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稳式仰拱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70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3
一种平稳式仰拱台车,包括门架、主梁、支撑丝杆、轨道行走机构、轨道、顶升油缸组件、配重块、模板;其中所述顶升油缸组件包括缸筒、活塞杆、连接片、第一缸座、第二缸座、支脚、支腿、连接块;所述轨道包括导向肋,所述轨道行走机构包括短导向件、长导向件,所述短导向件包括导向圆块、导向斜板;所述门架包括斜梁、竖梁、横梁、纵梁;所述轨道上方设有所述轨道行走机构,所述导向圆块上设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与所述导向肋配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稳式仰拱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稳式仰拱台车。
技术介绍
在国内各矿山巷道、铁路和公路隧道、水利涵洞、各地下工程、高层建筑基坑、军事工程等的施工过程中,隧道仰拱是为改善上部支护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结构,是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要将隧道上部的地层压力通过隧道边墙结构或将路面上的荷载有效的传递到地下,而且还有效的抵抗隧道下部地层传来的反力。仰拱与二次衬砌构成隧道整体,增加结构稳定性。为了实现高效率机械化施工,初步开始使用仰拱台车。而在仰拱台车的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的仰拱台车,包括轨道,台车在轨道上移动,然而由于台车高度远大于常规车型,且使用中会有横向调整操作,因此台车与轨道之间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而现有台车仍采用常规的轨道连接方式。2、现有技术的仰拱台车,体积巨大,然而仍然需要有移动操作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怎么选择顶升活塞缸的规格成为难题,现有技术中仍然使用偏小规格的活塞缸,以适配尺寸以及灵活性、安装性。3、现有技术的仰拱台车,只考虑了使用活塞缸,而没有考虑活塞缸的稳定性,而由于台车使用中会有横向调整操作和前后移动,因此活塞缸的稳定性需要纳入考虑。4、现有技术中,活塞缸的底座设计往往是被忽略的问题,然而仰拱台车由于体积大,底座也势必相应增大,怎样保证底座的稳定性与经济性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关设计。5、现有技术的仰拱台车,由于轨道的长度短于台车的长度,且需要有捣固等施工工艺,因此存在重心不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稳式仰拱台车,包括门架、主梁、支撑丝杆、轨道行走机构、轨道、顶升油缸组件、配重块、模板;其中所述顶升油缸组件包括缸筒、活塞杆、连接片、第一缸座、第二缸座、支脚、支腿、连接块;所述轨道包括导向肋,所述轨道行走机构包括短导向件、长导向件,所述短导向件包括导向圆块、导向斜板;所述门架包括斜梁、竖梁、横梁、纵梁;所述主梁上方设有所述竖梁,所述竖梁上方连接有横梁、纵梁,所述斜梁起加固作用,所述斜梁与所述竖梁之间还设有短梁;所述模板包围所述主梁与所述门架,所述主梁上设有伸缩机构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支撑丝杆位于所述主梁的一端下方,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主梁的另一端上方;所述轨道上方设有所述轨道行走机构,所述导向圆块上设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与所述导向肋配合连接,所述导向斜板有两块,所述导向圆块位于两块导向斜板中间,所述导向斜板下表面高于所述轨道下表面,所述长导向件下表面位于所述轨道下表面下方;所述缸筒位于所述活塞杆上方,所述活塞杆下方一体设置有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缸座连接;所述第一缸座下方设有所述第二缸座,所述第一缸座下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缸座上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缸座中部设有支撑肋片,所述第二缸座下方设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一侧设有所述支脚;所述缸筒上方设有所述连接块,通过连接块带动所述门架与所述主梁提升。优选的,所述轨道行走机构还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于轨道上表面。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为液压缸。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为混凝土配重块。优选的,所述长导向件下端与所述轨道下端贴合。优选的,所述长导向件下端包住所述轨道下端。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螺钉。优选的,所述螺钉有四个。优选的,所述主梁由多根杆连接组成。优选的,所述多根杆包括竖杆、斜杆、横杆、纵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针对
技术介绍
第1点,采用了长短导向件配合的方式,多点导向提高导向稳定性,长短导向灵活且保证稳定性,长短导向件结构差异导向同时保证了功能性与经济性。2、针对
技术介绍
第2点,采用了缸筒在上,活塞杆在下,缸筒移动的方式,常规活塞缸的移动都是活塞杆移动。本申请使用缸筒移动,保证了更大的执行面积,从而更加适配大体积的台车,提高了稳定性。3、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3点,通过活塞杆一体设计的连接片,当活塞杆相对缸座有晃动或者倾斜时予以平衡,连接片的设计完全避免了活塞杆相对缸座的晃动与倾斜,更好的提升了稳定性。4、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4点,通过双缸座的设计,第一缸座体积小于第二缸座,同时兼顾了稳定性与经济性,同时第二缸座中设置了支撑肋片,进一步兼顾了稳定性与经济性。5、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5点,设置了配重块,避免了由于轨道的长度短于台车的长度,且需要有捣固等施工工艺,因此存在的重心不平衡问题。上述设计不分先后,每一条都使得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区别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平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三维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顶升油缸三维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顶升油缸平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轨道连接位置三维图。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门架2、主梁3、支撑丝杆4、待开挖面5、仰拱6、轨道行走机构7、仰拱填充8、轨道9、顶升油缸10、配重块11、模板12、缸筒13、活塞杆14、连接片15、第一缸座16、支脚17、支腿18、第二缸座19、连接块20、导向肋21、短导向件22、长导向件23、导向圆块24、导向斜板25、斜梁26、竖梁27、横梁28、纵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平稳式仰拱台车,包括门架、主梁、支撑丝杆、轨道行走机构、轨道、顶升油缸组件、配重块、模板;其中所述顶升油缸组件包括缸筒、活塞杆、连接片、第一缸座、第二缸座、支脚、支腿、连接块;所述轨道包括导向肋,所述轨道行走机构包括短导向件、长导向件,所述短导向件包括导向圆块、导向斜板;所述门架包括斜梁、竖梁、横梁、纵梁;所述主梁上方设有所述竖梁,所述竖梁上方连接有横梁、纵梁,所述斜梁起加固作用,所述斜梁与所述竖梁之间还设有短梁;所述模板包围所述主梁与所述门架,所述主梁上设有伸缩机构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支撑丝杆位于所述主梁的一端下方,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主梁的另一端上方;如图所示:所述轨道上方设有所述轨道行走机构,所述导向圆块上设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与所述导向肋配合连接,所述导向斜板有两块,所述导向圆块位于两块导向斜板中间,所述导向斜板下表面高于所述轨道下表面,所述长导向件下表面位于所述轨道下表面下方;所述缸筒位于所述活塞杆上方,所述活塞杆下方一体设置有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缸座连接;所述第一缸座下方设有所述第二缸座,所述第一缸座下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缸座上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缸座中部设有支撑肋片,所述第二缸座下方设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一侧设有所述支脚;所述缸筒上方设有所述连接块,通过连接块带动所述门架与所述主梁提升。如图所示:所述轨道行走机构还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于轨道上表面。所述伸缩机构为液压缸。所述配重块为混凝土配重块。所述长导向件下端与所述轨道下端贴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稳式仰拱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门架、所述主梁、支撑丝杆、轨道行走机构、轨道、顶升油缸组件、配重块、模板;其中所述顶升油缸组件包括缸筒、活塞杆、连接片、第一缸座、第二缸座、支脚、支腿、连接块;所述轨道包括导向肋,所述轨道行走机构包括短导向件、长导向件,所述短导向件包括导向圆块、导向斜板;所述门架包括斜梁、竖梁、横梁、纵梁;/n所述主梁上方设有所述竖梁,所述竖梁上方连接有横梁、纵梁,所述斜梁起加固作用,所述斜梁与所述竖梁之间还设有短梁;所述模板包围所述主梁与所述门架,所述主梁上设有伸缩机构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支撑丝杆位于所述主梁的一端下方,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主梁的另一端上方;/n所述轨道上方设有所述轨道行走机构,所述导向圆块上设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与所述导向肋配合连接,所述导向斜板有两块,所述导向圆块位于两块导向斜板中间,所述导向斜板下表面高于所述轨道下表面,所述长导向件下表面位于所述轨道下表面下方;/n所述缸筒位于所述活塞杆上方,所述活塞杆下方一体设置有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缸座连接;所述第一缸座下方设有所述第二缸座,所述第一缸座下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缸座上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缸座中部设有支撑肋片,所述第二缸座下方设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一侧设有所述支脚;所述缸筒上方设有所述连接块,通过连接块带动所述门架与所述主梁提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稳式仰拱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门架、所述主梁、支撑丝杆、轨道行走机构、轨道、顶升油缸组件、配重块、模板;其中所述顶升油缸组件包括缸筒、活塞杆、连接片、第一缸座、第二缸座、支脚、支腿、连接块;所述轨道包括导向肋,所述轨道行走机构包括短导向件、长导向件,所述短导向件包括导向圆块、导向斜板;所述门架包括斜梁、竖梁、横梁、纵梁;
所述主梁上方设有所述竖梁,所述竖梁上方连接有横梁、纵梁,所述斜梁起加固作用,所述斜梁与所述竖梁之间还设有短梁;所述模板包围所述主梁与所述门架,所述主梁上设有伸缩机构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支撑丝杆位于所述主梁的一端下方,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主梁的另一端上方;
所述轨道上方设有所述轨道行走机构,所述导向圆块上设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与所述导向肋配合连接,所述导向斜板有两块,所述导向圆块位于两块导向斜板中间,所述导向斜板下表面高于所述轨道下表面,所述长导向件下表面位于所述轨道下表面下方;
所述缸筒位于所述活塞杆上方,所述活塞杆下方一体设置有所述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缸座连接;所述第一缸座下方设有所述第二缸座,所述第一缸座下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缸座上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缸座中部设有支撑肋片,所述第二缸座下方设有支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波刘柏汐占金青尹来容彭学军汤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