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05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固连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底部贯穿外壳体和内壳体并延伸至内壳体的内部,所述进水管顶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顶盖一,所述进水管底部的外柱面上套接固定有卡接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管,利用过滤管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在户外取水对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进行灌注时,水中的杂质对水泵管路造成堵塞,并通过向进液管向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注入防冻液,避免内壳体中的水发生冻结,影响水箱的使用,且通过取下堵盖将过滤管拔出,便于对过滤管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
本技术涉及水箱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车由臂架、泵送、液压、支撑、电控五部分组成,而混凝土泵车上的料斗使用结束后,需要快速进行冲洗,避免了料斗内部粘连的混凝土干燥后清理不便,混凝土泵在对水箱进行冲洗时,通常通过泵体输送至高压喷枪进行喷射冲洗,若水箱内有杂质则易造成高压喷枪堵塞,使水泵无法对水箱内的水进行抽取,现有的水箱过滤结构拆卸不便,且现有的混凝土泵车水箱在冬季易发生冻结现象,影响用水使用,严重甚至造成水箱冻裂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的现有的水箱过滤结构拆卸不便,且现有的混凝土泵车水箱在冬季易发生冻结现象,影响用水使用,严重甚至造成水箱冻裂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固连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底部贯穿外壳体和内壳体并延伸至内壳体的内部,所述进水管顶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顶盖一,所述进水管底部的外柱面上套接固定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的底部与过滤管的一端插接,所述内壳体的内底面对应进水管的位置处固连有外延管,且外延管的底部贯穿内壳体和外壳体并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所述外延管底部的外柱面固连有贯穿外延管外壁的排水管,所述外延管的底部旋合连接有堵盖,所述堵盖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固连有插接环,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与插接环插接,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贯穿对应位置处外壳体侧壁的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顶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顶盖二,所述排液管底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底盖,在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使用时,取下进水管顶部的顶盖一,通过进水管向内壳体的内部注水,注入的水通过过滤管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在户外取水对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进行灌注时,水中的杂质对水泵管路造成堵塞,旋紧顶盖一并取下进液管顶部的顶盖二,通过进液管向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注入防冻液,避免内壳体中的水发生冻结,影响水箱的使用,注入防冻液后旋紧顶盖二,使用结束后,需要将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中的水和防冻液排出时,取下堵盖,将内壳体中的水排出并将过滤管拔出,将过滤管内部的杂质取出后,重新将过滤管插入与卡接环插接,最后取下底盖,将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内的防冻液排出并旋紧底盖。进一步在于,所述外壳体外侧的两端均套接固定有连接板,通过连接板与混凝土泵车料斗进行固连。进一步在于,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连接有圆杆,且外壳体与内壳体二者之间的间距相同,增强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注入防冻液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在于,所述过滤管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过滤管的侧壁开设的多个通孔,使注入的水更快的流进内壳体的内部,且能对水中的杂质进行隔离,避免流入到内壳体中,对管路造成堵塞。进一步在于,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水阀连通,通过控制水阀对内壳体内部的水进行使用和排出。进一步在于,所述插接环的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圈,避免内壳体中的水通过过滤管与插接环的间隙中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管,利用过滤管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在户外取水对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进行灌注时,水中的杂质对水泵管路造成堵塞,通过向进液管向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注入防冻液,避免内壳体中的水发生冻结,影响水箱的使用,同时将水箱的过滤管设置成下取式结构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拆卸,仅需通过取下堵盖将过滤管拔出,即可实现对过滤管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截面图;图4是图2中B-B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中堵盖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连接板;3、进水管;31、顶盖一;4、进液管;41、顶盖二;5、外延管;51、排水管;52、堵盖;521、插接环;6、排液管;61、底盖;7、内壳体;8、卡接环;9、过滤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内壳体7,外壳体1的顶部固连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底部贯穿外壳体1和内壳体7并延伸至内壳体7的内部,进水管3顶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顶盖一31,进水管3底部的外柱面上套接固定有卡接环8,卡接环8的底部与过滤管9的一端插接,内壳体7的内底面对应进水管3的位置处固连有外延管5,且外延管5的底部贯穿内壳体7和外壳体1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外延管5底部的外柱面固连有贯穿外延管5外壁的排水管51,外延管5的底部旋合连接有堵盖52,堵盖52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固连有插接环521,过滤管9的另一端与插接环521插接,外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贯穿对应位置处外壳体1侧壁的进液管4和排液管6,进液管4顶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顶盖二41,排液管6底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底盖61,在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使用时,取下进水管3顶部的顶盖一31,通过进水管3向内壳体7的内部注水,注入的水通过过滤管9将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在户外取水对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进行灌注时,水中的杂质对水泵管路造成堵塞,旋紧顶盖一31并取下进液管4顶部的顶盖二41,通过进液管4向外壳体1和内壳体7之间注入防冻液,避免内壳体7中的水发生冻结,影响水箱的使用,注入防冻液后旋紧顶盖二41,使用结束后,需要将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中的水和防冻液排出时,取下堵盖52,将内壳体7中的水排出并将过滤管9拔出,将过滤管9内部的杂质取出后,重新将过滤管9插入与卡接环8插接,最后取下底盖61,将该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内的防冻液排出并旋紧底盖61。外壳体1外侧的两端均套接固定有连接板2,通过连接板2与混凝土泵车料斗进行固连,外壳体1与内壳体7之间连接有圆杆,且外壳体1与内壳体7二者之间的间距相同,增强外壳体1与内壳体7之间注入防冻液的使用效果。过滤管9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过滤管9的侧壁开设的多个通孔,使注入的水更快的流进内壳体7的内部,且能对水中的杂质进行隔离,避免流入到内壳体7中,对管路造成堵塞,排水管51的一端与水阀连通,通过控制水阀对内壳体7内部的水进行使用,插接环521的内侧壁粘接有密封垫圈,避免内壳体7中的水通过过滤管9与插接环521的间隙中流出。顶盖一31、顶盖二41、堵盖52和底盖61的一侧壁均与铁链的一端固连,且铁链的另一端均与对应位置处的外壳体1固连,便于对顶盖一31、顶盖二41、堵盖52和底盖61的使用。工作原理:在该混凝土泵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内壳体(7),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固连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底部贯穿外壳体(1)和内壳体(7)并延伸至内壳体(7)的内部,所述进水管(3)顶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顶盖一(31),所述进水管(3)底部的外柱面上套接固定有卡接环(8),所述卡接环(8)的底部与过滤管(9)的一端插接,所述内壳体(7)的内底面对应进水管(3)的位置处固连有外延管(5),且外延管(5)的底部贯穿内壳体(7)和外壳体(1)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所述外延管(5)底部的外柱面固连有贯穿外延管(5)外壁的排水管(51),所述外延管(5)的底部旋合连接有堵盖(52),所述堵盖(52)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固连有插接环(521),所述过滤管(9)的另一端与插接环(521)插接,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贯穿对应位置处外壳体(1)侧壁的进液管(4)和排液管(6),所述进液管(4)顶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顶盖二(41),所述排液管(6)底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底盖(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车料斗用水箱,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内壳体(7),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固连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底部贯穿外壳体(1)和内壳体(7)并延伸至内壳体(7)的内部,所述进水管(3)顶部的外柱面旋合连接有顶盖一(31),所述进水管(3)底部的外柱面上套接固定有卡接环(8),所述卡接环(8)的底部与过滤管(9)的一端插接,所述内壳体(7)的内底面对应进水管(3)的位置处固连有外延管(5),且外延管(5)的底部贯穿内壳体(7)和外壳体(1)并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所述外延管(5)底部的外柱面固连有贯穿外延管(5)外壁的排水管(51),所述外延管(5)的底部旋合连接有堵盖(52),所述堵盖(52)内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固连有插接环(521),所述过滤管(9)的另一端与插接环(521)插接,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贯穿对应位置处外壳体(1)侧壁的进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龙马巧灵侯波甘华张韬张登杨赞华钟林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中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