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004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控制电路、第一隔离电源电路、通讯隔离光耦电路,其中所述CPU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电源电路、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隔离输入电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电源电路分别与24V电源输入电路、第二电隔离电源电路性连接,其中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与收发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器电路与ESD电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电路还与输出隔离电路连接,所述输出隔离电路与输出信号功率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专门针对工业除尘系统设计的28路输出2路输入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输出点数多、脉冲输出精度高、脉冲调节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除尘系统没有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输出点数小、脉冲输出精度低、脉冲调节范围小、输出带载能力弱、工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控制电路、第一隔离电源电路、通讯隔离光耦电路,其中所述CPU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电源电路、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隔离输入电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电源电路分别与24V电源输入电路、第二电隔离电源电路性连接,其中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与收发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器电路与ESD电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电路还与输出隔离电路连接,所述输出隔离电路与输出信号功率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出信号功率放大电路与ESD电路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CPU控制电路包括第五控制芯片U5,其第一引脚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引脚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其第五引脚与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八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六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七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八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二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九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一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六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一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五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二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四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三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三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四引脚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晶振Y1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二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容C3分别与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第五控制芯片U5的第十五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其第十六引脚接地,其第十七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十七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十八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十五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十九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十三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一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二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三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四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五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六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七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八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九引脚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与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另一端分别与VCC电源、第一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三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四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五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六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电性连接,其第三十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一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三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二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五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三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七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四引脚与第四控制芯片U4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五引脚与第四控制芯片U4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六引脚与第四控制芯片U4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七引脚与第四控制芯片U4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八引脚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且与VCC电源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九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二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七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三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九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四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二十五排针脚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四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四排针脚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组的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五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五排针脚通过第三发光二极管组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组的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六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六排针脚通过第四发光二极管组与第五发光二极管组的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七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七排针脚通过第五发光二极管组与第六发光二极管组的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八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组还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两个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组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与之对应的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组由发光二极管与电阻串联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2、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所述第四控制芯片U4均与所述第三排针座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CPU控制电路还与第二排针座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包括第一隔离光耦U1、第二隔离光耦U2、第一隔离光耦U3,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排针座的第九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第二引脚与VCC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七极性电容C7的一端、第四排针座的第三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第六引脚与通讯芯片U4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均与VCC1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光耦U2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排针座的第十一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光耦U2的第二引脚与VCC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光耦U2的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第七极性电容C7的一端、第四排针座的第三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光耦U2的第六引脚分别与通讯芯片U4的第三引脚及其第二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光耦U1的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均与VCC1电源连接;其中所述第三隔离光耦U3的第六引脚分别与第一排针座的第七排针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隔离光耦U3的第七引脚及其第八引脚均与VCC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光耦U3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第三隔离光耦U3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通讯芯片U4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光耦U3的第二引脚与VCC1电源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排针座通过第一光电耦合器电路、第二光电耦合器电路与第二单排针座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排针座通过第二光电耦合器电路与第三单排针座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电路包括第一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控制电路、第一隔离电源电路、通讯隔离光耦电路,其中所述CPU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电源电路、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隔离输入电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电源电路分别与24V电源输入电路、第二电隔离电源电路性连接,其中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与收发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器电路与ESD电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电路还与输出隔离电路连接,所述输出隔离电路与输出信号功率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出信号功率放大电路与ESD电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控制电路、第一隔离电源电路、通讯隔离光耦电路,其中所述CPU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电源电路、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隔离输入电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电源电路分别与24V电源输入电路、第二电隔离电源电路性连接,其中所述通讯隔离光耦电路与收发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收发器电路与ESD电路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电路还与输出隔离电路连接,所述输出隔离电路与输出信号功率放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输出信号功率放大电路与ESD电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CPU控制电路包括第五控制芯片U5,其第一引脚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三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引脚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其第五引脚与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八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六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七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八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二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九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一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六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一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五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二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四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三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十三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十四引脚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晶振Y1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二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容C3分别与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第五控制芯片U5的第十五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其第十六引脚接地,其第十七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十七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十八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十五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十九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十三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一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二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三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四引脚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五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六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七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八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二十九引脚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与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另一端分别与VCC电源、第一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三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四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五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第六发光二极管组的一端电性连接,其第三十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一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三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二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五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三引脚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七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四引脚与第四控制芯片U4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五引脚与第四控制芯片U4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六引脚与第四控制芯片U4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七引脚与第四控制芯片U4的第十一引脚电性连接,其第三十八引脚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且与VCC电源电性连接,其第三十九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二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七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三引脚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九排针脚电性连接,其第四十四引脚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系统专用脉冲仪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二十五排针脚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组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组的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四排针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四排针脚通过第二发光二极管组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组的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三排针座上的第三十五排针脚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岭刑中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森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