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697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包括虹入口、滤流带、污水管、溢水坑、缓冲水装置、收集箱、冲水管、溢水管、冲刷管、出水口、排水管和收集管,可将雨水收集、净化、储存在收集箱中,用于园区浇灌、景观用水等。其有益效果是:1)收集了雨水,并用于园区浇灌、景观用水,雨水得到二次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2)节约了日益匮乏的水资源;3)可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
之雨水收集二次利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居住舒适,同时又要求环境优雅,因此,高级公寓、花园小洋房等高档小区越来越多。高档小区,不仅要有高层、超高层的高级公寓式建筑、花园小洋房、别墅等建筑物,同时园林区、山水景观区等绿化设施更是必不可少。考虑到绿化设施水源浇灌问题,设想把收集来的大量雨水二次利用,既可节约日益匮乏的水资源,同时又能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可将雨水收集、净化、储存用于园区浇灌、景观用水等,既节约了日益匮乏的水资源,同时又减轻了城市排水的压力,节能环保。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包括虹入口、滤流带、污水管、溢水坑、缓冲水装置、收集箱、冲水管、溢水管、冲刷管、出水口、排水管和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入口处设置第一层过滤网,一端与楼体各处的雨水收集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滤流带连通;所述滤流带与虹入口对应的一端通过污水管与溢水坑连通,中下部处设置第二层过滤网并通过管道与缓冲水装置连通;所述缓冲水装置的一端通过冲水管与溢水坑连通、另一端通过收集管与收集箱连通;所述收集箱左侧上部设有溢水口通过溢水管与溢水坑连通,收集箱左侧下部设有冲刷口通过冲刷管与溢水坑连通,收集箱右侧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溢水坑通过排水管与污水连通。所述排水管为2根U型结构管道,均设有止水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收集了雨水,并用于园区浇灌、景观用水,雨水得到二次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2)节约了日益匮乏的水资源;3)可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虹入口2-滤流带3-污水管4-溢水坑5-缓冲水装置6-收集箱7-冲水管8-溢水管9-冲刷管10-出水口11-排水管12-收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包括虹入口1、滤流带2、污水管3、溢水坑4、缓冲水装置5、收集箱6、冲水管7、溢水管8、冲刷管9、出水口10、排水管11和收集管12,所述虹入口1处设置第一层过滤网(去掉体积较大的杂物如树叶、树枝等),一端与楼体各处的雨水收集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滤流带2连通;所述滤流带2与虹入口1对应的一端通过污水管3与溢水坑4连通,中下部处设置第二层过滤网(目地筛出小体积杂物),并通过管道与缓冲水装置5连通;所述缓冲水装置5的一端通过冲水管7与溢水坑4连通、另一端通过收集管12与收集箱6连通;所述收集箱6左侧上部设有溢水口通过溢水管8与溢水坑4连通,收集箱6左侧下部设有冲刷口通过冲刷管9与溢水坑4连通,收集箱6右侧下部设有出水口10,通过阀门开关可利用收集箱6中储存的雨水进行园林浇灌、景观用水等,完毕后锁紧阀门开关以防漏水;所述溢水坑4通过排水管11与污水连通。所述排水管11为2根U型结构管道,阻挡臭气向装置上面反,均设有止水阀,由人工控制。工作原理:1)楼体各处的雨水流入主管后汇集在该技术装置的虹入口1,虹入口1处装有第一层滤网,其主要目的是去掉体积较大的杂物(如树叶,树枝等);2)雨水进入滤流带2,当雨水流速快时,雨水直接通过污水管3直达溢水坑4,防止水流的冲击损坏缓冲水装置5进水管;3)当雨水的流速慢时,通过中下部处设置的第二次过滤(目地筛出小体积杂物),缓缓流入缓冲水装置5,待缓冲水装置5满负荷后,雨水通过收集管12渐渐流入收集箱6;雨水先流入缓冲水装置5是为了抵抗水流的冲击压力,保护收集箱6进水管即收集管12的使用寿命;缓冲水装置5连接溢水坑4的一端设有阀门,待清理工作时,由人工操作打开即可;4)雨水流入收集箱6内,当水量超出容积范围时,水将从收集箱6箱体中上部的溢水管8流出,流入溢水坑4;收集箱6下部设有一个出水口10,通过阀门开关可利用收集箱6中储存的雨水进行园林浇灌、景观用水等,完毕后锁紧阀门开关以防漏水;收集箱6底部设有一个冲刷管9,清洗工作时,打开冲刷管9的阀门,收集箱6内杂质将被冲入溢水坑4;5)溢水坑4承接污水管3、冲水管7、溢水管8、冲刷管9,所有无用的雨水全部集中在溢水坑4处理,溢水坑4内设有两个排水管11道,当水位高于管道口时,污水流入污水沉淀池,做最终处理;排水管11做U型设计,阻挡臭气向装置上面反,同时也设有止水阀门,可由人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包括虹入口、滤流带、污水管、溢水坑、缓冲水装置、收集箱、冲水管、溢水管、冲刷管、出水口、排水管和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入口处设置第一层过滤网,一端与楼体各处的雨水收集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滤流带连通;所述滤流带与虹入口对应的一端通过污水管与溢水坑连通,中下部处设置第二层过滤网并通过管道与缓冲水装置连通;所述缓冲水装置的一端通过冲水管与溢水坑连通、另一端通过收集管与收集箱连通;所述收集箱左侧上部设有溢水口通过溢水管与溢水坑连通,收集箱左侧下部设有冲刷口通过冲刷管与溢水坑连通,收集箱右侧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溢水坑通过排水管与污水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二次利用系统,包括虹入口、滤流带、污水管、溢水坑、缓冲水装置、收集箱、冲水管、溢水管、冲刷管、出水口、排水管和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入口处设置第一层过滤网,一端与楼体各处的雨水收集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滤流带连通;所述滤流带与虹入口对应的一端通过污水管与溢水坑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高飞姜升强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