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输送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37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李输送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车辆。所述行李输送组件被安装在车厢内,并且包括引导机构,移动装置和用于携带行李的悬挂装置,该移动装置能够沿着引导机构移动,该悬挂装置从移动装置悬垂延伸。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地将行李运送到车厢内的适当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李输送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行李输送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车辆,所述行李输送组件安装于车厢内的车顶上。
技术介绍
现今人们通常希望车辆的储物空间尽可能得大,以便能够装下更多的行李。由于车厢内空间有限,除了行李箱之外,车辆的前排和/或后排座椅及其附近的空间在无人就坐时也被用来放置行李。在此情况下,期望的是能够使行李的取放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行李输送组件,其被安装在车厢内。所述行李输送组件包括引导机构,移动装置和用于携带行李的悬挂装置,该移动装置能够沿着引导机构移动,该悬挂装置被悬挂在移动装置上。以此布置,可以方便地将行李运送到车厢内的适当位置。根据实施例,行李输送组件被安装在车顶上。行李输送组件也可以安装在车厢内的其它位置上。根据实施例,引导机构包括沿车辆纵向的纵向延伸部分和/或一个或多个横向延伸部分。优选的,横向延伸部分延伸到车门附近,纵向延伸部分延伸到行李箱。另外,可选的,引导机构在行李箱内包括横向延伸部分。引导机构限定了行李的运送路径。可以以各种方式设计运送路径。根据实施例,引导机构包括轨道机构。轨道机构包括相对的两侧部分和将两侧部分连接起来的中间部分,两侧部分每个均具有导轨。优选的,导轨为U形。根据实施例,移动装置包括滚轮单元。优选的,滚轮单元为双滚轮单元,包括相对的两侧部分和将两侧部分连接起来的中间部分,两侧部分每个均具有滚轮。进一步优选的,两侧部分每个的滚轮数量为两个。以此布置,能够使移动装置平稳移动。根据实施例,移动装置还包括致动装置。优选的,致动装置包括控制马达和与控制马达和滚轮单元分别相连接的牵引装置。以此布置,操作时,控制马达驱动牵引装置,继而带动滚轮单元沿着引导机构移动。优选的,牵引装置包括缆线卷筒,缆线穿过滚轮单元固定。优选的,移动装置还包括电池,用以给控制马达供电。进一步优选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移动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口,用以给电池充电。优选的,悬挂装置包括挂钩,用以悬挂行李,特别是手提包。优选的,行李输送组件还包括传感器系统,用于检测车门的打开和/或车辆座椅是否有人就坐。以此布置,当检测到车门打开时,移动装置被移动到车门附近,便于驾驶员或乘客取放行李。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车厢内情况调整行李的运送路径。例如,当前排座椅有人时,移动装置被直接移动到后排座椅上方的位置处,而当前后排座椅都有人时,移动装置被直接移动到行李箱。移动装置也可以在车辆行驶时被移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行李输送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行李输送组件,可以根据车厢内情况将行李(诸如手提包、太阳镜、钱包、纸杯等)运送到适当的位置,例如前排座椅、后排座椅或行李箱上方。另一方面,可以在驾驶员或乘客打开车门进入车辆之前以及在驻车后打开车门准备下车时使移动装置移动到车门附近,方便驾驶员或乘客取放行李。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A和图1B分别是车辆的示意性俯视图和截面侧视图,其中安装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行李输送组件;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行李输送组件的示意性截面侧视图;和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行李输送组件的示意性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A-1B分别示出车辆1的示意性俯视图和截面侧视图,其包括车厢10、行李输送组件20、行李箱30、车辆座椅40和车轮50。如图所示,行李输送组件20被安装在车厢10内的车顶上,包括引导机构(本例中为轨道机构21)。轨道机构21包括沿车辆1纵向的纵向延伸部分21b和三个横向延伸部分21a。纵向延伸部分21b延伸到行李箱30,其中两个横向延伸部分21a分别在前排和后排座椅前方延伸到车门附近,另一个横向延伸部分21a在行李箱30内延伸,由此形成“王”字形。轨道机构21限定了行李运送路径,可以以各种方式设计轨道机构21的行李运送路径,以适应车厢10的结构。图2示出行李输送组件20的示意性截面侧视图。如图所示,轨道机构21包括相对的两侧部分和将两侧部分连接起来的中间部分,两侧部分每个均具有U形导轨。另外,图2示出行李输送组件20还包括移动装置22和用于携带行李的悬挂装置23。移动装置22包括滚轮单元。本例中,滚轮单元为双滚轮单元22a,包括相对的两侧部分和将两侧部分连接起来的中间部分,两侧部分每个均具有两个滚轮,以便能够沿着轨道机构21的相应导轨移动。悬挂装置23自双滚轮单元22a悬垂下来。本例中,悬挂装置包括挂钩,特别适合于悬挂手提包。图3示出行李输送组件20的示意性俯视图,其详细显示了移动装置22的构造。如图所示,除双滚轮单元22a之外,移动装置22还包括致动装置,其包括控制马达22b和与控制马达22b和双滚轮单元22a分别相连接的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包括缆线卷筒22c,缆线22d从卷筒22c上解开并穿过双滚轮单元22a固定。本例中,轨道机构21的两端均设有致动装置,以使双滚轮单元22a能够沿轨道机构21在两端之间来回移动。移动装置22还包括可充电电池(未示出),用以给控制马达22b供电。相应的,移动装置22包括充电接口22e(参见图1A),用以给电池充电。本例中,充电接口22e设置于轨道机构21的其中一个横向延伸部分21a(位于前排座椅前方)的端部。充电接口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行李输送组件20还包括传感器(未示出),用于检测车门的打开和/或车辆座椅40是否有人就坐。根据本专利技术,行李输送组件20的操作如下:当检测到车门打开时(例如进入车辆之前或准备下车时),将移动装置22移动到车门附近,便于驾驶员或乘客取放行李。当然,移动装置22也可以在车辆行驶时被移动。另一方面,当前排座椅有人时,移动装置22被直接移动到后排座椅上方的位置处,而当前后排座椅都有人时,移动装置22被直接移动到行李箱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相反,许多改型和变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是可能的。例如,实施例中采用轨道作为引导机构,但也可以采用滑轮系统。另外,实施例中,行李输送组件设计成安装于车顶,以沿车顶运送行李,但也可以根据车厢结构安装于其它部位,以使运送路径适应车厢结构。因此,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想到其它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一些情形中,在本专利技术中公开的特征可以独立于其它特征使用。另一方面,当有必要时,可以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公开的特征以提供各种组合。附图标记列表1车辆10车厢20行李输送组件21轨道机构21a横向延伸部分21b纵向延伸部分22移动装置22a双滚轮单元22b控制马达22c卷筒22d缆线22e充电接口23悬挂装置30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输送组件被安装在车厢内,并且包括引导机构,移动装置和用于携带行李的悬挂装置,该移动装置能够沿着引导机构移动,该悬挂装置被悬挂在移动装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输送组件被安装在车厢内,并且包括引导机构,移动装置和用于携带行李的悬挂装置,该移动装置能够沿着引导机构移动,该悬挂装置被悬挂在移动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输送组件被安装在车厢内的车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引导机构包括沿车辆纵向的纵向延伸部分和/或一个或多个横向延伸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横向延伸部分延伸到车门附近,并且/或者,纵向延伸部分延伸到行李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引导机构包括轨道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轨道机构包括相对的两侧部分和将两侧部分连接起来的中间部分,两侧部分每个均具有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包括滚轮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滚轮单元为双滚轮单元,包括相对的两侧部分和将两侧部分连接起来的中间部分,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龙安健韦启强王远艰宋鹏皮埃尔·沃尔弗拉姆
申请(专利权)人:博泽科堡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