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11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包括压板、上模座、固定座和凹模,所述压板底端的两侧均贯穿有冲压结构,所述压板底端的中心处竖向固定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模,且凸模底端的两侧设置有预留孔,所述压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通过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在下模座的底端,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端,第二连接座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连接槽,第一连接座的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外部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内部的宽度,连接块和连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使用时,根据模具的大小来调整下模座的大小,通过在它的底部设置一个卡合结构,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形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以此来获得相应的形状。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摩擦力大;(2)传统的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脱模不易;(3)传统的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不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摩擦力大、脱模不易和不便于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包括压板、上模座、固定座和凹模,所述压板底端的两侧均贯穿有冲压结构,所述压板底端的中心处竖向固定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模,且凸模底端的两侧设置有预留孔,所述压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冲压结构的底端,所述固定座顶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模座,且下模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模,所述凹模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冲压柱,所述固定座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冲压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导柱、导套、滚珠、外钢圈和内钢圈,导套分别设置在压板内部的两侧,导柱分别贯穿于压板的内部延伸至压板顶端的上部,导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钢圈,外钢圈的内部设置有内钢圈,外钢圈和内钢圈之间均匀设置有滚珠。优选的,所述外钢圈和内钢圈之间的距离与滚珠的直径相等,滚珠在外钢圈和内钢圈之间呈等间距排列。优选的,所述顶出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推块、连接转轴、顶杆、把手和连接槽,连接槽分别设置在固定座内部的两侧,连接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顶杆,且顶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顶杆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连接转轴,且连接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块。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内螺纹,顶杆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顶杆与连接槽之间为螺纹连接,顶杆的长度大于连接槽内部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拆卸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块、连接槽、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在下模座的底端,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端,第二连接座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连接槽,第一连接座的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外部的宽度小于连接槽内部的宽度,连接块和连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不仅实现了降低摩擦力,实现了简便脱模,增加了功能性,而且实现了便于拆卸,增加了适用性;(1)通过导套分别设置在压板内部的两侧,导柱分别贯穿于压板的内部延伸至压板顶端的上部,导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钢圈,外钢圈的内部设置有内钢圈,外钢圈和内钢圈之间均匀设置有滚珠,外钢圈和内钢圈之间的距离与滚珠的直径相等,滚珠在外钢圈和内钢圈之间呈等间距排列,使用时,压板和固定座通过导套和滚珠配合导向运作,在滚珠的作用下,可以减少导套和导柱之间的摩擦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连接槽分别设置在固定座内部的两侧,连接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顶杆,且顶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顶杆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连接转轴,且连接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块,连接槽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内螺纹,顶杆的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与内螺纹相互配合的外螺纹,顶杆与连接槽之间为螺纹连接,顶杆的长度大于连接槽内部的高度,使用时,握住把手逆时针转动顶杆,推块与下模座没有连接在一块,所以螺旋轴转动顶杆,顶杆就会把推块推出,随着推块被推出就会是装置完成脱模;(3)通过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在下模座的底端,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端,第二连接座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连接体,第一连接座的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外部的宽度小于连接体内部的宽度,连接块和连接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使用时,根据模具的大小来调整下模座的大小,通过在它的底部设置一个卡合结构,可以适用不同大小的形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冲压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座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模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滚珠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板;2、冲压结构;201、导柱;202、导套;203、滚珠;204、外钢圈;205、内钢圈;3、上模座;4、预留孔;5、凸模;6、冲压柱;7、固定座;8、下模座;9、凹模;10、顶出结构;1001、推块;1002、连接转轴;1003、顶杆;1004、把手;1005、连接槽;11、拆卸结构;1101、连接块;1102、连接体;1103、第一连接座;1104、第二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包括压板1、上模座3、固定座7和凹模9,压板1底端的两侧均贯穿有冲压结构2;冲压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导柱201、导套202、滚珠203、外钢圈204和内钢圈205,导套202分别设置在压板1内部的两侧,导柱201分别贯穿于压板1的内部延伸至压板1顶端的上部,导套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钢圈204,外钢圈204的内部设置有内钢圈205,外钢圈204和内钢圈205之间均匀设置有滚珠203;外钢圈204和内钢圈205之间的距离与滚珠203的直径相等,滚珠203在外钢圈204和内钢圈205之间呈等间距排列;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使用时,压板1和固定座7通过导套202和滚珠203配合导向运作,在滚珠203的作用下,可以减少导套202和导柱201之间的摩擦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压板1底端的中心处竖向固定有上模座3,上模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模5,且凸模5底端的两侧设置有预留孔4,压板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7,且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冲压结构2的底端,固定座7顶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模座8,且下模座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模9,凹模9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冲压柱6,固定座7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顶出结构10,固定座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拆卸结构11;顶出结构10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推块1001、连接转轴1002、顶杆1003、把手1004和连接槽1005,连接槽1005分别设置在固定座7内部的两侧,连接槽1005的内部均设置有顶杆1003,且顶杆100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004,顶杆1003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连接转轴1002,且连接转轴10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块100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包括压板(1)、上模座(3)、固定座(7)和凹模(9),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底端的两侧均贯穿有冲压结构(2),所述压板(1)底端的中心处竖向固定有上模座(3),所述上模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模(5),且凸模(5)底端的两侧设置有预留孔(4),所述压板(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7),且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冲压结构(2)的底端,所述固定座(7)顶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模座(8),且下模座(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模(9),所述凹模(9)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冲压柱(6),所述固定座(7)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顶出结构(10),所述固定座(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拆卸结构(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包括压板(1)、上模座(3)、固定座(7)和凹模(9),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底端的两侧均贯穿有冲压结构(2),所述压板(1)底端的中心处竖向固定有上模座(3),所述上模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模(5),且凸模(5)底端的两侧设置有预留孔(4),所述压板(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7),且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冲压结构(2)的底端,所述固定座(7)顶端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下模座(8),且下模座(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模(9),所述凹模(9)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冲压柱(6),所述固定座(7)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顶出结构(10),所述固定座(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拆卸结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导柱(201)、导套(202)、滚珠(203)、外钢圈(204)和内钢圈(205),导套(202)分别设置在压板(1)内部的两侧,导柱(201)分别贯穿于压板(1)的内部延伸至压板(1)顶端的上部,导套(2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钢圈(204),外钢圈(204)的内部设置有内钢圈(205),外钢圈(204)和内钢圈(205)之间均匀设置有滚珠(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吊耳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圈(204)和内钢圈(205)之间的距离与滚珠(203)的直径相等,滚珠(203)在外钢圈(204)和内钢圈(205)之间呈等间距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龙虎孟广学邓超秦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帝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