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39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帽,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折叠机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的前部和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架机构,所述支撑柱的表面焊接有拉杆,且拉杆位于支撑柱的右方。该便携式太阳能灶,通过多个曲面形状的太阳能板,从而对太阳能进行收集集中,再经过底部的第一太阳能板的集中反射至连接板上,从而进行对其加热,而两个第二太阳能板是与第一太阳能板转动连接的,可以直接将两个第二太阳能板向内转动,实现折叠收缩,从而实现快速打开收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灶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灶(太阳灶)就是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于做饭、烧水的一种器具(灶)。太阳灶的关键部件是聚光镜,不仅有镜面材料的选择,还有几何形状的设计。最普通的反光镜为镀银或镀铝玻璃镜,也有铝抛光镜面和涤纶薄膜镀铝材料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的科技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太阳能是21世纪节能、环保设备。在当今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太阳能环保设备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眯。而目前太阳能灶在户外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多个太阳能吸收板的尺寸较大,在携带和转移的过程中非常的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帽,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折叠机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的前部和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滑道,所述第一太阳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架机构,所述支撑柱的表面焊接有拉杆,且拉杆位于支撑柱的右方。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表面焊接有第三太阳能板,所述滑动柱和滑道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滑动柱和滑道均以第一太阳能板的中心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架杆和第一支架杆,所述第二支架杆和第一支架杆的表面均焊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锅槽孔,所述锅槽孔位于连接板的中部。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第一支架杆和第二支架杆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且连接板与支撑柱呈垂直角度。优选的,所述支撑折叠机构包括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的内部焊接有转动柱,所述滑动条的后部焊接有若干个插针,且若干个插针呈线性阵列排布,所述滑动条的底部焊接有拉环,所述支撑柱的内壁开设有条形滑动槽,所述转动柱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条形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开设有展开槽。优选的,所述支撑折叠机构的数量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支撑折叠机构均以支撑柱的圆心为对称轴圆形阵列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便携式太阳能灶,通过多个曲面形状的太阳能板,从而对太阳能进行收集集中,再经过底部的第一太阳能板的集中反射至连接板上,从而进行对其加热,而整个连接板始终保持与地面水平,可以保证锅在锅槽孔的上面不会滑落,增加其稳定性,而两个第二太阳能板是与第一太阳能板转动连接的,可以直接将两个第二太阳能板向内转动,实现折叠收缩,从而实现快速打开收缩的效果,很大程度的便于了太阳能灶的携带和转移,操作简单快捷方便。2.该便携式太阳能灶,通过三个滑动条向下拉动,滑动条在条形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当转动柱到达条形滑动槽的底部时,将滑动条进行转动度,从而将三个滑动条展开,将滑动条卡在展开槽内部,之后经过多个插针插入土地,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抓地力,保证整个设备不会出现抓地不稳倒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三太阳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架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折叠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柱的底端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底盖帽;3、第一太阳能板;4、第二太阳能板;5、拉杆;6、支架机构;61、第一支架杆;62、第二支架杆;63、卡板;64、连接板;65、条形槽;66、锅槽孔;7、支撑折叠机构;71、滑动条;72、拉环;73、插针;74、条形滑动槽;75、转动柱;76、展开槽;8、滑道;9、滑槽;10、第三太阳能板;11、滑动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如图1-图3所示,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帽2,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折叠机构7,支撑柱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太阳能板3,第一太阳能板3的前部和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太阳能板4,第一太阳能板3的上表面焊接有滑道8,第一太阳能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架机构6,支撑柱1的表面焊接有拉杆5,且拉杆5位于支撑柱1的右方。本实施例中,滑道8的内部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1,滑动柱11的表面焊接有第三太阳能板10,滑动柱11和滑道8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滑动柱11和滑道8均以第一太阳能板3的中心为对称轴对称分布,经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对第三太阳能板10进行折叠,打开的效果,同时增大阳能板的吸收面积,从而提高其加热的效率。此外,支架机构6包括有第二支架杆62和第一支架杆61,第二支架杆62和第一支架杆61的表面均焊接有卡板63,卡板63的卡接有连接板64,连接板6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槽65,连接板64的内部开设有锅槽孔66,锅槽孔66位于连接板64的中部。除此之外,连接板64、第一支架杆61和第二支架杆62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且连接板64与支撑柱1呈垂直角度,可以保证锅在锅槽孔66的上面不会角度倾斜而滑落,增加其稳定性。实施例2如图4-5所示,支撑折叠机构7包括有滑动条71,滑动条71的内部焊接有转动柱75,滑动条71的后部焊接有若干个插针73,且若干个插针73呈线性阵列排布,滑动条71的底部焊接有拉环72,支撑柱1的内壁开设有条形滑动槽74,转动柱75的表面滑动连接在条形滑动槽74的内部,支撑柱1的底端开设有展开槽76,滑动条71在条形滑动槽74的内部滑动,当转动柱75到达条形滑动槽74的底部时,将滑动条71进行转动90度,从而将三个滑动条71展开,将滑动条71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帽(2),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折叠机构(7),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太阳能板(3),所述第一太阳能板(3)的前部和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太阳能板(4),所述第一太阳能板(3)的上表面焊接有滑道(8),所述第一太阳能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架机构(6),所述支撑柱(1)的表面焊接有拉杆(5),且拉杆(5)位于支撑柱(1)的右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灶,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帽(2),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折叠机构(7),所述支撑柱(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太阳能板(3),所述第一太阳能板(3)的前部和后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太阳能板(4),所述第一太阳能板(3)的上表面焊接有滑道(8),所述第一太阳能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架机构(6),所述支撑柱(1)的表面焊接有拉杆(5),且拉杆(5)位于支撑柱(1)的右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8)的内部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1),所述滑动柱(11)的表面焊接有第三太阳能板(10),所述滑动柱(11)和滑道(8)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滑动柱(11)和滑道(8)均以第一太阳能板(3)的中心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太阳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6)包括有第二支架杆(62)和第一支架杆(61),所述第二支架杆(62)和第一支架杆(61)的表面均焊接有卡板(63),所述卡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善仪邓俊祺
申请(专利权)人:火焱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