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宝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1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包括进水槽、过滤格栅、出水弯管、雨水斗及排水竖管,进水槽内嵌于防撞护栏,其槽口朝向公路桥梁的桥面且下侧内壁与公路桥梁的桥面边缘平齐,过滤格栅倾斜内嵌于进水槽并将其分为进水区域及出水区域,进水区域的横截面积沿雨水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出水弯管上端与出水区域连通、下端与雨水斗连通,排水竖管上端与雨水斗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公路桥梁的防撞护栏上嵌设进水槽,当杂质随雨水进入进水槽后,其会沿进水槽继续向下流动,而贴附于过滤格栅的杂质会在沿进水槽向下流动的雨水的冲击下脱离格栅,其有利于避免杂质堵塞于过滤格栅相对雨水上游一端堵塞,从而保证进水槽与出水弯管的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
本技术涉及公路排水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
技术介绍
在桥梁的设计时,为了防止雨水积滞于桥面并渗入梁体而影响桥梁的耐久性以及降低车辆在积水路面行驶的危险性,需要设置排水设施以迅速的排除桥面积水。目前,最常见的方法则是在桥面上设置纵、横坡以及泄水孔,并配备与泄水孔相配合的多个泄水管道,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纵、横坡的设置会使得沿桥面流动,使得桥面的杂质会随雨水流入泄水孔,进而导致泄水孔堵塞,影响桥面的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包括进水槽、过滤格栅、出水弯管、雨水斗及排水竖管,所述进水槽的长度至少为0.5m,其内嵌于所述公路桥梁一侧的防撞护栏并沿所述防撞护栏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进水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且所述进水槽的下侧内壁与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边缘平齐,所述过滤格栅倾斜内嵌于所述进水槽并将所述进水槽内的腔体分隔形成相对其槽口一侧的进水区域及相对其槽底一侧的出水区域,所述进水区域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上的雨水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弯管上端与所述出水区域相对进水区域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连通、下端与所述雨水斗连通,所述排水竖管的上端与所述雨水斗底部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公路桥梁的防撞护栏上嵌设至少为0.5m长的进水槽,并在进水槽内倾斜布置过滤格栅,使得格栅与桥面边缘的水流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故当杂质随雨水进入进水槽后,其会沿进水槽继续向下流动,而贴附于过滤格栅的杂质会在沿进水槽向下流动的雨水的冲击下脱离格栅,其有利于避免杂质堵塞于过滤格栅相对雨水上游一端堵塞,从而保证进水槽与出水弯管的导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过滤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包括进水槽10、过滤格栅20、出水弯管30、雨水斗40及排水竖管50,所述进水槽10的长度至少为0.5m,该进水槽10可采用一侧开口且横截面呈匚字形,其内嵌于公路桥梁100一侧的防撞护栏110并沿所述防撞护栏110的长度方向布置,具体设置时,进水槽10一般内嵌于公路桥梁100的桥面较低一侧的防撞护栏110上,且本实施例所说的防撞护栏110是指公路桥梁100两侧的沿公路桥梁100长度方向布置的水泥和/或混凝土防撞护栏;所述进水槽10的槽口朝向所述公路桥梁100的桥面,且所述进水槽10的下侧内壁与所述公路桥梁100的桥面边缘平齐,以便于桥面的雨水由进水槽10的槽口流入,且进水槽10的布置方式可使得防撞护栏110底部形成一长度至少为0.5m的长条状进水口,故当雨水在桥面的纵、横坡作用下沿桥面边缘流动时,其可由上述长条状进水口流入进水槽10;而为了防止雨水中的杂质流入进水槽10后导致后续管路堵塞,本实施例在进水槽10内设置一过滤格栅20,且所述过滤格栅20倾斜内嵌于所述进水槽10并将所述进水槽10内的腔体分隔形成相对其槽口一侧的进水区域11及相对其槽底一侧的出水区域12,该过滤格栅20具体是相对防撞护栏110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其可使得所述进水区域11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公路桥梁100的桥面上的雨水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弯管30上端与所述出水区域12相对进水区域11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连通、下端与所述雨水斗40连通,所述排水竖管50的上端与所述雨水斗40底部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排水竖管50可依次沿公路桥梁100及其底部的桥墩200由上至下布置,具体可通过卡箍60固定于公路桥梁100和桥墩200上。当本实施例的公路桥梁100桥面排水设施排水时,桥面的雨水在桥面的纵、横坡作用下,大致呈倾斜的状态由进水槽10的槽口流入,由于进水槽10内的过滤格栅20也呈倾斜状态,故雨水中杂质随雨水进入进水槽10后,会呈倾斜状态继续流动,故杂质一般不会贴附在过滤格栅20相对雨水流动方向的上游一端,或者说,即使部分杂质贴附在过滤格栅20相对雨水流动方向的上游一端,其在雨水倾斜状态流入进水槽10时,雨水会对上述贴附于过滤格栅20的杂质产生向下的冲击,以使得上述杂质脱离过滤格栅20,进而累积于过滤格栅20相对雨水流动方向的下游一端,其可降低过滤格栅20相对雨水流动方向的上游一端堵塞的几率,进而保证进水槽10始终与出水弯管30相连通,以确保桥面雨水排出的畅通性;而累积的杂质可由工作人员定时清理。当雨水进入出水区域12后,其可流入出水弯管30,并由出水弯管30下端流入雨水斗40,并由与雨水斗40底部连通的排水竖管50排出,本实施例采用雨水斗40进行过渡,故当排水竖管50发生堵塞时,由排水弯管排入雨水斗40的雨水可通过溢出的方式排出,从而保证了桥面雨水排出的顺畅性。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的减少杂质贴附于过滤格栅20上,本实施例所述进水区域11相对出水弯管30一端沿所述公路桥梁100的桥面上的雨水流动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存储区域13,当杂质随雨水沿进水区域11向下流动时,雨水可穿过过滤格栅20进入出水区域12,而部分杂质在惯性的作用下流入存储区域13,通过存储区域13的设置,可使得部分杂质流入存储区域13,进而降低过滤格栅20相对雨水流动方向的下游一端上贴附的杂质的量。其中,具体设置时,可将过滤格栅20相对进水槽10的槽口一侧突出于存储区域13,从而使得沿进水区域11流动的雨水能够对过滤格栅20上贴附的杂质产生冲击,以使得过滤格栅20相对雨水流动方向的下游一端贴附的部分杂质能够被冲入存储区域13,以降低过滤格栅20相对雨水流动方向的下游一端被堵塞的几率。如图3所示,而为了便于进水区域11流动的雨水对过滤格栅20的冲击,本实施例所述过滤格栅20包括多个横条21及多个竖条22,多个横条21由下至少依次排列,多个所述竖条22沿所述横条21长度方向依次均匀设置,且每个所述竖条22依次穿过多个横条21一侧开设的卡槽并与所述横条2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竖条22布置于所述横条21背离所述进水槽10的槽口一侧。本实施例通过在横条21背离进水槽10的槽口一侧设置竖条22,由于多个竖条22均竖直设置,而多个横条21均水平设置,其使得过滤格栅20相对进水区域11一侧的多个横条21的布置方向与金水区域的水流方向大致相同,其降低了竖条22与对杂质的阻挡作用,故当杂质贴附于横条21上时,在雨水流动的冲击下,杂质更容易沿横条21滑动并最终脱离横条21以进入存储区域13。而为了便于雨水更加顺畅的出去区域并流入出水弯管30,本实施例所述进水槽10的槽底与所述过滤格栅20平行布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槽、过滤格栅、出水弯管、雨水斗及排水竖管,所述进水槽的长度至少为0.5m,其内嵌于所述公路桥梁一侧的防撞护栏并沿所述防撞护栏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进水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且所述进水槽的下侧内壁与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边缘平齐,所述过滤格栅倾斜内嵌于所述进水槽并将所述进水槽内的腔体分隔形成相对其槽口一侧的进水区域及相对其槽底一侧的出水区域,所述进水区域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上的雨水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弯管上端与所述出水区域相对进水区域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连通、下端与所述雨水斗连通,所述排水竖管的上端与所述雨水斗底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槽、过滤格栅、出水弯管、雨水斗及排水竖管,所述进水槽的长度至少为0.5m,其内嵌于所述公路桥梁一侧的防撞护栏并沿所述防撞护栏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进水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且所述进水槽的下侧内壁与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边缘平齐,所述过滤格栅倾斜内嵌于所述进水槽并将所述进水槽内的腔体分隔形成相对其槽口一侧的进水区域及相对其槽底一侧的出水区域,所述进水区域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公路桥梁的桥面上的雨水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弯管上端与所述出水区域相对进水区域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连通、下端与所述雨水斗连通,所述排水竖管的上端与所述雨水斗底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宝晁锐毛文彬吴耀举李涛吕常欢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