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71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属于岩土勘探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钻杆,钻杆连接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转动驱动件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供支撑架与转动驱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支撑架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带动转动驱动件和钻杆进行升降运动;支撑架与钻杆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约束组件包括约束环,约束环的轴线垂直于地面设置,钻杆穿过约束环,约束环中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约束杆,若干个约束杆在约束环中呈圆环状均匀阵列,每个约束杆均一端与约束环抵接,另一端与钻杆的侧壁抵接。达到减弱钻杆抖动程度,防止出现钻孔方向跑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
本技术涉及岩土勘探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施工前,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对施工地进行土壤测定,确定该处土地的含水量、土类定名、含水量、密度、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固结和压密参数,进而确定能否进行建筑施工。在进行岩土勘探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即将建造的建筑的高度,来决定采集地下深度的土壤样本作为实验样本,在进行土壤的采集前,工人首先需要使用钻杆进行破土和破岩工作,直至到达合适的土地深处后,工人在进行土壤采集工作。在使用钻杆进行伸入挖掘时,若需要取土的位置在地下1.5米至2米之间时,工人常常采用的转动驱动件作为钻杆的转动的动力,转动驱动件大多选择电机,使用时,先将转动驱动件与钻杆连接,然后,工人启动转动驱动件,然后向地方方向拉动转动驱动件,使转动驱动件对于钻杆提供压力,使钻杆完成钻孔作业。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钻杆进行钻探时,钻杆会出现抖动的情况,若抖动的剧烈,则导致钻孔方向发生跑偏,导致钻杆卡顿在地面中的情况发生,影响后续的样本采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以达到减弱钻杆抖动程度,防止出现钻孔方向跑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包括钻杆,钻杆连接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转动驱动件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供支撑架与转动驱动件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支撑架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带动转动驱动件和钻杆进行升降运动;支撑架与钻杆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约束组件包括约束环,约束环的轴线垂直于地面设置,钻杆穿过约束环,约束环中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约束杆,若干个约束杆在约束环中呈圆环状均匀阵列,每个约束杆均一端与约束环抵接,另一端与钻杆的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支撑架对于转动驱动件提供支撑力,固定组件对于转动驱动件提供的约束效果,使得转动驱动件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板上带动钻杆转动,钻杆转动的过程中,升降组件通过带动支撑板升降进而带动钻杆进行升降运动,使得钻杆不断向地面深处运动,在钻杆转动的过程中,钻杆发生抖动时,约束环对于约束杆提供支撑力,而约束杆与钻杆的周向侧壁抵接,并且,约束杆的数量较多,能够对于钻杆提供的呈圆周状阵列的约束点,使钻杆受到的约束效果更为均匀,在钻杆发生抖动而将要倾斜时,约束杆通过自身的硬度对于钻杆进行约束,防止发生钻杆由于抖动而出现的倾斜现象,达到减弱钻杆抖动程度,防止出现钻孔方向跑偏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架体和支撑板,支撑板通过升降组件连接在架体中,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固定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与转动驱动件之间,约束环架体靠近地面位置固定连接,约束环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共线,钻杆同时穿过通孔和约束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架的结构分为支撑板和架体后,支撑板能够通过开设的通孔对于钻杆的周向进行约束,通孔与约束组件配合,进一步的提高对于钻杆的约束效果,进一步的达到了防止发生钻杆由于抖动而出现的倾斜现象,达到减弱钻杆抖动程度,防止出现钻孔方向跑偏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开设在架体中的升降滑道,升降滑道中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延伸出升降滑道后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升降滑道贯通架体的顶面,架体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驱动件,升降驱动件通过动升降滑块在升降滑道中做升降运动的形式,带动支撑板进行升降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升降驱动件带动升降滑块在升降滑道中进行滑动时,升降滑块和升降滑道通过自身材质的硬度和形状,能够对于支撑板的升降运动轨迹进行限制,防止出现支撑板升降轨迹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提高升降组件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驱动件为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气缸具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敏的特点,能够快速的带动升降滑块进行运动,进而提高了升降驱动件使用的灵活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滑块为T型的升降滑块,升降滑道为T型的升降滑道。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升降滑块和升降滑道均匀T型的结构,使得升降滑块在升降滑道中进行滑动时更为稳定,防止出现升降滑块从升降滑道中跳出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升降组件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约束杆靠近钻杆的端头处设置有滚动抵紧组件,滚动抵紧组件抵紧钻杆的侧面同时跟随钻杆同步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滚动抵紧组件能够减少约束杆在对于钻杆的周向进行约束时,滚动抵紧组件能够跟随钻杆转动,降低约束杆对钻杆造成的摩擦损耗,延长了钻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动抵紧组件包括开设在约束杆端头的滚动腔,滚动腔中滚动连接有滚动球,滚动球对钻杆的侧面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滚动腔对于滚动球提供约束效果,在钻杆转动的时候,滚动球能够在滚动腔中跟随钻杆转动,达到了滚动抵紧组件使用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支撑架、升降组件、固定组件和约束组件的配合使用达到减弱钻杆抖动程度,防止出现钻孔方向跑偏的效果。2、设置的滚动抵紧组件延长了钻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展示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展示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约束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钻杆;11、转动驱动件;2、支撑架;21、支撑板;211、通孔;22、架体;3、固定组件;4、升降组件;41、升降滑道;42、升降滑块;43、升降驱动件;5、约束组件;51、约束环;52、约束杆;6、滚动抵紧组件;61、滚动腔;62、滚动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由方形的支撑板21和架体22构成。支撑板21平行于水平面,支撑板21开设有圆形的通孔211,支撑板21通过固定组件3连接有转动驱动件11,转动驱动件11为电机;转动驱动件11连接有圆杆状的钻杆1,钻杆1贯穿通孔211。支撑板21与架体22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4,架体22与钻杆1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5。在钻杆1进行工作时,升降组件4通过带动支撑板21升降运动进而实现钻杆1的进给,固定组件3和通孔211配合对于转动驱动件11进行约束,防止转动驱动件11出现偏移的情况,约束组件5对于钻杆1的周向提供约束,达到减弱钻杆1抖动程度,防止出现钻孔方向跑偏的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驱动件11侧面的固定垫片,支撑板21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垫片后螺纹连接到固定孔中,固定螺栓拧紧后压紧固定垫片,使固定垫片与支撑板2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达到转动驱动件11与支撑板2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的效果,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包括钻杆(1),钻杆(1)连接有转动驱动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11)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与转动驱动件(11)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供支撑架(2)与转动驱动件(11)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支撑架(2)设置有升降组件(4),升降组件(4)带动转动驱动件(11)和钻杆(1)进行升降运动;支撑架(2)与钻杆(1)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5),约束组件(5)包括约束环(51),约束环(51)的轴线垂直于地面设置,钻杆(1)穿过约束环(51),约束环(51)中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约束杆(52),若干个约束杆(52)在约束环(51)中呈圆环状均匀阵列,每个约束杆(52)均一端与约束环(51)抵接,另一端与钻杆(1)的侧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包括钻杆(1),钻杆(1)连接有转动驱动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11)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与转动驱动件(11)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供支撑架(2)与转动驱动件(11)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支撑架(2)设置有升降组件(4),升降组件(4)带动转动驱动件(11)和钻杆(1)进行升降运动;支撑架(2)与钻杆(1)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5),约束组件(5)包括约束环(51),约束环(51)的轴线垂直于地面设置,钻杆(1)穿过约束环(51),约束环(51)中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约束杆(52),若干个约束杆(52)在约束环(51)中呈圆环状均匀阵列,每个约束杆(52)均一端与约束环(51)抵接,另一端与钻杆(1)的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防跑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架体(22)和支撑板(21),支撑板(21)通过升降组件(4)连接在架体(22)中,支撑板(21)上开设有通孔(211),固定组件(3)设置在支撑板(21)与转动驱动件(11)之间,约束环(51)架体(22)靠近地面位置固定连接,约束环(51)的轴线与通孔(211)的轴线共线,钻杆(1)同时穿过通孔(211)和约束环(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马英明刘淑清田亚萍徐风光宁小旭张雅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五院岩土工程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