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17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三控制芯片U3,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第二三级管Q2的E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定制电源,专门针对驱动器内部风扇设计的单路输出风机控制专用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输入范围广、体积小巧、重量轻、恒压输出、纹波小、负载电流大、效率高、保护稳定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驱动器(driver)从广义上指的是驱动某类设备的驱动硬件。在计算机领域,驱动器指的是磁盘驱动器。通过某个文件系统格式化并带有一个驱动器号的存储区域。存储区域可以是软盘、CD、硬盘或其他类型的磁盘。单击"Windows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相应的图标可以查看驱动器的内容。现有驱动器的风机没有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且输入范围小、不能恒压输出、纹波大、负载电流小、效率低、保护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三控制芯片U3,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E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第四十五电阻R45的一端、第一极性电容E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三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十五电阻R4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极性电容E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C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B端分别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分别与第一稳压管ZD1的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一端、第二极性电容E2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稳压管ZD1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十一电容C3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极性电容E2的另一端均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第六十电阻R6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十电阻R60与第六十一电阻R61串联,第六十一电阻R61与第六十二电阻R62串联,第六十二电阻R62与第六十三电阻R63串联,第六十三电阻R63与第六十四电阻R64串联,第六十四电阻R64与第六十五电阻R65串联,第六十五电阻R65与第六十六电阻R66串联,第六十六电阻R66与第六十七电阻R67串联,第六十七电阻R65与第六十八电阻R68串联,第六十八电阻R68与第六十九电阻R69的串联,所述第六十九电阻R69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第一电阻组L1的第二引脚、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组L1的第四引脚、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组L1的第三引脚与第一插装芯片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组L1的第一引脚通过避雷器F1与所述第一插装芯片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组L1由两个微调电阻和两个电阻串联组成。优选地,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与第十电容C10并联,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一二极管D11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第一三极管Q1的D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G端分别与第二稳压管ZD2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管ZD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还分别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十一电阻R5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S端、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五十一电阻R51与第五十二电阻R52并联,其中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三引脚、第三十五电容C35的一端、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五电容C3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四电容C3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第三十六电阻R36的一端、第三十六电容C36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六电阻R3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十六电容C3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插座芯片,其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三十九电阻R39的一端、第四极性电容E4的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三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三十九电阻R39的另一端、第四极性电容E4的另一端、第二十五二极管D2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五二极管D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插座芯片,其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三十八电阻R38的一端、第三极性电容E3的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三十八电阻R38的另一端、第三极性电容E3的另一端、第二十六二极管D2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六二极管D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四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插座芯片、第五插座芯片,其中所述第四插座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五插座芯片第一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四插座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五插座芯片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四插座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五极性电容E5的一端、第六极性电容E6的一端、第七极性电容E7的一端、第八极性电容E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四插座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四插座芯片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五极性电容E5的另一端、第六极性电容E6的另一端、第七极性电容E7的另一端、第八极性电容E8的另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一端、第七二极管D7的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二十二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与第二十二二极管D22并联,其中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七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与第二十三二极管D23并联,其中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五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与第二十四二极管D24并联,其中所述第八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三控制芯片U3,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E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第四十五电阻R45的一端、第一极性电容E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三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十五电阻R4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极性电容E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C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B端分别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三控制芯片U3,其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35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E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十二电容C3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第四十五电阻R45的一端、第一极性电容E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三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十五电阻R4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极性电容E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C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B端分别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七引脚分别与第一稳压管ZD1的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一端、第二极性电容E2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稳压管ZD1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十一电容C3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极性电容E2的另一端均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第六十电阻R6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十电阻R60与第六十一电阻R61串联,第六十一电阻R61与第六十二电阻R62串联,第六十二电阻R62与第六十三电阻R63串联,第六十三电阻R63与第六十四电阻R64串联,第六十四电阻R64与第六十五电阻R65串联,第六十五电阻R65与第六十六电阻R66串联,第六十六电阻R66与第六十七电阻R67串联,第六十七电阻R65与第六十八电阻R68串联,第六十八电阻R68与第六十九电阻R69的串联,所述第六十九电阻R69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第一电阻组L1的第二引脚、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组L1的第四引脚、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组L1的第三引脚与第一插装芯片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组L1的第一引脚通过避雷器F1与所述第一插装芯片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组L1由两个微调电阻和两个电阻串联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与第十电容C10并联,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一二极管D11分别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第一三极管Q1的D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G端分别与第二稳压管ZD2的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管ZD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岭刑中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森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