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19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0、集成电路芯片、DC‑DC转换器芯片T1,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第八十七电阻R87的一端、第九十一电阻R91的一端、第六十三电容C63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七电阻R8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一引脚、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三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定制电源,对专门针对某种驱动器设计的多路输出驱动专用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输入范围广、体积小巧、重量轻、恒压输出、纹波小、负载电流大、效率高、保护稳定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驱动器(driver)从广义上指的是驱动某类设备的驱动硬件。在计算机领域,驱动器指的是磁盘驱动器。通过某个文件系统格式化并带有一个驱动器号的存储区域。存储区域可以是软盘、CD、硬盘或其他类型的磁盘。单击"Windows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相应的图标可以查看驱动器的内容。现有的驱动器没有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且输入范围小、不能恒压输出、纹波大、负载电流小、效率低、保护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0、集成电路芯片、DC-DC转换器芯片T1,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第八十七电阻R87的一端、第九十一电阻R91的一端、第六十三电容C63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七电阻R8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一引脚、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三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九十一电阻R91的另一端通过第八十九电阻R89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四引脚、第六十八电容C68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八电容C68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二引脚及第五引脚均接地;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八十四电阻R84的一端、第八十二电阻R82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二电阻R8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二引脚、第八十三电阻R83的一端、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K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三电阻R83的另一端与第五十六电容C5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十六电容C5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VREF引脚、第八十一电阻R81的一端、第八十电阻R80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一电阻R8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十四电阻R84的另一端、15V电源正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分别与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五引脚、所述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A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七引脚分别与第六十六电容C66的一端、第一百七十七电阻R177的一端、第九稳压二级管D9的一端、第十八极性电容C18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第六十六电容C66的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百七十七电阻R177的一端、第九稳压二级管D9的一端、第十八极性电容C18的一端均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百七十七电阻R177的另一端、第九稳压二级管D9的另一端、第十八极性电容C18的另一端均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五引脚、第六十一电阻R6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的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五十一电阻R51通过第八二极管D8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十七电阻R57与第五十六电阻R56串联,所述第五十六电阻R56与第五十五电阻R55串联,所述第五十五电阻R55与第五十四电阻R54串联,所述第五十四电阻R54与第五十三电阻R53串联,所述第五十三电阻R53与第五十二电阻R52串联,所述第五十二电阻R52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一引脚、第一百零三电容C103的一端、排针座JP5的第一引脚、第三十七二级管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十七二级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百零四电容C104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所述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百零三电容C103的另一端、排针座JP5的第二引脚、第一百零四电容C104的另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五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六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级管D10的一端、第五十八电阻R58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十二级管D10的一端与第五十九电阻R5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十九电阻R5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八电阻R58的另一端、第六十电阻R60的一端、第十三二极管D13的一端、第十五三级管Q15的B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六十电阻R60的另一端、第十三二极管D13的另一端、第十五三级管Q15的C端均与第九十电阻R90的一端、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与第六十二电阻R62并联,所述第九十电阻R9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三引脚、第六十九电容C69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九电容C69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第十五三级管Q15的C端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二引脚、第十二二级管D12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十二二级管D12的另一端通过第十四二级管D14分别与第六十五电阻R65的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十五电阻R65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十三电阻R63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3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六引脚分别与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九电阻R49与所述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二十七二极管D27的另一端还分别与第五十七电容C57的一端、第五十九电容C59的一端、第六十二电容C62的一端、第六十电容C60的一端、第八十五电阻R85的一端、第六十四电容C64的一端及24V电源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五十七电容C57的另一端、第五十九电容C59的另一端、第六十二电容C62的另一端、第六十电容C60的另一端、第八十五电阻R85的另一端、第六十四电容C6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七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三引脚与第二十八二极管D2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十八二极管D2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八电容C58的一端、第八十六电阻R86的一端、第六十五电容C65的一端及24V电源正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五十八电容C58的另一端、第八十六电阻R86的另一端、第六十五电容C65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五引脚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八引脚与第三十二极管D3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十二极管D3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十一电容C71的一端、第七十三电容C73的一端、第一百三十五电阻R135的一端、第一百三十六电阻R136的一端及15V电源正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七十一电容C71的另一端、第七十三电容C73的另一端、第一百三十五电阻R135的另一端、第一百三十六电阻R136的另一端均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九引脚、第七十二电容C72的一端、第七十四电容C7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七十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U10、集成电路芯片、DC-DC转换器芯片T1,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第八十七电阻R87的一端、第九十一电阻R91的一端、第六十三电容C63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七电阻R8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一引脚、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三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九十一电阻R91的另一端通过第八十九电阻R89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四引脚、第六十八电容C68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八电容C68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二引脚及第五引脚均接地;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八十四电阻R84的一端、第八十二电阻R82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二电阻R8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二引脚、第八十三电阻R83的一端、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K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三电阻R83的另一端与第五十六电容C5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十六电容C5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VREF引脚、第八十一电阻R81的一端、第八十电阻R80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一电阻R8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十四电阻R84的另一端、15V电源正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分别与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五引脚、所述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A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U10、集成电路芯片、DC-DC转换器芯片T1,其中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第八十七电阻R87的一端、第九十一电阻R91的一端、第六十三电容C63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七电阻R8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一引脚、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三电容C63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九十一电阻R91的另一端通过第八十九电阻R89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四引脚、第六十八电容C68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八电容C68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二引脚及第五引脚均接地;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八十四电阻R84的一端、第八十二电阻R82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二电阻R8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隔离光耦芯片U9的第二引脚、第八十三电阻R83的一端、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K引脚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三电阻R83的另一端与第五十六电容C5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十六电容C5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VREF引脚、第八十一电阻R81的一端、第八十电阻R80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一电阻R8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十四电阻R84的另一端、15V电源正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分别与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五引脚、所述稳压集成电路芯片U8的A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七引脚分别与第六十六电容C66的一端、第一百七十七电阻R177的一端、第九稳压二级管D9的一端、第十八极性电容C18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第六十六电容C66的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百七十七电阻R177的一端、第九稳压二级管D9的一端、第十八极性电容C18的一端均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一端、第五十七电阻R57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百七十七电阻R177的另一端、第九稳压二级管D9的另一端、第十八极性电容C18的另一端均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五引脚、第六十一电阻R6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的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五十一电阻R51通过第八二极管D8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四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十七电阻R57与第五十六电阻R56串联,所述第五十六电阻R56与第五十五电阻R55串联,所述第五十五电阻R55与第五十四电阻R54串联,所述第五十四电阻R54与第五十三电阻R53串联,所述第五十三电阻R53与第五十二电阻R52串联,所述第五十二电阻R52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一引脚、第一百零三电容C103的一端、排针座JP5的第一引脚、第三十七二级管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十七二级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百零四电容C104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所述第八十电阻R8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百零三电容C103的另一端、排针座JP5的第二引脚、第一百零四电容C104的另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五引脚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六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级管D10的一端、第五十八电阻R58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十二级管D10的一端与第五十九电阻R5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十九电阻R5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十八电阻R58的另一端、第六十电阻R60的一端、第十三二极管D13的一端、第十五三级管Q15的B端电性连接,所述的第六十电阻R60的另一端、第十三二极管D13的另一端、第十五三级管Q15的C端均与第九十电阻R90的一端、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十一电阻R61与第六十二电阻R62并联,所述第九十电阻R9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0的第三引脚、第六十九电容C69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六十九电容C69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十五三级管Q15的C端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二引脚、第十二二级管D12的一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十二二级管D12的另一端通过第十四二级管D14分别与第六十五电阻R65的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六十五电阻R65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十三电阻R63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3与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驱动器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DC-DC转换器芯片T1的第六引脚分别与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一端、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十九电阻R49与所述第二十七二极管D27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二十七二极管D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岭刑中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森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