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及其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7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及其挖掘机,该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行走轮包括滚筒和用于支撑滚筒的可调支撑件;滚筒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挖掘机底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滚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凸起呈螺旋状绕滚筒周向分布;可调支撑件设置在相邻凸起之间的空隙中,可调支撑件能够沿滚筒径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螺旋滚筒上的相邻凸起之间设置一个能够移动的支撑面,当装置行走在松软地带时,利用滚筒的螺纹特性来实现抓地增大摩擦、实现螺旋推进;当整个装置行走在硬度较高的硬化路面上时,通过抬起支撑面使其高度略高于凸起的表面,这样可避免硬化路面对凸起的螺纹的磨损,同时也可避免凸起的螺纹对路面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及其挖掘机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车
,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及其挖掘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设计制造应用于特殊领域的机械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已有不少特殊高危领域应用型机械诞生,并投入使用,成功减轻了人力的投入以及提高了作业效率。我国幅员辽阔,有大面积的松软地面,他们是发展农业、林业、开发海洋资源、矿产能源的宝地。普通的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是难以通过这些极端松软地带的,而在改造之中的大小工程中,基础工程中挖掘机当仁不让是工程机械中的一大法宝,而想要挖掘机能够在如此复杂的水陆过渡区正常行驶作业,这无疑是一大难题。因此提出了螺旋推进器作为行走机构,使其适应复杂路面情况,但是原有的螺旋推进滚筒作为轮子,虽然达到了正常行驶在泥地、水域、沼泽等这些极端松软地带,但作为一辆现代化工程机械,要让它不仅能够在泥地、沼泽等松软作业区域正常行驶,而且也要能在硬化路面正常行驶,这对于专门利用锋利的螺纹来进行抓地的行走机构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及其挖掘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3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301)包括滚筒(302)和用于支撑滚筒(302)的可调支撑件(303);所述的滚筒(302)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挖掘机底盘(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4)和第二连接部(305);/n所述的滚筒(30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306),所述的凸起(306)呈螺旋状绕滚筒(302)周向分布;所述的可调支撑件(303)设置在相邻凸起(306)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的可调支撑件(303)能够沿滚筒(302)的径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3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301)包括滚筒(302)和用于支撑滚筒(302)的可调支撑件(303);所述的滚筒(302)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挖掘机底盘(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4)和第二连接部(305);
所述的滚筒(30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306),所述的凸起(306)呈螺旋状绕滚筒(302)周向分布;所述的可调支撑件(303)设置在相邻凸起(306)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的可调支撑件(303)能够沿滚筒(302)的径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支撑件(303)包括支撑柱(307)和弧形板(308);所述的滚筒(302)内部设置有用于存储液压油的腔体,滚筒(302)上设置有用于向腔体内输入液压油的注油孔(309)和用于连接支撑柱(307)的连接孔;所述的支撑柱(307)的一端通过所述的连接孔(310)插入滚筒(302)的腔体中,另一端与弧形板(308)连接;所述的弧形板(308)的弧度与滚筒(302)的弧度匹配,所述的弧形板(308)能够贴合在相邻凸起(306)之间的滚筒(302)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307)为板体形状。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校乔宁王云航黄磊茹成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