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79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槽;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架;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一搅拌架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等结构,首次以工业消石灰为中和剂中和,废水pH由1~2提高到8~9,其次制备好浓度为8%~10%的石灰水进行中和,从而得到锌生成的固态物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快速发展,锌冶炼能力不断扩大,冶炼及硫酸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水量越来越大,这不仅造成资源流失,腐蚀设备,排污收费等企业内部的不经济性;更重要的是会污染周围环境;并且随着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而进入食物链富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因此国家对酸性污水的排放制定了严格标准,要求冶炼排污企业加快治理污染步伐,实现用水内部循环,这就要求冶炼企业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工艺操作水平,达到资源回收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1373418.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回收金属铅锌的设备及回收方法,该设备包括氧化铅挥发仓、锌挥发及铁还原反应仓,氧化铅挥发仓上设置有含铅锌球团布料管,氧化铅挥发出口和含锌铁球团出口,氧化铅挥发出口通过氧化铅挥发管连通至氧化铅还原装置,氧化铅还原装置通过铅蒸气管道连通至金属铅回收装置;锌挥发及铁还原反应仓上设置有含锌铁球团进口,还原气进口,排料口和锌挥发出口,含锌铁球团进口和含锌铁球团出口通过第一阀门连通,锌挥发出口通过锌蒸气管道连通至金属锌回收装置。上述专利中的回收金属铅锌的设备及回收方法存在以下不足:锌冶炼的过程中,需要慢慢等待发生化学反应后制成,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槽;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架;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一搅拌架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电机;所述机体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架,第二搅拌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板,滤网板为倾斜状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废渣箱,废渣箱底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箱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第四输送管,第四输送管贯穿于机体,第四输送管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阀门,且第四输送管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进液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反应箱,机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抽水泵,抽水泵的抽水端通过第三输送管连接于机体的一侧内壁,机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增压泵,增压泵的抽水端通过第三输送管连接于抽水泵的输出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进液口。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水箱的顶部内壁焊接有第二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贯穿反应箱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盖,且第二输送管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阀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一输送管,第一输送管贯穿于机体,第一输送管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阀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箱门,且第一箱门与安装槽之间的缝隙粘接有密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等结构,首次以工业消石灰为中和剂中和,废水pH由1~2提高到8~9,其次制备好浓度为8%~10%的石灰水进行中和,从而得到锌生成的固态物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2.该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搅拌架和第二搅拌架等结构,使得溶液加速中和,提高工作效率。3.该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有滤网板、废渣箱等结构,通过滤网板隔离的残渣等垃圾,被导入至废渣箱内,后续通过第二箱门取出统一处理,整洁卫生,便于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的背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第一搅拌架、3-滤网板、4-废渣箱、6-进料槽、8-增压泵、9-第一电机、10-第二搅拌架、11-反应箱、12-第一输送管、13-水箱、14-第一阀门、15-第二输送管、16-第三输送管、17-抽水泵、19-第二阀门、20-第一箱门、21-第一进液口、22-第二进液口、23-第四输送管、24-第三阀门、25-第二电机、26-固定座、27-第二箱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槽6;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架2;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26,固定座2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25,第一搅拌架2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25相连接;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电机9;所述机体1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架10,第二搅拌架10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9相连接,污水从进料槽6进入机体1内,启动第二电机25,带动第一搅拌架2旋转,使得污水和溶液迅速中和,启动第一电机9,带动第二搅拌架10旋转,使得中和溶液与添加液迅速融合,加速锌冶炼,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过滤残渣等垃圾,如图1所示,所述机体1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板3,滤网板3为倾斜状结构,污水从进料槽6进入机体1内后,水穿过滤网板3下落,而残渣等垃圾通过滤网板3进行隔离。为了便于处理残渣等垃圾,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废渣箱4,废渣箱4底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箱门27,通过滤网板3隔离的残渣等垃圾,被导入至废渣箱4内,后续通过第二箱门27取出统一处理。为了使得消石灰与污水迅速中和,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槽(6);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架(2);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26),固定座(2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25),第一搅拌架(2)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25)相连接;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电机(9);所述机体(1)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架(10),第二搅拌架(10)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9)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槽(6);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架(2);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座(26),固定座(2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25),第一搅拌架(2)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25)相连接;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电机(9);所述机体(1)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架(10),第二搅拌架(10)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板(3),滤网板(3)为倾斜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废渣箱(4),废渣箱(4)底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箱门(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冶炼污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第四输送管(23),第四输送管(23)贯穿于机体(1),第四输送管(23)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阀门(24),且第四输送管(2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进液口(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祥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