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0473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20~50份改性生物基异氰酸酯、45~90份生物基多元醇、10~25份改性聚氯乙烯、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封端剂、1~2份纳米粒子、0.5~3份颜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了生物基原料,同时通过选用改性生物基异氰酸酯以及增加改性聚氯乙烯和纳米粒子实现了生物基异氰酸酯的复合改性,使得该改性生物基异氰酸酯兼具优异的综合性能,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硬度和抗压性能,且经3D打印制备出的工件收缩率低、无外观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环保无毒,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A kind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具有不受零件复杂程度限制,完全数字化控制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加点、汽车、工程机械、航天航空的领域。聚氨酯树脂是3D打印技术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具有硬度高、强度高、粘结好等特点,然而在树脂聚合过程中仍无法克服收缩率高导致工件翘曲变形的缺陷。另外,当前3D打印材料均往绿色、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方面发展,开发环保可生物基降解的3D打印材料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适用于3D打印,可有效提高3D打印制品的强度、硬度和抗压性能,且其收缩率低、无外观缺陷。同时提供该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20~50份改性生物基异氰酸酯、45~90份生物基多元醇、10~25份改性聚氯乙烯、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封端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20~50份改性生物基异氰酸酯、45~90份生物基多元醇、10~25份改性聚氯乙烯、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封端剂、1~2份纳米粒子、0.5~3份颜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20~50份改性生物基异氰酸酯、45~90份生物基多元醇、10~25份改性聚氯乙烯、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封端剂、1~2份纳米粒子、0.5~3份颜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物基异氰酸酯为通过带羟基的部分酯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的生物基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异氰酸酯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多元醇选自蓖麻油、蓖麻油改性多元醇、二聚酸多元醇、1,3-丙二醇聚醚多元醇中的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为:将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淀粉和硫酸铜按照质量份数比为16:20:15:10:0.5加入到球磨机中,筒体转速为21~28r/min,维持体系温度20~27℃条件下反应20min,将质量分数比为26~37的水添加至球磨机中,维持上述反应条件下继续球磨反应15min,产物经-80℃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昇华徐晨昱曾传霖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联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