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7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涉及景观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为方井的雨水井、盖设于雨水井井口的进水箅、连通雨水井和排水渠道的排水管、横向设置于雨水井内的供水管以及安装在供水管上的取水阀,雨水井内设置有混凝土块,供水管的出水端穿入混凝土块并向上弯折穿出混凝土块顶面,取水阀安装于供水管的横向管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将取水阀与雨水口相结合,能够节省占用空间,并且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
本技术涉及景观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
技术介绍
在园林施工中,需要对绿地进行浇水灌溉,因此通常会在绿地的中心区域设置快速取水阀,并在地下埋设与快速取水阀连通的供水管,为了不影响景观效果,一般会在地面开设地洞将取水阀隐藏于地下。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雨水井和排水管三部分,地面上的雨水通过进水箅进入雨水井然后通过排水管流入排水管渠。景区景观中建设中,绿化取水阀和雨水口都是很重要的功能设施,目前这两种装置一般分开设置,需要分开管理,并且占用两处空间,施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将取水阀与雨水口相结合,能够节省占用空间,并且方便施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包括设置为方井的雨水井、盖设于雨水井井口的进水箅、连通雨水井和排水渠道的排水管、横向设置于雨水井内的供水管以及安装在供水管上的取水阀,雨水井内设置有混凝土块,供水管的出水端穿入混凝土块并向上弯折穿出混凝土块顶面,取水阀安装于供水管的横向管段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能够经过进水箅的过滤进入雨水井中,并从排水管排入排水渠道中,需要取水灌溉时,可以打开取水阀在供水管的出水口取水灌溉,混凝土块能够对供水管道进行固定,防止供水管由于水压较大而晃动,取水阀安装在供水管的横向管段的位置上能够方便于手动开闭,取水阀与雨水口相结合,能够节省占用空间,并且方便施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有端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能够防止供水管的出水管进入杂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井的井口边缘设置有台阶,所述进水箅搭接于台阶上并且其顶面与底面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水时需要打开进水箅,进水箅搭接于台阶上能够方便于打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箅于所述供水管出水口上方设置为不开设进水孔的遮挡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箅的遮挡部能够使雨水不容易直接落至供水管的出水口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井内放置有清污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箅能够过滤较大的落叶、垃圾等杂物,但是难以过滤泥沙和其他体积较小的杂物,长期使用,雨水井底部容易存留淤泥和杂物,清污铲能够方便于将雨水井内的淤泥和杂物清理出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污铲包括连接成L型结构的铲片和铲柄,所述铲片为长条形并且其长度不大于所述雨水井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供水管道横向设置在雨水井中,对清理雨水井底部的杂物造成阻碍,所以将清污铲设置为L型结构,使用清污铲时,使铲片平行于供水管并伸入至雨水井底部,然后转动铲柄使铲片垂直于供水管,并通过铲柄沿供水管长度方向移动铲片,将雨水井底内的杂物铲至铲片上,然后转动铲柄使铲片平行于供水管,将铲片提出雨水井,从而将杂物清理出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铲片的两宽边和一短边分别设置有向上翻折的挡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边能够使杂物存留在铲片上,使铲片能够清理出更多的杂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污铲铲柄的顶端向铲片一侧弯折形成握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污铲为L型结构,其铲柄靠近于雨水井侧侧壁,不容易直接抓握,握杆向铲片一侧弯折能够方便于抓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污铲铲片的未设置挡边的长边边缘设置有锯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能够方便于插入淤泥中,将淤泥挖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雨水口中设置供水管和取水阀,使雨水口既能够排走雨水,又能够用于取水灌溉,从而节省了占用空间,并且方便施工,混凝土块能够对供水管道进行固定,防止供水管由于水压较大而晃动,取水阀安装在供水管的横向管段的位置上能够方便于手动开闭;2.清污铲能够方便于将雨水井内的淤泥和杂物清理出来;3.清污铲设置为L型结构,使用清污铲时,使铲片平行于供水管并伸入至雨水井底部,然后转动铲片至垂直于供水管,并通过铲柄沿供水管长度方向移动铲片,将雨水井底内的杂物铲至铲片上,然后转动铲片至平行于供水管,将铲片提出雨水井,从而将杂物清理出来。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中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的清污铲垂直于供水管时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的清污铲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的清污铲平行于供水管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雨水井;11、台阶;2、进水箅;21、进水孔;22、遮挡部;3、排水管;4、供水管;5、取水阀;6、混凝土块;7、端盖;8、清污铲;81、铲片;811、挡边;812、锯齿;82、铲柄;821、握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包括雨水井1、盖设于雨水井1井口的进水箅2、连通雨水井1和排水渠道的排水管3、设置于雨水井1内的供水管4以及安装在供水管4上的取水阀5,雨水能够经过进水箅2的过滤进入雨水井1中,并从排水管3排入排水渠道中,需要取水灌溉时,可以打开进水箅2,然后打开取水阀5在供水管4的出水口取水,取水阀5与雨水口相结合,能够节省占用空间,并且方便施工。具体地,雨水井1设置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方井,雨水井1井口边缘处设置有台阶11,进水箅2设置有相同的两块,两块进水箅2并列的搭接于雨水井1井口台阶11上,并且其顶面均与地面齐平,两块进水箅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进水孔21。雨水井1内浇筑有混凝土块6,混凝土块6靠近于雨水井1的短边一侧,供水管4道水平设置与雨水井1中间,并与雨水井1的长边平行,其从雨水井1的远离混凝土块6一侧穿入雨水井1内,供水管4的出水端穿入混凝土块6中并且向上弯折穿出混凝土块6顶面,混凝土块6能够对供水管4道进行固定,防止供水管4由于水压较大而晃动。取水阀5安装于供水管4的横向管段上并朝向上方,以方便于手动开闭。进一步地,在供水管4的出水口盖设端盖7,防止雨水或杂物从供水管4的出水管进入,端盖7呈顶部封闭的筒状结构,其套设于供水管4的出水口上。进一步地,位于混凝土块6上方的进水箅2在供水管4出水口上方设置遮挡部22,遮挡部22不开设进水孔21,遮挡部22能够使雨水或杂物不容易直接落至供水管4出水口的端盖7上。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雨水口中设置供水管4和取水阀5,使雨水口既能够排走雨水,又能够用于取水灌溉,从而节省了占用空间,并且方便施工。实施例二:参照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安装取水阀5的雨水口,与实施例一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为方井的雨水井(1)、盖设于雨水井(1)井口的进水箅(2)、连通雨水井(1)和排水渠道的排水管(3)、横向设置于雨水井(1)内的供水管(4)以及安装在供水管(4)上的取水阀(5),雨水井(1)内设置有混凝土块(6),供水管(4)的出水端穿入混凝土块(6)并向上弯折穿出混凝土块(6)顶面,取水阀(5)安装于供水管(4)的横向管段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为方井的雨水井(1)、盖设于雨水井(1)井口的进水箅(2)、连通雨水井(1)和排水渠道的排水管(3)、横向设置于雨水井(1)内的供水管(4)以及安装在供水管(4)上的取水阀(5),雨水井(1)内设置有混凝土块(6),供水管(4)的出水端穿入混凝土块(6)并向上弯折穿出混凝土块(6)顶面,取水阀(5)安装于供水管(4)的横向管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4)的出水口设置有端盖(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1)的井口边缘设置有台阶(11),所述进水箅(2)搭接于台阶(11)上并且其顶面与底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取水阀的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箅(2)于所述供水管(4)出水口上方设置为不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