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55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按重量份100:(20~50)配比,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植物油基多元醇40~60份、聚醚多元醇Ⅰ35~50份、聚醚多元醇Ⅱ0~10份、CBD0.5~5份、天然色料0~5份、硅油0~3份、交联剂0~5份、催化剂0.2~1份、水0.8~4份;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改性MDI20~50份。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通过添加CBD,能够在人们睡眠过程中,减轻人们的焦虑,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同时通过添加天然色料,能够起到杀菌作用,有效防止聚氨酯材料发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用于生产聚氨酯的多元醇大多来原于石油化工产品,而作为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有限,且无法自然降解是传统的聚氨酯产品中的一大难题,在使用年限到期时只能通过燃烧方法废弃,如此一来便会带来空气污染。因天然植物油基具有可持续,可降解,且减少了对石油化学产品的依赖。因此越来越多的将天然植物油基材料运用到聚氨酯材料中来。但是植物油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因为是高蛋白材料,容易产生细菌滋生的腐化问题。CBD是工业大麻中的主要提取物大麻二酚的英文简称,具有抗炎、杀菌、镇痛、抗焦虑、抗精神病、抗氧化等功效。其与THC不同,四氢大麻酚(THC)是在大麻中发现的主要精神活性大麻素,并且引起通常与大麻相关的“高”感。然而,与THC不同,CBD不具有精神活性。CBD在健康领域获得了动力,一些科学研究证实它可能有助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慢性疼痛和焦虑。如何将CBD运用到聚氨酯复合材料中,并解决植物油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腐化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按重量份100:(20~50)配比,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改性MDI20~50份;这里,聚醚多元醇Ⅰ为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15%环氧乙烷封端,分子量为1000~2000,官能度为3,羟值为50~170;聚醚多元醇Ⅱ为环氧乙烷多元醇15%环氧丙烷封端,官能度为2,羟值为100。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15%环氧乙烷封端,其以低分子量聚醚二醇作为起始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先投入环氧丙烷进行反应,而后加入占原料总质量15%的环氧乙烷进行封端,经中和、过滤、减压蒸馏得到成品。环氧乙烷多元醇15%环氧丙烷封端,其同样以低分子量聚醚二醇作为起始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先投入环氧乙烷进行反应,而后加入占原料总质量15%的环氧丙烷进行封端,使其端基为仲羟基,经中和、过滤、减压蒸馏得到成品。这里采用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15%环氧乙烷封端与传统环氧乙烷封端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相比,使得聚醚多元醇兼备高活性、低温温感性好、热塑性好、撕拉强度好的性能。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为棉籽油多元醇,官能度为1~3,羟值为60~140KOH/g。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CBD为工业大麻植物中提取的大麻二酚油或粉状化合物。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天然色料的目数为100-500目。这里的天然色料采用了叶绿素铜钠盐。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硅油为二甲基硅油与聚醚型硅油按质量比1:4混合而成。优选地,所述改性MDI是由棕榈油改性异氰酸酯制得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改性MDI的制备过程如下:1)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棕榈油、70-80份MDI50、20-30份聚合MDI;2)将100份棕榈油在110-120℃温度条件下脱水至水分含量低于0.05%,而后在75-80℃温度条件下,加入40-50份MDI50,搅拌升温至100℃反应2-4h,而后降温至常温,加入聚合MDI和剩余的MDI50,搅拌混匀即可。采用该改性MDI,能够进一步提高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生物基含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A组分和B组分,将植物油基多元醇、聚醚多元醇Ⅰ及聚醚多元醇Ⅱ投入50-70℃的反应釜中搅拌均匀;2)将硅油、交联剂、催化剂及水投入步骤1)的反应釜中,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300-500rpm/min;3)将CBD和天然色料以及B组分搅拌加入步骤2)中的反应釜中,在常温下反应成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以植物油基多元醇为主原料,结合聚醚多元醇Ⅰ、聚醚多元醇Ⅱ、改性MDI等,利用各组分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使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而通过添加CBD,能够在人们睡眠过程中,减轻人们的焦虑,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同时通过添加天然色料,如叶绿素铜钠盐,其天然无毒,同时能够起到杀菌作用,有效防止聚氨酯材料发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而且下述实施例中的各个组分选用不限于此,也可以选用前面
技术实现思路
提到其他类型的原料进行组合。以下实施例中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为棉籽油多元醇,官能度为1~3,羟值为60~140KOH/g;聚醚多元醇Ⅰ为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15%环氧乙烷封端,分子量为1000~2000,官能度为3,羟值为50~170;聚醚多元醇Ⅱ为环氧乙烷多元醇15%环氧丙烷封端,官能度为2,羟值为100;CBD为工业大麻植物中提取的大麻二酚油或粉状化合物;天然色料的目数为100-500目,这里的天然色料采用了叶绿素铜钠盐。这里的,硅油为二甲基硅油与聚醚型硅油按质量比1:4混合而成。该改性MDI是由棕榈油改性异氰酸酯制得的。具体的,该改性MDI的制备过程如下:1)按重量份数称取100份棕榈油、70-80份MDI50、20-30份聚合MDI;2)将100份棕榈油在110-120℃温度条件下脱水至水分含量低于0.05%,而后在75-80℃温度条件下,加入40-50份MDI50,搅拌升温至100℃反应2-4h,而后降温至常温,加入聚合MDI和剩余的MDI50,搅拌混匀即可。这里,提供实施例1至实施例5及对比例,具体的实施例1至5及对比例的组分配方见表1。以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5及对比例的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A组分和B组分,将植物油基多元醇、聚醚多元醇Ⅰ及聚醚多元醇Ⅱ投入50-70℃的反应釜中搅拌均匀;2)将硅油、交联剂、催化剂及水投入步骤1)的反应釜中,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300-500rpm/min;3)将CBD和天然色料以及B组分搅拌加入步骤2)中的反应釜中,在常温下反应成型。一、抗菌性实验对实施例1至5及对比例中所制得的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抗菌性实验。测试方法:采用ISO20743:2013对样本进行定量评估抗菌性测试结果:Ma=开始阶段细菌接种数量的浓度的对数Mb=细菌接种24h后细菌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按重量份100:(20~50)配比,其中:/nA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n植物油基多元醇 40~60 份/n聚醚多元醇Ⅰ 35~50 份/n聚醚多元醇Ⅱ 0~10份/nCBD 0.5~5 份/n天然色料 0~5 份/n硅油 0.5~3 份/n交联剂 0~5 份/n催化剂 0.2~1份/n水 0.8~4份/n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n改性MDI 20~50份;/n这里,聚醚多元醇Ⅰ为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15%环氧乙烷封端,分子量为1000~2000,官能度为3,羟值为50~170;聚醚多元醇Ⅱ为环氧乙烷多元醇15%环氧丙烷封端,官能度为2,羟值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按重量份100:(20~50)配比,其中:
A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植物油基多元醇40~60份
聚醚多元醇Ⅰ35~50份
聚醚多元醇Ⅱ0~10份
CBD0.5~5份
天然色料0~5份
硅油0.5~3份
交联剂0~5份
催化剂0.2~1份
水0.8~4份
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改性MDI20~50份;
这里,聚醚多元醇Ⅰ为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15%环氧乙烷封端,分子量为1000~2000,官能度为3,羟值为50~170;聚醚多元醇Ⅱ为环氧乙烷多元醇15%环氧丙烷封端,官能度为2,羟值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为棉籽油多元醇,官能度为1~3,羟值为60~140KOH/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BD为工业大麻植物中提取的大麻二酚油或粉状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BD的生物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色料的目数为100-500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旋马仁林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顾乐仕生活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