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28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为复合层状式铺装结构,自钢桥面板上表面、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粘结层、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第二粘结层、大颗粒多孔集料层和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所述大颗粒多孔集料层嵌入设置在所述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粗料数量大且集料粒径大,相互间形成石—石接触,撑起骨架结构,骨架结构中具有连续的孔隙,降低热传导系数,具有隔热效果,可自体降温,防止热岛效应的产生,同时连续的孔隙有助于热量的散发和透水性能,具有产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铺装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钢桥面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钢桥面铺装是桥梁工作者研究的难题。浇注式沥青混凝土(Gussasphalt)铺装结构为我国钢桥面铺装较多应用方案之一,为一种密实悬浮结构的沥青混凝土,这种结构形态的混合料,通常采用连续型密级配,骨料的颗粒尺寸由大到小连续存在。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由于其具有细集料含量高、矿粉含量高、沥青含量高等“三高”特点,其空隙率很小(<1%),而且内部空隙不连续,以致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不透水,密水性好,因而在层内不会出现水损害问题。但是这种结构中含有大量细集料,而粗集料数量较少,且相互间没有形成“石-石”接触,不能形成骨架,粗颗粒犹如“悬浮”于细颗粒之中,即混合料中细料的压实体积大于粗集料形成的空隙体积。因此抵抗高温变形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沥青与矿粉、细料组成的玛蹄脂。虽然硬质胶结料有较高的粘聚力,但集料间的摩阻角较小,必然导致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剪性能差,总体高温抗车辙能力有限。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通过铺装结构的优化,通过隔热作用,提高高温抗车辙性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为复合层状式铺装结构,自钢桥面板上表面、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粘结层、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第二粘结层、大颗粒多孔集料层和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所述大颗粒多孔集料层部分嵌入设置在所述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中,自上到下形成骨架结构,具有连续的孔隙。作为优选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为40-80mm,更为优选的为40-60mm,进一步优选的为55mm。作为优选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的厚度为3-5mm,选用的每个多孔微珠具有至少两个尖角。作为优选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大颗粒多孔集料层中大颗粒多孔集料的洒布量为2-4kg/m2,所述大颗粒多孔集料层(2)具有玄武岩和石灰岩掺和共同撑起的空腔。作为优选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中多孔微珠的洒布量为1.0-1.2kg/m2。作为优选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在所述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中还设置有多孔硬质集料层;在涂布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的同时,同步撒布直径3-5mm的多孔硬质集料,撒布均匀,无堆积。作为优选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多孔硬质集料层中的硬质集料是六方锥体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的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其中的浇注式集料选用玄武岩集料和石灰岩矿粉,胶结料由30#国产直馏沥青和湖沥青(TLA)按7:3掺配所得,以2.36mm通过率为级配控制点选出细、中、粗三个级配,并进行级配优化设计,沥青用量为8.3%,具有强度高、密水性强、抗疲劳能力优、改善混合料高温性能等特点,为提高桥面铺装的整体高温抗车辙性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制备大颗粒多孔集料层采用的大颗粒多孔集料优选900级圆润的页岩型多孔轻质陶粒,表观密度仅1.639g/cm3,约为玄武岩(2.968g/cm3)或石灰岩(2.692g/cm3)的一半左右,用量为2-4kg/m2,利用碎石连通空腔,阻断热量传递,进一步提高罩面的隔热效果;3.制备的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在乳化沥青中拌合微米级多孔玻璃微珠,同步撒布3-5mm的多孔硬质集料,利用空腔减小材料热传导系数,屏蔽热量传递,从而阻断一部分热量从上至下传递;4.整体效果中,涂布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作为隔热表层,在乳化沥青中拌合微米级多孔玻璃微珠,同步撒布3-5mm的多孔硬质集料,不仅起到隔热效果,同时可提高铺装表面抗滑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硬质集料颗粒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多孔微珠颗粒结构图;图4为隔热罩面升温曲线附图标记含义:1.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2.大颗粒多孔集料层,21.空腔,3.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31.硬质集料层,4.第一粘结层,5.第二粘结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是实例中部分材料为市售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购买的同类材料可以进行替代。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为复合层状式铺装结构,自钢桥面板上表面、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粘结层4、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1、第二粘结层5、大颗粒多孔集料层2和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3;其中大颗粒多孔集料层2部分嵌入设置在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1中,形成骨架结构,具有连续的孔隙。采用上述的铺装层状结构,其中粗集料数量大且集料粒径大,相互间形成“石-石”接触,撑起骨架结构,骨架结构中具有连续的孔隙,降低热传导系数,具有隔热效果,可自体降温,防止热岛效应的产生,同时连续的孔隙有助于热量的散发和透水性能。本实施例中骨架结构优选为空间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空间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能够使每个颗粒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坑害的出现,同时提高了桥面铺装结构的锁水能力,密水性强。将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控制在55mm,能够使其透水性能好,且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热量传导到钢板上,对桥的主体骨架造成伤害。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的浇注式集料选用玄武岩集料和石灰岩矿粉,胶结料由30#国产直馏沥青和湖沥青(TLA)按7:3掺配所得,以2.36mm通过率为级配控制点选出细、中、粗三个级配,并进行级配优化设计,沥青用量为8.3%,具有强度高、密水性强、抗疲劳能力优、改善混合料高温性能等特点,浇注式混合料设计级配如表1所示:表1浇注式混合料设计级配颗粒多孔集料层2具有玄武岩和石灰岩掺和共同撑起的空腔21。空腔21结构的存在能够阻断车辆轮胎与桥面摩擦产生的热量传递,进一步提高罩面的隔热效果,防止沥青受到高温的伤害。大颗粒多孔集料层优选900级圆润的页岩型多孔轻质陶粒,表观密度仅1.639g/cm3,约为玄武岩(2.968g/cm3)或石灰岩(2.692g/cm3)的一半左右,用量为2-4kg/m2,较大颗粒的玄武岩紧密堆积,较小的石灰岩填充在玄武岩堆积形成的空隙中,形成紧密的碎石连通空腔,利用碎石连通空腔,阻断热量传递,进一步提高罩面的隔热效果。如图3所示,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3中的每个多孔微珠具有至少两个尖角,能够提高集料的摩阻角。如WO3或SiO2多孔微珠属于热阻隔型隔热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为复合层状式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自钢桥面板上表面、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粘结层(4)、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1)、第二粘结层(5)、大颗粒多孔集料层(2)和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3);所述大颗粒多孔集料层(2)嵌入设置在所述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为复合层状式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自钢桥面板上表面、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粘结层(4)、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1)、第二粘结层(5)、大颗粒多孔集料层(2)和多孔微珠隔热抗滑层(3);所述大颗粒多孔集料层(2)嵌入设置在所述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层(1)的厚度为4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降温型浇注式铺装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付新新孔燕李娣孙呈齐夏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泰州大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