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854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6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及其制备方法。该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0份己内酰胺,1~3份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以三聚氰胺氰尿酸重量份计为2~6份的三聚氰胺氰尿酸和/或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0.4~0.6份己二酸,4~6份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能有效防止三聚氰胺氰尿酸团聚,提高三聚氰胺氰尿酸的阻燃效率,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酰胺6具有较高的阻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6
,尤其涉及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胺6(尼龙6,PA6)产品在电子电气、交通运输、航天航空、面料服装、室内装饰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使其易被引燃,并且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焰熔滴,易造成二次引燃而引发更大火灾,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相当大的威胁,因此,阻燃改性特别是无卤阻燃改性对于PA6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于PA6无卤阻燃改性的阻燃剂主要有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不同的阻燃剂对PA6起到不同的阻燃机理,其中,磷系阻燃剂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分解生成包括PO·自由基的气态产物,可以捕获自由基,分解产物聚偏磷酸还可以使聚合物脱水而炭化,促进成炭;硅系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可以迁移至表面,形成隔热隔氧的保护层;而氮系阻燃剂中最常用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在燃烧时可产生N2和NH3等不燃气体覆盖在高聚物表面,稀释高聚物燃烧区域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浓度。若能综合不同体系的阻燃剂,对PA6起到协同阻燃作用,则既能减少阻燃剂的用量,又能提高阻燃效率。MCA作为聚酰胺6中最常用的阻燃剂,有着阻燃效果好、无毒环保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但MCA在聚酰胺中的添加量通常较大,一般要达到垂直燃烧中的V-0级需要添加10份及以上的含量,而大量的MCA容易在共混时会发生团聚,导致阻燃效率降低。公开号为CN10973489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P-N-Si协效阻燃共聚聚酰胺6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P-N-Si协效阻燃体系,将BCPPO衍生物阻燃预聚物、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含硅阻燃剂与己内酰胺反应,通过共聚制备得到了P-N-Si协效共聚阻燃共聚聚酰胺6。由于协效作用,阻燃剂的阻燃效率较高。但该专利技术未能解决MCA易团聚的问题,MCA的阻燃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能有效防止三聚氰胺氰尿酸团聚,提高其阻燃效率,因而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6具有较高的阻燃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0份己内酰胺,1~3份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以三聚氰胺氰尿酸重量份计为2~6份的三聚氰胺氰尿酸和/或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0.4~0.6份己二酸,4~6份水。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入己二酸的目的是使聚酰胺6带有端羧基,为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提供连接位点。此外,己二酸也作为聚酰胺6合成的封端剂发挥作用。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中含有少量-Si-OH,能与聚酰胺6中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使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与聚酰胺6共价连接。由于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为笼型结构,分子结构较大,因而可以有效扩大聚酰胺6的层间距,使三聚氰胺氰尿酸(MCA)分子能够插层进入聚酰胺分子链中,从而减少MCA的团聚,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由此提高MCA的阻燃效率。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在实现促进MCA分散的目的的同时,还在聚酰胺6中引入了磷系阻燃剂和硅系阻燃剂,前者能在燃烧过程中分解生成包括PO·自由基的气态产物,可以捕获自由基,分解产物聚偏磷酸还可以使聚合物脱水而炭化,促进成炭,起到阻隔氧气的作用;后者能在燃烧过程中可以迁移至表面,形成隔热隔氧的保护层。氮系阻燃剂MCA在燃烧时可产生N2和NH3等不燃气体覆盖在高聚物表面,稀释聚酰胺6燃烧区域内的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浓度。三者共同作用,在阻燃机制上相互配合,能有效提高聚酰胺6的阻燃性。作为优选,所述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过程如下:将DOPO、乙烯基硅氧烷、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搅拌反应,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8~12h;反应结束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及未反应的DOPO和乙烯基硅氧烷后,获得加成反应产物;将加成反应产物溶解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中,升温至80~85℃后,加入盐酸,反应8~12h,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即获得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反应是DOPO中的P-H与乙烯基硅氧烷中的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此外也有部分加成反应产物相互反应形成二聚体;第二阶段,加成反应产物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形成笼型分子,在该阶段,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中的部分-Si-O-R会水解成-Si-OH,为聚酰胺6提供连接位点。制备过程的反应式如下:作为优选,所述DOPO与乙烯基硅氧烷的摩尔比为1:1~1.5。作为优选,所述乙烯基硅氧烷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DOPO和乙烯基硅氧烷总质量的1%~3%。作为优选,所述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的制备过程如下:将1,2,5,6-二环氧己烷与乙醇混合,在60~90℃下,滴加三聚氰胺氰尿酸的乙醇溶液,并持续搅拌,回流反应3~6h;反应完毕后,减压旋蒸去除酒精,真空干燥,即获得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对MCA进行改性的目的是将环氧基接枝到MCA上,使改性MCA能通过环氧基与羟基之间的开环反应接枝到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上,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防止MCA在聚酰胺6中团聚,从而提高其阻燃效率。对MCA进行改性的机制如下:MCA中的氨基与1,2,5,6-二环氧己烷中的一个环氧基发生开环反应,使1,2,5,6-二环氧己烷中的另一个环氧基接枝到MCA上。作为优选,所述三聚氰胺氰尿酸与1,2,5,6-二环氧己烷的质量比为1:1~2。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的制备方法:针对原料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氰尿酸与熔融己内酰胺充分混匀,然后与己二酸和水一起加入反应容器中,在240~260℃、0.6~0.7MPa下,进行开环反应,反应时间为2~3h;步骤(1)中,将MCA与熔融己内酰胺预先充分混匀,有助于MCA的分散,减少其团聚,从而提高聚酰胺6的阻燃性。(2)开环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容器内的压力卸至常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然后将温度调节至240~245℃,抽真空至压力为150~250Pa,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时间为2~3h,获得聚酰胺6预聚物;(3)抽真空至反应容器内压力低于80Pa,进行缩聚反应,到达指定电流后,即获得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针对原料为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将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开环反应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0份己内酰胺,1~3份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以三聚氰胺氰尿酸重量份计为2~6份的三聚氰胺氰尿酸和/或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0.4~0.6份己二酸,4~6份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00份己内酰胺,1~3份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以三聚氰胺氰尿酸重量份计为2~6份的三聚氰胺氰尿酸和/或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0.4~0.6份己二酸,4~6份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所述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过程如下:将DOPO、乙烯基硅氧烷、引发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在氮气氛围中搅拌反应,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8~12h;反应结束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及未反应的DOPO和乙烯基硅氧烷后,获得加成反应产物;将加成反应产物溶解在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中,升温至80~85℃后,加入盐酸,反应8~12h,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即获得DOPO-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所述DOPO与乙烯基硅氧烷的摩尔比为1:1~1.5。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氧烷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DOPO和乙烯基硅氧烷总质量的1%~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N-Si协效阻燃聚酰胺6,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的制备过程如下:将1,2,5,6-二环氧己烷与乙醇混合,在60~90℃下,滴加三聚氰胺氰尿酸的乙醇溶液,并持续搅拌,回流反应3~6h;反应完毕后,减压旋蒸去除酒精,真空干燥,即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桃桃刘可王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