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818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包括合成罐,所述合成罐具有内腔,用于容纳反应液,在所述合成罐上,设有与该合成罐内腔连通的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在所述的循环管的管路上,设有U形储液槽,所述U形储液槽上设置有至少一反应液检测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合成罐内的溶液外引于循环管,并在循环管管路上设置U形储液槽进行检测,可避免检测计放置在合成罐内时其内腔反应液扰动及搅拌对检测计损伤带来的检测不准确、失效等问题,而且检测时还可不受合成罐内液面高度的影响,既检测方便,又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完成大型合成罐反应液状态监测,拆洗、维护方便,适合于连续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合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材料合成工艺过程中合成罐中反应液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微纳米材料工艺中,为了获得结晶度好和纯度高的目标材料,通常需要严格控制体系各种指标,以控制形核与生长速度,获得目标粒径大小和形貌的微纳米粉体。现有的大型合成罐体,是将工业级检测计直接放置在罐体内,如pH检测计,通过外部数显获得合成罐内反应液酸碱度pH数值。这种监测手段存在很多弊端,如在高速搅拌的时候,合成罐内腔溶液形成了连续涡流,巨大的搅拌力极易破损pH装置;同时,在合成前期和后期,由于存在液面高度差,为满足生产要求,需要经常调节pH检测计高度,既耗费工时和人工成本,而且不利于连续化生产;批次合成结束后,还需要对pH检测计进行校准和维护,必须将pH检测计拆解下来,操作极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能够避免检测计容易破损及测试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包括合成罐,所述合成罐具有内腔,用于容纳反应液,在所述合成罐上,设有与该合成罐内腔连通的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在所述的循环管的管路上,设有U形储液槽,所述U形储液槽上设置有至少一反应液检测计。可选地,所述循环管的管路上设有真空加压泵。可选地,所述真空加压泵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循环管的管路连通。可选地,所述U形储液槽内腔液面深度为所述循环管口径的3-10倍,所述U形储液槽内腔的长度或直径为所述U形储液槽槽内液面深度的2-10倍。可选地,所述反应液检测计可拆卸设置在所述U形储液槽的顶部。可选地,所述U形储液槽上设有至少两个不同口径的接口,所述反应液检测计与所述接口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U形储液槽上还可设有取样口。可选地,所述反应液检测计在线连接监测设备。可选地,所述出料管连接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其中一出口连接所述的循环管,另一出口连接料槽。可选地,所述合成罐内腔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可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竖直设在所述合成罐内腔的中心,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本专利技术将合成罐内的反应液外引于循环管,并在循环管管路上设置U形储液槽进行检测,可避免检测计放置在合成罐内时其内腔反应液扰动及搅拌对检测计损伤带来的检测不准确、失效等问题,而且检测时还可不受合成罐内液面高度的影响,既检测方便,又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在U形储液槽上设有至少两个不同口径的接口,检测计与其接口可拆卸连接,既可适应各种不同要求、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检测计,同时拆洗、维护、更换都很方便。本专利技术在U形储液槽上设有取样口,可根据需要随时取出少量反应液进行分析,这种取样方式简单、快捷、方便,样本有效性高,可保证分析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只需小型的监测装置便可完成大型合成罐内反应液的实时监测,适合于连续化、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合成罐罐体;101--拌叶片;102--搅拌轴;103—驱动机构;2--喷头;3--进料管;4--U形储液槽;41—接口;42—取样口;43—封堵;5—反应液检测计;6—可拆卸接头;7--监测操控平台;8--监测设备;9--循环管;10--真空加压泵;11--连接管;12—第一三通阀;13—第二三通阀;14-料槽;15-出料管;16—反应液。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内腔”、“外部”、“上部”、“顶部”、“底部”、“一端”或“另一端”等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或者是基于附图展示的位置而参考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材料合成罐监测装置,包括合成罐1,所述合成罐1具有内腔,用于容纳反应液16;在所述的合成罐1上,外接有进料管3和出料管15,进料管3和出料管15与合成罐1内腔连通,进料管3连接在合成罐1的顶部或上部(图1实施例所示为顶部),进料管3的一端插入合成罐1内腔的上部,与喷头2连接;所述出料管15设置在合成罐1的底部。在进料管3和出料管15之间,连接有循环管9,在循环管9与进料管3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U形储液槽4,所述U形储液槽4分别与进料管3的另一端和循环管9的一端连接,循环管9的另一端连接出料管15。合成罐1内的反应液16可从出料管15进入循环管9,经过U形储液槽4后进入进料管3,进料管3内的反应液通过喷头2喷入合成罐1的内腔,使反应液16重新进入合成罐1内。这样,由合成罐1内外引的反应液16能够在出料管15、循环管9、U形储液槽4和进料管3之间循环。在U形储液槽4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反应液检测计5,可根据需要通过U形储液槽4即时检测合成罐1内反应液16的状态。具体地,所述反应液检测计5可以是检测溶液酸碱度的pH检测计,也可以是检测溶液酸根等多种浓度的离子检测计,还可以是其他检测计。本专利技术将合成罐1内的反应液16外引于出料管15、循环管9和进料管3之间连通的管路上,并在循环管9的管路上设置U形储液槽4,通过U形储液槽4即时检测合成罐1内反应液16的状态,如酸碱度等指标,既可避免反应液检测计5直接放置在合成罐1内时因反应液16搅拌产生的涡流对反应液检测计5的损伤,而且检测时还可不受合成罐1内液面高度的影响,不需要随时调节反应液检测计5的放置高度,有效降低了工时和人工成本,同时,U形储液槽4的设置可对引入循环管9内的溶液起到缓冲作用,能够保证反应液检测计5不受溶液外引后扰动的影响,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由于合成罐1通常会伴随加热、加压和高速搅拌过程,且反应液具有酸碱腐蚀性,通过在循环管9管路上设置U形储液槽4,可避免操作人员近距离接触合成罐1,不仅方便,也给操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反应体系是循环的,合成过程开始后,合成罐1一般是封闭进行,若后续有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罐,所述合成罐具有内腔,用于容纳反应液,在所述合成罐上,设有与该合成罐内腔连通的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在所述的循环管的管路上,设有U形储液槽,所述U形储液槽上设置有至少一反应液检测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罐,所述合成罐具有内腔,用于容纳反应液,在所述合成罐上,设有与该合成罐内腔连通的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在所述的循环管的管路上,设有U形储液槽,所述U形储液槽上设置有至少一反应液检测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的管路上设有真空加压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加压泵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循环管的管路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储液槽内腔液面深度为所述循环管口径的3-10倍,所述U形储液槽内腔的长度或直径为所述U形储液槽槽内液面深度的2-10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罐反应液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检测计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伟陈建军张莲茜彭伟明郭尚武叶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力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力合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