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69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载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设备本体包括上定位基准板、产品载具和下顶升装置,下顶升装置设在设备本体的底部,下顶升装置向上依次设置为产品载具和上定位基准板,上定位基准板为长方体的板框,板框周边设有限位槽,上定位基准板上设有定位孔,产品载具镶嵌在上定位基准板的板框内,产品载具的限位块、定位柱分别对应限位槽和定位孔,第一导向柱设在产品载具的下部,第二导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位板和下位板,气缸下部连接下位板,本结构提高的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提高了载具的重复精度,降低了技术员调试要求,提高了设备载具的重复性在线性精度,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
本技术属于载具
,具体涉及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生产模式中,对载具的需求非常大,正常使用的事伺服转台或者分割器的旋转搬运方式来,精度上受分割器/伺服转台的精度影响,不能绝对等分,会有误差,在高精度的使用环境下,载座的重复精度不能保证,造成装卸不方便、影响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载具的加工精度。方便实用的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包括设备本体,包括上定位基准板、产品载具和下顶升装置,所述下顶升装置设在设备本体的底部,其中,下顶升装置向上依次设置为产品载具和上定位基准板,所述上定位基准板为长方体的板框,所述板框周边设有限位槽,所述上定位基准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产品载具包括限位块、定位柱和第一导向柱,所述产品载具镶嵌在上定位基准板的板框内,所述产品载具的限位块、定位柱分别对应限位槽和定位孔,所述第一导向柱设在产品载具的下部,所述下顶升装置包括下位板、气缸、第二导向柱和上位板,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位板和下位板,所述气缸下部连接下位板,其上部贯穿上位板连接产品载具。进一步,所述的限位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的限位槽分别设在板框的两侧和两端,其中,位于板框任意一侧的限位槽均设有两个,位于板框任意一端的限位槽均设有一个。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导向柱分别设在产品载具的下部四个端角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第二导向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分别设在下位板的四个端角位置,且连接在上位板的四个端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结构提供的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提高了载具的重复精度,降低了技术员调试要求,提高了设备载具的重复性在线性精度,由原来的分割器的角度误差,转换成不同载具对应同一定位板的销钉精度,提高了载具生产的精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本结构其利用分体式结构,定位板与动力源分离,便于零件的更换,降低了后期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只要不动定位板,动力源出了问题可以随意更换不影响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产品载具与下顶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顶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产品载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定位基准板;2-产品载具;3-下顶升装置;11-板框;12-限位槽;13-定位孔;21-限位块;22-定位柱;23-第一导向柱;31-上位板;32-下位板;33-第二导向柱;34-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包括设备本体,包括上定位基准板1、产品载具2和下顶升装置3,所述下顶升装置3设在设备本体的底部,其中,下顶升装置3向上依次设置为产品载具2和上定位基准板1,所述上定位基准板1为长方体的板框11,所述板框11周边设有限位槽12,所述上定位基准板1上设有定位孔13,所述产品载具2包括限位块21、定位柱22和第一导向柱23,所述产品载具2镶嵌在上定位基准板1的板框11内,所述产品载具2的限位块21、定位柱22分别对应限位槽12和定位孔13,所述第一导向柱23设在产品载具2的下部,所述下顶升装置3包括下位板32、气缸34、第二导向柱33和上位板31,所述第二导向柱33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位板31和下位板32,所述气缸34下部连接下位板32,其上部贯穿上位板31连接产品载具2。具体而言,所述的限位槽1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的限位槽12分别设在板框11的两侧和两端,其中,位于板框11任意一侧的限位槽12均设有两个,位于板框11任意一端的限位槽12均设有一个。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导向柱23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导向柱23分别设在产品载具2的下部四个端角的位置,目的是提高第一导向柱23的支撑效果。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导向柱33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的第二导向柱33分别设在下位板32的四个端角位置,且连接在上位板31的四个端角的位置。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产品载具2过来后,下顶升装置3将产品载具2顶起,上定位基准板1的定位,实现了动力源与定点基准的分离,保证了不同批次的产品载具2在同一工位上的重复精度,提高了设备的在线精度,实现了简单方便快速的载具对位等功能。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包括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基准板(1)、产品载具(2)和下顶升装置(3),所述下顶升装置(3)设在设备本体的底部,其中,下顶升装置(3)向上依次设置为产品载具(2)和上定位基准板(1),所述上定位基准板(1)为长方体的板框(11),所述板框(11)周边设有限位槽(12),所述上定位基准板(1)上设有定位孔(13),所述产品载具(2)包括限位块(21)、定位柱(22)和第一导向柱(23),所述产品载具(2)镶嵌在上定位基准板(1)的板框(11)内,所述产品载具(2)的限位块(21)、定位柱(22)分别对应限位槽(12)和定位孔(13),所述第一导向柱(23)设在产品载具(2)的下部,所述下顶升装置(3)包括下位板(32)、气缸(34)、第二导向柱(33)和上位板(31),所述第二导向柱(33)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位板(31)和下位板(32),所述气缸(34)下部连接下位板(32),其上部贯穿上位板(31)连接产品载具(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精定位顶升机构,包括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基准板(1)、产品载具(2)和下顶升装置(3),所述下顶升装置(3)设在设备本体的底部,其中,下顶升装置(3)向上依次设置为产品载具(2)和上定位基准板(1),所述上定位基准板(1)为长方体的板框(11),所述板框(11)周边设有限位槽(12),所述上定位基准板(1)上设有定位孔(13),所述产品载具(2)包括限位块(21)、定位柱(22)和第一导向柱(23),所述产品载具(2)镶嵌在上定位基准板(1)的板框(11)内,所述产品载具(2)的限位块(21)、定位柱(22)分别对应限位槽(12)和定位孔(13),所述第一导向柱(23)设在产品载具(2)的下部,所述下顶升装置(3)包括下位板(32)、气缸(34)、第二导向柱(33)和上位板(31),所述第二导向柱(33)的两端分别连接上位板(31)和下位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诚安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