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48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包括预设底板、固定侧板、固定夹具结构和旋转检测结构,所述预设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检测结构,所述预设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具结构,所述预设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且固定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支架,且第三连接支架的两侧贯穿有第三预留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预设底板底端的旋转检测结构旋转装置,该结构可以使装置便于观察,达到全方位检测的效果,旋转检测结构是通过手摇杆使得第二转子转动,第二转子带动第一转子转动,第一转子带动顶端的预设底板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
本技术涉及检具
,具体为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
技术介绍
后悬置下支架检具是一种使用在支架后续检测上的装置,在后悬置下支架的生产过程中该装置起到重要的检测和防止后续问题出现的作用,必不可少,该结构达到增加成品率的效果。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装置不便于观察,不便于全方位检测;(2)传统的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不便于从不同的方向固定,固定效果不好;(3)传统的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安装时手会触碰到连接支架导致支架受到汗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于全方位检测、不便于从不同的方向固定和安装时手会触碰到连接支架导致支架受到汗渍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包括预设底板、固定侧板、固定夹具结构和旋转检测结构,所述预设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检测结构,所述预设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具结构,所述预设底板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且固定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支架,且第三连接支架的两侧贯穿有第三预留卡槽,所述第三预留卡槽和固定侧板之间通过第一检测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支架底端的两侧贯穿有第一预留卡槽,所述第一预留卡槽和预设底板之间通过第二检测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贯穿有第二预留卡槽。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具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传动摇杆、预设腔体、传动螺纹杆、传动转子、预设夹手和辅助杆,预设腔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摇杆,且传动摇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纹杆。优选的,所述传动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与传动螺纹杆相互配合的传动转子,传动转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预设夹手,且预设夹手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杆,传动转子和预设夹手呈对称分布的结构。优选的,所述旋转检测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稳定架、工作腔、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和手摇杆,工作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摇杆,手摇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子。优选的,所述工作腔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架,且稳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转子相互配合的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和第一转子呈直角分布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预留卡槽和预设底板之间通过主定位销固定连接,且主定位销和第一预留卡槽之间呈直角分布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不仅实现了全方位检测支架,实现了从不同的方向固定支架,而且实现了避免连接支架导致支架受到汗渍污染;(1)通过预设底板底端的旋转检测结构达到可以旋转装置的效果,该结构可以使装置便于观察,达到全方位检测的效果,旋转检测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手摇杆使得第二转子转动,第二转子带动第一转子转动,第一转子带动顶端的预设底板转动;(2)通过第一检测销、第二检测销和主定位销达到固定住连接支架的效果,该结构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把连接支架固定在预设底板上,在连接支架也镶嵌有与检测销相互配合的预留卡槽,分别是第一预留卡槽、第二预留卡槽和第三预留卡槽;(3)通过预设底板顶端一侧的固定夹具结构达到夹住连接支架使得定位销和活动销更方便的定位插入预留卡槽,避免因为手触碰到连接支架导致支架受到汗渍污染,固定夹具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动传动摇杆使得传动螺纹杆转动,传动螺纹杆带动传动转子延轴心转动,传动转子呈对称分布,通过外部卡槽使得活动时延相反的方向移动,也可反向移动,传动转子通过底端的预设夹手达到固定住连接板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夹具结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支架侧视剖面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设底板;2、固定侧板;3、第一检测销;4、第一连接支架;5、第二连接支架;6、第三连接支架;7、第一预留卡槽;8、固定夹具结构;801、传动摇杆;802、预设腔体;803、传动螺纹杆;804、传动转子;805、预设夹手;806、辅助杆;9、旋转检测结构;901、稳定架;902、工作腔;903、第一转子;904、第二转子;905、手摇杆;10、第二预留卡槽;11、主定位销;12、第二检测销;13、第三预留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包括预设底板1、固定侧板2、固定夹具结构8和旋转检测结构9,预设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检测结构9;旋转检测结构9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稳定架901、工作腔902、第一转子903、第二转子904和手摇杆905,工作腔9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摇杆905,手摇杆9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子904,工作腔90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架901,且稳定架9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转子904相互配合的第一转子903,第二转子904和第一转子903呈直角分布的结构;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预设底板1底端的旋转检测结构9达到可以旋转装置的效果,该结构可以使装置便于观察,达到全方位检测的效果,旋转检测结构9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手摇杆905使得第二转子904转动,第二转子904带动第一转子903转动,第一转子903带动顶端的预设底板1转动;预设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具结构8,固定夹具结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传动摇杆801、预设腔体802、传动螺纹杆803、传动转子804、预设夹手805和辅助杆806,预设腔体80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摇杆801,且传动摇杆8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纹杆803,传动螺纹杆803的一侧设置有与传动螺纹杆803相互配合的传动转子804,传动转子8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预设夹手805,且预设夹手805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杆806,传动转子804和预设夹手805呈对称分布的结构;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通过预设底板1顶端一侧的固定夹具结构8达到夹住连接支架使得定位销和活动销更方便的定位插入预留卡槽,避免因为手触碰到连接支架导致支架受到汗渍污染,固定夹具结构8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动传动摇杆801使得传动螺纹杆803转动,传动螺纹杆803带动传动转子804延轴心转动,传动转子804呈对称分布,通过外部卡槽使得活动时延相反的方向移动,也可反向移动,传动转子804通过底端的预设夹手805达到固定住连接板的效果;预设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包括预设底板(1)、固定侧板(2)、固定夹具结构(8)和旋转检测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检测结构(9),所述预设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具结构(8),所述预设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2),且固定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4),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5),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支架(6),且第三连接支架(6)的两侧贯穿有第三预留卡槽(13),所述第三预留卡槽(13)和固定侧板(2)之间通过第一检测销(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支架(6)底端的两侧贯穿有第一预留卡槽(7),所述第一预留卡槽(7)和预设底板(1)之间通过第二检测销(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的一端贯穿有第二预留卡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包括预设底板(1)、固定侧板(2)、固定夹具结构(8)和旋转检测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检测结构(9),所述预设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具结构(8),所述预设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2),且固定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4),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5),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支架(6),且第三连接支架(6)的两侧贯穿有第三预留卡槽(13),所述第三预留卡槽(13)和固定侧板(2)之间通过第一检测销(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支架(6)底端的两侧贯穿有第一预留卡槽(7),所述第一预留卡槽(7)和预设底板(1)之间通过第二检测销(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4)的一端贯穿有第二预留卡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悬置下支架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结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传动摇杆(801)、预设腔体(802)、传动螺纹杆(803)、传动转子(804)、预设夹手(805)和辅助杆(806),预设腔体(80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摇杆(801),且传动摇杆(8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螺纹杆(8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龙虎孟广学邓超秦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帝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