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92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包括电源输入端、防反接电路、尖峰抑制电路、保险管、浪涌保护电路、EMI滤波器、电子开关电路和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与防反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与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保险管的输入端连接,保险管的输出端与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EMI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EMI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反接、尖峰抑制、防雷击和开关可控等功能,能够保护后电路在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电源下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
本技术涉及滤波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
技术介绍
电源滤波器的原理就是一种阻抗适配网络:电源滤波器输入、输出侧与电源和负载侧的阻抗适配越大,对电磁干扰的衰减就越有效。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现有的EMI滤波器的保护电路比较单一,无法保护后电路在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电源下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MI滤波器的保护电路比较单一,无法保护后电路在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电源下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包括电源输入端、防反接电路、尖峰抑制电路、保险管、浪涌保护电路、EMI滤波器、电子开关电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保险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险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EMI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MI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电子开关和与所述电子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的无线遥控接收电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还包括金属面板和金属壳体,所述防反接电路、尖峰抑制电路、保险管、浪涌保护电路、EMI滤波器、电子开关电路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构成的台阶状腔体内。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金属面板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固定螺栓。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金属壳体内部设有屏蔽层。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设有共模抑制单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防反接、尖峰抑制、防雷击和开关可控等功能,能够保护后电路在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电源下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2为防反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源输入端、2-防反接电路、3-尖峰抑制电路、4-保险管、5-浪涌保护电路、6-EMI滤波器、7-电子开关电路;8-电源输出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包括电源输入端1、防反接电路2、尖峰抑制电路3、保险管4、浪涌保护电路5、EMI滤波器6、电子开关电路7和电源输出端8;电源输入端1与防反接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防反接电路2的输出端与尖峰抑制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尖峰抑制电路3的输出端与保险管4的输入端连接,保险管4的输出端与浪涌保护电路5的输入端连接,浪涌保护电路5的输出端与EMI滤波器6的输入端连接,EMI滤波器6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电子开关电路7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端8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防反接电路2、尖峰抑制电路3、保险管4、浪涌保护电路5、EMI滤波器6、电子开关电路7,能够自动控制开关、防反接、具备尖峰抑制功能、带有可更换保险管4、防雷击能力。本技术可按GJB6242-2008军用EMI滤波器6规范进行设计。电源输入端1采用YGD20N1204bJ(158厂生产或贵州航天电器同类产品),电源输出端8为J30J11P04KSW01W01L00(158厂生产或贵州航天电器同类产品)。防反接电路2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尖峰抑制电路3为并联的瞬态电源抑制二极管,浪涌保护电路5采用压敏电阻构成,电子开关电路7可由可控硅或开关管构成,可控硅或开关管的控制端引脚连接单片机,单片机可采用80C51等芯片,或由技术人员自行选择。本技术的性能参数为:输入电压8V~33V,输出电流不小于30A(24V时测试)不小于42A(18V时测试),模块压降不大于0.8V(24V时测试),噪声损耗值不小于40dB,工作温度-45摄氏度~60摄氏度;存储温度-55摄氏度~70摄氏度。电子开关电路7包括电子开关和与电子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的无线遥控接收电路。从而实现远程无线遥控开关功能。如图3所示,本技术还包括金属面板和金属壳体,防反接电路2、尖峰抑制电路3、保险管4、浪涌保护电路5、EMI滤波器6、电子开关电路7固定在金属壳体构成的台阶状腔体内。金属面板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固定螺栓。本技术散热器设计采用铝基板散热器,电解电容采用普军级产品,通过对结构的优化,减小镶嵌位置的缝隙,减少突出部位,避免灰尘积累,通过前后面板孔阵设计,增加透气性,保障内部气流通畅,干燥;另外在基本的镀层和涂层双重防护外,对于除电连接器外的金属件,元器件,印制板等易受影响部位均匀喷涂一层三防漆,形成包覆防护。本技术在传导方面采用以下设计:1电源输入端1和电源输出端8设有共模抑制单元;2对传导敏感的电路增加磁环进行滤波;3部分导线选用屏蔽线,屏蔽层良好接地,非屏蔽线双绞,减小共模干扰;4电源线、数字线和模拟线分类布设。在辐射方法采用以下设计,1金属壳体整体加工,零组件少,安装缝隙小,接触电阻低;2局部增设屏蔽层等方式抑制装置对其他设备的和装置内部功能单元间的辐射干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防反接、尖峰抑制、防雷击和开关可控等功能,能够保护后电路在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电源下正常工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防反接电路、尖峰抑制电路、保险管、浪涌保护电路、EMI滤波器、电子开关电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保险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险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EMI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MI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防反接电路、尖峰抑制电路、保险管、浪涌保护电路、EMI滤波器、电子开关电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保险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险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EMI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MI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地面车载EMI滤波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电子开关和与所述电子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庆李金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蓝鲸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