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10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内部固连有挡板,所述料斗的底部固连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一端固连有出料管,所述活塞筒另一端的内顶面固连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杆,且L型支撑板位于轴杆的中间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轴杆的两端套接固定有转动杆,使得旋转的轴杆带动转动杆一旋转,并利用旋转的转动杆一带动转动杆二移动,从而与转动杆二连接的活塞块沿活塞筒的内侧壁进行往复运动通过两个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块增大了料斗运输混凝土的效率,且避免了活塞块在推送混凝土时,混凝土中的石子与活塞块在料斗出料口位置处发生挤压碰撞,进而避免灌注混凝土时石子对活塞块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
本技术涉及料斗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车由臂架、泵送、液压、支撑、电控五部分组成,混凝土泵车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五种机械式、液压式、机电式电器控制式、可编程控制器式、逻辑电路控制式,混凝土泵车是土建工地现场混凝土浇注中不可或缺的机械设备,其功能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输送泵和布料杆传送到指定的位置,完成混凝土构件现场浇注的工序。混凝土泵车通过料斗将混凝土通过料斗底部的出料口流入至输送泵内部,现有的输送泵中只有一个活塞杆,且活塞杆均为圆柱形,使得输送混凝土的效率低,且一个圆形的活塞杆容易在出料口位置处与混凝土中的石子发生挤压碰撞,对活塞杆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泵车料斗中活塞输送效率低,且活塞与输送混凝土中的石子发生挤压碰撞,对活塞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内部固连有挡板,所述料斗的底部固连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活塞块,两个所述活塞块互为镜像对称结构,所述活塞筒的一端固连有出料管,所述活塞筒另一端的内顶面固连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杆,且L型支撑板位于轴杆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轴杆两端的外柱面均套接固定有转动杆一,两个所述转动杆一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转动杆二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二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活塞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转动轴带动轴杆旋转,旋转的轴杆使转动杆一旋转,转动的转动杆一使转动杆二发生移动,从而使与转动杆二连接的活塞块沿活塞筒的内侧壁进行往复运动,并将混凝土输送到料斗内部,混凝土进入料斗后,从出料口的位置处输送到活塞筒的对应位置处,而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块将混凝土输送至出料管的内部,通过两个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块增大了料斗运输混凝土的效率,且避免了活塞块在推送混凝土时,混凝土中的石子与活塞块在料斗出料口位置处发生挤压碰撞,进而避免了灌注混凝土时石子对活塞块造成损伤。进一步在于,所述料斗进料口的位置处嵌入固定有格栅,使灌注混凝土时通过格栅将混凝土中较大的石子进行剔除。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杆二分别位于对应位置处转动杆一的外侧,使转动杆二不会与轴杆发生碰撞,使转动杆一能正常转动。进一步在于,所述出料管与活塞筒连接一端的内侧壁与活塞筒内侧壁齐平,使混凝土在输送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进一步在于,所述挡板的一端与靠近料斗出料口位置处的料斗的内顶面固连,且挡板与活塞筒的夹角为度,使料斗内部的混凝土能沿着挡板滑下,避免混凝土在料斗内部堆积。进一步在于,所述料斗出料口的长度与活塞筒内侧的宽度相同,避免料斗内部的混凝土流动至活塞筒内部时发生堵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轴杆的两端套接固定有转动杆,使得旋转的轴杆带动转动杆一旋转,并利用旋转的转动杆一带动转动杆二移动,从而与转动杆二连接的活塞块沿活塞筒的内侧壁进行往复运动通过两个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块增大了料斗运输混凝土的效率,且避免了活塞块在推送混凝土时,混凝土中的石子与活塞块在料斗出料口位置处发生挤压碰撞,进而避免了灌注混凝土时石子对活塞块造成损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料斗与活塞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活塞块与活塞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1、格栅;2、料斗;21、挡板;3、出料管;4、L型支撑板;5、转动杆一;6、轴杆;7、转动杆二;8、活塞筒;9、活塞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包括料斗2,其特征在于,料斗2的内部固连有挡板21,料斗2的底部固连活塞筒8,活塞筒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活塞块9,两个活塞块9互为镜像对称结构,活塞筒8的一端固连有出料管3,活塞筒8另一端的内顶面固连有L型支撑板4,L型支撑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杆6,且L型支撑板4位于轴杆6的中间位置处,轴杆6两端的外柱面均套接固定有转动杆一5,两个转动杆一5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转动杆二7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二7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活塞块9的一端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转动轴带动轴杆6旋转,旋转的轴杆6使转动杆一5旋转,转动的转动杆一5使转动杆二7发生移动,从而使与转动杆二7连接的活塞块9沿活塞筒8的内侧壁进行往复运动,并将混凝土输送到料斗2内部,混凝土进入料斗2后,从出料口的位置处输送到活塞筒8的对应位置处,而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块9将混凝土输送至出料管3的内部,通过两个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块9增大了料斗2运输混凝土的效率,且避免了活塞块9在推送混凝土时,混凝土中的石子与活塞块9在料斗2出料口位置处发生挤压碰撞,进而避免了灌注混凝土时石子对活塞块9造成损伤。料斗2进料口的位置处嵌入固定有格栅1,使灌注混凝土时通过格栅1将混凝土中较大的石子进行剔除,两个转动杆二7分别位于对应位置处转动杆一5的外侧,使转动杆二7不会与轴杆6发生碰撞,使转动杆一5能正常转动,出料管3与活塞筒8连接一端的内侧壁与活塞筒8内侧壁齐平,使混凝土在输送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堵塞。挡板21的一端与靠近料斗2出料口位置处的料斗2的内顶面固连,且挡板21与活塞筒8的夹角为20度,使料斗2内部的混凝土能沿着挡板21滑下,避免混凝土在料斗2内部堆积,料斗2出料口的长度与活塞筒8内侧的宽度相同,避免料斗2内部的混凝土流动至活塞筒8内部时发生堵塞。两个活塞块9的外部均粘接有密封垫圈,避免混凝土中的液体从活塞块9与活塞筒8的缝隙中流出。工作原理:使用时,转动轴通过链传动带动轴杆6旋转,旋转的轴杆6使转动杆一5旋转,转动的转动杆一5使转动杆二7发生移动,从而使与转动杆二7连接的活塞块9沿活塞筒8的内侧壁进行往复运动,并将混凝土输送到料斗2上,并通过格栅1将混凝土中较大的石子进行剔除,混凝土进入料斗2后,从出料口的位置处输送到活塞筒8的对应位置处,而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块9将混凝土输送至出料管3的内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包括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的内部固连有挡板(21),所述料斗(2)的底部固连活塞筒(8),所述活塞筒(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活塞块(9),两个所述活塞块(9)互为镜像对称结构,所述活塞筒(8)的一端固连有出料管(3),所述活塞筒(8)另一端的内顶面固连有L型支撑板(4),所述L型支撑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杆(6),且L型支撑板(4)位于轴杆(6)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轴杆(6)两端的外柱面均套接固定有转动杆一(5),两个所述转动杆一(5)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转动杆二(7)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二(7)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活塞块(9)的一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包括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的内部固连有挡板(21),所述料斗(2)的底部固连活塞筒(8),所述活塞筒(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活塞块(9),两个所述活塞块(9)互为镜像对称结构,所述活塞筒(8)的一端固连有出料管(3),所述活塞筒(8)另一端的内顶面固连有L型支撑板(4),所述L型支撑板(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杆(6),且L型支撑板(4)位于轴杆(6)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轴杆(6)两端的外柱面均套接固定有转动杆一(5),两个所述转动杆一(5)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转动杆二(7)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二(7)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活塞块(9)的一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车新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龙马巧灵侯波甘华张韬张登杨赞华钟林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中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