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83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析用具,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该基板上的、通过使试料液在内部移动来填充试料液的毛细管,其中: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抑制处于填充在所述毛细管内状态的试料液移动的液体移动抑制部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分析试料液中所含有的特定成分的分析用具
技术介绍
在测定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时,采用利用一次性结构的生物传感器的方法作为简易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公平8-10208号公报)。作为生物传感器,如本申请的图11和图12所示的生物传感器9那样,有能够利用作用极90和对极91来对血糖值运算所必要的响应电流值进行测定的结构。生物传感器9具有在基板92上介于形成有槽93a的隔板93来层积盖板94的结构。在基板92上,通过这些要素92~94来规定毛细管95。毛细管95用于通过毛细管力使血液移动并保持血液。毛细管95通过导入口96和排气口97与外部连通,其中,导入口96用于导入血液,排气口97用于当血液在毛细管95的内部移动时排出毛细管95的内部气体。在基板92上设置有绝缘层98和试药部99。绝缘层98以露出作用极90和对极91的两端部90a、90b、91a、91b的状态覆盖作用极90和对极91。试药部99以覆盖作用极90和对极91的端部90a、91a的状态而形成,例如呈含有氧化还原酶和电子传递物质的固体状。当测定血糖值时,将生物传感器9安装在浓度测定装置(图示略)上,如图13所示,经由导入口96将血液BL导入到毛细管95的内部。在毛细管95的内部,血液BL在排气口97的边缘97a停止移动,由血液BL使试药部99溶解来构筑液相反应体系。通过浓度测定装置的电源并介由作用极90和对极91而能够向该液相反应体系施加电压,此时的响应电流值可以利用作用极90和对极91在血糖值测定装置(图示略)中测定。得到的响应电流值反映了液相反应体系中电子传递物质和作用极90的端部90a之间的电子传递量。即,响应电流值与存在于作用极90的周围的、且与作用极90的端部90a进行电子传递的电子传递物质的量有关。但是,当使用生物传感器9进行浓度测定时,有时测定浓度值会比实际浓度值大。为了解释该原因,本专利技术人使用多个样品来测定氧化电流值的时效变化。因此,如图14的氧化电流的时间过程的一个例子所示,发现本应该单调递减的氧化电流值在图中圆圈所围住的范围内,存在某一瞬间氧化电流值突然增大的情况。因此,若这种现象碰巧发生在用于运算血糖值的氧化电流测定时,则其测定结果要比本来得到的值大。这里,本专利技术人对出现上述现象的多个样品作了检验。其结果如图15的一个例子所示,具有下述共同点,即,在基板92的表面上,血液BL都已达到超过排气口97的边缘97a的部分。与此相对,在没有氧化电流突然上升现象发生的样品中,血液BL都停留在排气口97的边缘97a(参照图13)。从这一相异点可以推断,氧化电流的突然上升起因于血液BL的再移动,即、停留在排气口97的边缘97a的血液BL移动到超过排气口97的边缘97a的部分。即,若对含有血液BL的液相反应体系施加电压,则在电子传递物质和作用极90的端部90a之间进行电子传递。因此,在血液BL的移动被抑制的状态下,在作用极90的端部90a的表面上,还原体所占比例变小,氧化电流也减小。在这种状态下,当血液BL移动时,还原体从导入口96一侧向作用极90的端部90a的表面移动,在端部90a的表面的还原体的比例突然增大。其结果,因为造成了还原体和作用极90的端部90a的表面之间的电子传递量突然增加,所以氧化电流值不再单调递减而突然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当使用在基板上设有毛细管的分析用具来分析试料时,能够抑制填充在毛细管内的试料液再次移动,从而能够顺利进行试料分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析用具,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通过使试料液在内部移动来填充试料液的毛细管,在上述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抑制处于被填充到上述毛细管内状态的试料液移动的液体移动抑制部件。液体移动抑制部件例如由具有从基板突出的阶段部分的部件构成。阶段部分例如由设置在基板上的导体层以及覆盖该导体层的绝缘层构成。上述分析用具例如还包括被设置在基板上的、用于对试料液施加电压的多个电极。导体层例如由不向试料液施加电压的虚拟电极构成。虚拟电极可以与多个电极同时形成。多个电极包括检测电极,例如用于检测在分析中所需量的试料液是否被供给到所述毛细管的内部。此时,可以利用检测电极作为导体层,导体层也可由多个电极的检测电极以外的电极构成。所述分析用具还设置有排气口,用于当试料液在毛细管内移动时,排出毛细管的内部气体。此时,绝缘层具有使多个电极的一部分露出并沿着毛细管延伸的开口部,开口部的试料液流动方向的最下游点和上述排气口的试料液流动方向的最上游点优选设置在与上述基板的厚度方向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直线上。液体移动抑制部件也可以由具有设置在基板上的凹部的部件构成。凹部例如由贯通基板的贯通孔形成。当在分析用具上设置有上述排气口时,在基板的厚度方向,贯通孔优选设置成与贯通孔同轴或者大致同轴。凹部的试料流动方向的最上游点例如和排气口的试料流动方向的最上游点优选在基板厚度方向上设置成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直线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传感器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生物传感器的截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使用图1所示生物传感器的血糖值测定方法的截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使用图1所示生物传感器的血糖值测定方法的截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传感器的截面图。图6显示的是从图5所示生物传感器卸下盖板和隔板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物传感器的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生物传感器的截面图。图9显示的是从图8所示生物传感器卸下盖板和隔板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生物传感器的截面图。图11是以前生物传感器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1所示生物传感器的截面图。图13显示的是在图11所示生物传感器的毛细管中导入有血液状态的截面图。图14显示的是当使用图11所示生物传感器时、响应电流值突然增大时的时间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图15显示的是当在图11所示的生物传感器的毛细管内导入血液后,血液再次移动状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生物传感器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传感器进行说明。图1和图2所示的生物传感器1采用的是一次性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那样被安装在浓度测定装置Y上来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生物传感器1具有相对矩形的基板10并介于隔板11而层积有盖板12的形态。在生物传感器1中,通过各要素10~12来规定沿着基板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毛细管13。毛细管13的作用是通过毛细管现象使从导入口14导入的血液沿着基板1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保持导入的血液。隔板11用于规定毛细管13的高度。在该隔板11上形成有前端部开放的槽11a。槽11a用于规定毛细管13的宽度,槽11a前端的开放部分构成了用于向毛细管13内导入血液的导入口14。在盖板12上形成有贯通孔12A。贯通孔12A用于将毛细管13的内部气体排到外部。盖板12由维尼纶等形成,以使其整体亲水性高,或者对毛细管13的临界面进行亲水处理。亲水处理例如可以通过照射紫外线或者涂敷卵磷脂等表面活性剂来进行。在基板10的上表面10a上形成有作用极15、对极16、虚拟电极17、绝缘膜18和试药部19。作用极15和对极16向毛细管13内部的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下靖英佐藤义治森田悦在
申请(专利权)人:爱科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