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12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包括主支架、分支架及分支架轴,所述分支架轴将分支架组装到主支架上,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自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滚轮装置可以实时、精确地调整滚轮间隙,以保证回转小车与钻架的贴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
本技术属于牙轮钻机设备
,具体涉及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
技术介绍
牙轮钻机作为一种高效穿孔设备,主要应用于大中型露天金属、非金属矿山。回转小车作为牙轮钻机的工作机构,无论采用包括链条-齿轮齿条加压、油缸-链条加压、油缸-钢丝绳加压在内的哪种加压形式,都是通过沿钻架上下运动将轴压力传递到钻架上,因此回转小车能否沿钻架正常上下运动至关重要。图1为现有链条-齿轮齿条加压型牙轮钻机,回转小车300紧贴钻架100上的方钢管上下运动,位于方钢管外侧的滚轮装置500则用于确保回转小车300两侧的齿轮400与方钢管内侧的齿条200在运动过程中正常啮合。如图2所示,传统的滚轮装置500基本上都由主支架501、设置在主支架商渡偏心套502和分支架503,以及设置在分支架503上的滚轮504组成,分支架503通过分支架轴506与主支架501转动连接,分支架轴506设置在分支架503上设置的分支架轴承505内。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滚轮504会磨损,传统的调节方式便是通过调整偏心套502补偿磨损量,调整好后用偏心套螺栓509固定。这种传统的调节方式每次调整量就是转动一个偏心套螺栓孔对应的偏心位移量,精准度不高,且由于只能人工手动调整,也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该滚轮装置可以实时、精确地调整滚轮间隙,以保证回转小车与钻架的贴合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包括主支架、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的偏心套和分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支架上的滚轮,所述分支架通过分支架轴与所述主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分支架轴套装在所述分支架上设置的分支架轴承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自调节机构;所述自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主支架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周套装有碟簧组,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出壳体顶部并由定位螺母进行固定,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分支架轴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上设有供分支架轴穿过的腰圆孔,所述腰圆孔的长轴与导向杆的中心轴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分支架轴承的两侧均安装有法兰盖;所述法兰盖的内侧可安装垫圈。进一步地,所述碟簧组的弹性调整量不超过偏心套上一个调整螺栓位的调整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主支架上设置自调节机构,自调节机构在内设的导向杆以及碟簧组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实时自动调整滚轮位置,保证滚轮始终与钻架上的方钢管贴合,确保回转小车上的齿轮与钻架上的齿条正常啮合。超过自动调整量后,再通过人工手动调整偏心套来实现进一步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回转小车在钻架上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现有滚轮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滚轮装置的半剖视图;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图中:钻架100、齿条200、回转小车300、齿轮400、滚轮装置500、主支架501、偏心套502、分支架503、滚轮504、分支架轴承505、分支架轴506、滚轮轴507、挡圈508、偏心套调整螺栓509、自调节机构510、壳体511、导向杆512、碟簧组513、定位螺母514、腰圆孔515、法兰盖5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4、附图5所示的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包括主支架501、设置在主支架501上的偏心套502、用于调整和固定偏心套502的螺栓509、分支架503、设置在分支架503上的滚轮504,分支架503通过分支架轴506与主支架501转动连接,分支架轴506套装在分支架503上设置的分支架轴承505内,分支架轴承505通过两侧的法兰盖516固定,两个法兰盖516相对地设有供分支架轴506穿过的圆孔,法兰盖516内侧安装有垫圈。主支架501上设有用于调节间隙的自调节机构510,自调节机构510包括固定在主支架501上的壳体511,壳体511内设置有导向杆512,导向杆512外周套装有碟簧组513,导向杆512的一端穿出壳体511顶部并由定位螺母514进行固定,导向杆512的另一端与分支架轴承505的外壁固定连接,主支架501上设有供分支架轴506穿过的腰圆孔515,腰圆孔515的位置与两个法兰盖516的圆孔位置相适配,腰圆孔515的长轴与导向杆512的中心轴平行。本实施例所述滚轮装置在运行中磨损后,自调节机构510中的碟簧组513产生形变释放弹力,导向杆512伸长推动分支架轴506沿腰圆孔515的长轴方向移动,从而使分支架503朝向方钢管贴合,实现了分支架503在碟簧组513的作用下自动补偿滚轮504磨损量,使滚轮504始终贴合在钻架100的方钢管上。当磨损超过碟簧组513的自动调整量后,通过调整偏心套502角度重新调整,调整好后再用螺栓509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包括主支架(501)、和设置在主支架(501)上的偏心套(502)和分支架(503)、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支架(503)上的滚轮(504),所述分支架(503)通过分支架轴(506)与所述主支架(501)转动连接,所述分支架轴(506)套装在所述分支架(503)上设置的分支架轴承(50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501)上设置有自调节机构(510);所述自调节机构(510)包括固定在主支架(501)上的壳体(511),所述壳体(511)内设置有导向杆(512),所述导向杆(512)外周套装有碟簧组(513),所述导向杆(512)的一端穿出壳体(511)顶部并由定位螺母(514)进行固定,导向杆(512)的另一端与分支架轴承(505)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架(501)上设有供分支架轴(506)穿过的腰圆孔(515),所述腰圆孔(515)的长轴与导向杆(512)的中心轴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滚轮装置,包括主支架(501)、和设置在主支架(501)上的偏心套(502)和分支架(503)、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支架(503)上的滚轮(504),所述分支架(503)通过分支架轴(506)与所述主支架(501)转动连接,所述分支架轴(506)套装在所述分支架(503)上设置的分支架轴承(50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501)上设置有自调节机构(510);所述自调节机构(510)包括固定在主支架(501)上的壳体(511),所述壳体(511)内设置有导向杆(512),所述导向杆(512)外周套装有碟簧组(513),所述导向杆(512)的一端穿出壳体(511)顶部并由定位螺母(514)进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志城张晶廖恺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重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