空结构实现对组件A和组件C操控。如前所述起子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起子E和起子F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第一锁定结构17和第二锁定结构18,推动所述起子F上的第二锁定结构18,完成所述起子E和起子F之间的锁定;反向推动所述起子F上的第二锁定结构18,解除所述起子E和起子F之间的锁定。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加压螺钉,螺钉加压和锁定的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学习曲线平缓,便于医生积累经验和提升手术的准确度:组件A第二外螺纹2和组件B第二内螺纹4为第一对螺纹,通过组件B以组件A为轴旋转,缩短螺钉长度,提拉组件A第一螺纹1,闭合骨折缝,并压缩第一螺纹1周围松质骨,结合组件B加压结构作用于骨骼/垫片/接骨板,产生加压力,加压固定骨折;组件C的第三外螺纹6和组件A的第一内螺纹3为第二对螺纹,组件C的第四外螺纹7和组件B的第三内螺纹5为第三对螺纹,所述第二对螺纹和第三对螺纹的螺距和螺纹旋转方向相同,所以组件C可以同时与组件A和组件B连接;组件A、组件B和组件C装配好后,组件A和组件B发生相对旋转的必要条件是第一对螺纹和第二、三对螺纹同步旋转,但是第一对螺纹与第二、三对螺纹的螺距和/或螺纹旋转方向不同,组件A和组件B发生相对旋转的必要条件不存在,因此,组件A、组件B和组件C装配好后组件A和组件B处于锁定状态。这样就非常有利于术后恢复,患者即使进行一定的运动,也不会导致螺钉的脱落、松开等。存在一种基于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即:第一对螺纹与第二、三对螺纹的螺距和螺纹旋转方向相同,此时组件间的锁定依赖于拧紧第二、三对螺纹实现,这种实施方式的锁定效果不如螺距和/或螺纹旋转方向不同的锁定效果好。2、本技术所述的锁定组合加压螺钉植入体内后,螺钉各组件间处于锁定状态,能够提高锁定组合加压螺钉本身结构稳定性,当外力作用于其中一个骨折块,使其要相对另外一个骨折块发生旋转时,处于锁定状态的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A、组件B和组件C,/n所述组件A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和第二外螺纹2,所述组件A靠近所述第二外螺纹2的一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3;/n所述组件B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4和第三内螺纹5,所述第二内螺纹4与所述组件A的第二外螺纹2相匹配,以实现组件A和组件B的连接;所述组件B靠近第三内螺纹5的端部设置有加压结构;/n所述组件C表面设置有第三外螺纹6和第四外螺纹7,所述第三外螺纹6与所述组件A的第一内螺纹3相匹配,以实现组件C和组件A的连接,所述第四外螺纹7与所述组件B的第三内螺纹5相匹配,以实现组件C和组件A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A、组件B和组件C,
所述组件A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和第二外螺纹2,所述组件A靠近所述第二外螺纹2的一端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3;
所述组件B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4和第三内螺纹5,所述第二内螺纹4与所述组件A的第二外螺纹2相匹配,以实现组件A和组件B的连接;所述组件B靠近第三内螺纹5的端部设置有加压结构;
所述组件C表面设置有第三外螺纹6和第四外螺纹7,所述第三外螺纹6与所述组件A的第一内螺纹3相匹配,以实现组件C和组件A的连接,所述第四外螺纹7与所述组件B的第三内螺纹5相匹配,以实现组件C和组件A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其特征在于:
组件A第二外螺纹2和组件B第二内螺纹4为第一对螺纹,组件C第三外螺纹6和组件A第一内螺纹3为第二对螺纹,组件C的第四外螺纹7和组件B第三内螺纹5为第三对螺纹;所述第二对螺纹和第三对螺纹的螺距和螺纹旋转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对螺纹与第二、三对螺纹的螺距和/或螺纹旋转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件B的加压结构为设置在组件B靠近第三内螺纹5一端的膨大半球形结构,所述组件B加压结构表面设置有第五外螺纹8,所述第五外螺纹8能旋入接骨板或骨骼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组合加压螺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件A的第一外螺纹1和第二外螺纹2之间设置有第一刻度线9,所述第一刻度线9为指示组件B在组件A上装配深度的刻度线,即组件B第二内螺纹4在组件A第二外螺纹2上旋转时,所述组件B末端与第一刻度线9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林徐达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惠林徐达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