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65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底座,支架的一侧中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支架上,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呈“L”形,固定板之间转动设有固定骨架,固定骨架的下端设有转杆,转杆转动插设在固定板上;所述底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减轻了在运用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时固定角度的难度及精度,减轻工作难度;本方案所使用的材料均为钢材钢管结构,容易获取,且方便安装拆卸,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造价昂贵的仪器,减低成本;当完成调整后,螺杆插入并贯穿可调节内管与可调节支管,使得固定骨架的位置固定起来,从而控制超前小导管安装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隧道拱顶区域,隧道超前小导管打射角度均为斜向上方向,一般与水平方向呈10-15°,气腿式风动凿岩机与支腿呈较大角度,在钻动过程中,因角度为人为控制,角度通常达不到设计要求,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底座,支架的一侧中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支架上,固定板之间转动设有固定骨架;所述底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设有可调节支管,所述可调节支管的内部活动插设有可调节内管,所述可调节支管上螺纹插设有螺杆,螺杆的端部贯穿可调节内管,并从可调节支管中穿出,所述可调节内管的上端与固定骨架的上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骨架的端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所述侧连接块的端部设有钢绳,钢绳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提高了固定骨架转动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固定骨架的末端下表面焊接有铰接块,铰接块上设有铰接杆,所述可调节内管的上端设有第二转接块,所述铰接杆贯穿第二铰接块;从而方便可调节内管随着固定骨架的转动而转动。优选的,所述可调节支管的下端焊接有第一转接块,所述第一转接块的端部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可调节内管的端部设有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位于可调节支管的内腔中,所述螺杆贯穿限位套环;从而将可调节内管的位置固定起来,不会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大大减轻了在运用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时固定角度的难度及精度,减轻工作难度;2、本方案所使用的材料均为钢材钢管结构,容易获取,且方便安装拆卸,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造价昂贵的仪器,减低成本;3、当完成调整后,螺杆插入并贯穿可调节内管与可调节支管,使得固定骨架的位置固定起来,从而控制超前小导管安装角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骨架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可调节支管示意图。图中:1支架、2底座、3支撑板、31固定板、4固定骨架、41侧连接块、42钢绳、43铰接块、44铰接杆、5固定块、6可调节支管、61第一转接块、62插孔、7可调节内管、71第二转接块、72限位套环、8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下端设有底座2,支架1的一侧中部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板31,固定板31位于支架1上,固定板31与支撑板3之间呈“L”形,固定板31之间转动设有固定骨架4,固定骨架4的下端设有转杆,转杆转动插设在固定板31上;底座2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转动设有可调节支管6,两固定块5并不是保持平行,而处于一定夹角,方便可调节支管6沿着倾斜方向转动,可调节支管6的内部活动插设有可调节内管7,可调节支管6上螺纹插设有螺杆8,螺杆8的端部贯穿可调节内管7,并从可调节支管6中穿出,可调节支管7的表面阵列贯穿开设有插孔62,螺杆8可贯穿插孔62,可调节内管7的上端与固定骨架4的上端转动连接;使用时,先根据凿岩机需要开凿的位置调整固定骨架4的角度,可调节内管7与可调节支管6同步转动,同时可调节内管7位于可调节支管6中的长度发生变化,当完成调整后,螺杆8插入并贯穿可调节内管7与可调节支管6,使得固定骨架4的位置固定起来,从而控制超前小导管安装角度。固定骨架4的端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41,侧连接块41的端部设有钢绳42,钢绳4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提高了固定骨架4转动时的稳定性。固定骨架4的末端下表面焊接有铰接块43,铰接块43上设有铰接杆44,可调节内管7的上端设有第二转接块71,铰接杆44贯穿第二铰接块43;从而方便可调节内管7随着固定骨架4的转动而转动。可调节支管6的下端焊接有第一转接块61,第一转接块61的端部与固定块5转动连接。可调节内管7的端部设有限位套环72,限位套环72位于可调节支管6的内腔中,螺杆8贯穿限位套环72;从而将可调节内管7的位置固定起来,不会移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下端设有底座(2),支架(1)的一侧中部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板(31),固定板(31)位于支架(1)上,固定板(31)之间转动设有固定骨架(4);所述底座(2)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转动设有可调节支管(6),所述可调节支管(6)的内部活动插设有可调节内管(7),所述可调节支管(6)上螺纹插设有螺杆(8),螺杆(8)的端部贯穿可调节内管(7),并从可调节支管(6)中穿出,所述可调节内管(7)的上端与固定骨架(4)的上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下端设有底座(2),支架(1)的一侧中部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一端垂直设有固定板(31),固定板(31)位于支架(1)上,固定板(31)之间转动设有固定骨架(4);所述底座(2)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上转动设有可调节支管(6),所述可调节支管(6)的内部活动插设有可调节内管(7),所述可调节支管(6)上螺纹插设有螺杆(8),螺杆(8)的端部贯穿可调节内管(7),并从可调节支管(6)中穿出,所述可调节内管(7)的上端与固定骨架(4)的上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前小导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骨架(4)的端部设有对称设置的侧连接块(41),所述侧连接块(41)的端部设有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智伯睿飞张顺杨乾王绪双王超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