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架,涉及集装箱运输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部和卡定部,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粘胶层,粘胶层贴合于固定板一侧,卡定部包括卡块、卡槽、弹性舌片,卡块固定连接于固定板背离粘胶层的一侧,卡槽开设于卡块背离固定板的一侧,且卡槽开口方向与固定板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弹性舌片包括抵接部和转动部,转动部铰接设在卡槽底部,抵接部设在转动部背离固定部的一侧。木板条通过固定架安装于集装箱内侧壁上,利用木板条和集装箱形成一个放置纸箱的限位空间以对纸箱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晃动导致纸箱倾斜、翻倒及散落等现象发生,避免物品损坏,且卸货时便于操作人员分类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运输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固定架。
技术介绍
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现有技术中,将运输物件纸箱包装后整齐排列于集装箱中进行运输。但是,集装箱在运输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颠簸晃动,易导致纸箱发生倾斜、翻倒及散落等现象,使纸箱内的物件受到撞击力,且凌乱的纸箱也不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分类搬运,亟需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固定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固定架,包括固定部和卡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贴合于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卡定部包括卡块、卡槽、弹性舌片,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粘胶层的一侧,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卡块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卡槽开口方向与所述固定板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弹性舌片包括抵接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铰接设在所述卡槽底部,所述抵接部设在所述转动部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纸箱堆列整齐放置于集装箱之后,由纸箱背离集装箱一侧安装限位的组件以固定纸箱。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架,将一个固定架利用粘胶层固定在集装箱侧壁上,卡块外侧壁与最外侧纸箱抵接,同时在卡槽中插接一根木板条,木板条与集装箱的宽度相匹配设置,且木板条端部与抵接部抵接,沿木板条长度方向由靠近固定架的一端按压木板条以使转动部由靠近固定板的方向转动,此时在木板条另一端套接上另一个固定架,并将利用粘胶层将此固定架固定在前一个固定架的相对一侧,将木板条的两端固定以利用木板条和固定架形成限位组件对纸箱进行固定。并且,利用木板条两端的弹性舌片对木板条施加压力,保证木板条安装后两端受力被顶住,避免晃动产生异响。在纸箱最外侧利用上述方法可安装多条木板条,利用木板条和集装箱形成一个放置纸箱的限位空间以对纸箱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晃动导致纸箱倾斜、翻倒及散落等现象发生,避免物品损坏,且卸货时便于操作人员分类搬运。进一步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固定板相平行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与集装箱侧壁平行,木板条端部与集装箱侧壁平行,可知木板条端部与抵接部相互平行,提高抵接部与木板条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于利用弹性舌片更好的对木板条两端施加压力,稳固木板条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卡槽内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卡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抵接于所述定位部上,且所述定位部调整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卡槽内侧壁的夹角以使所述抵接部置于所述卡槽中部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部以将抵接部置于卡槽中部位置,以对应木板条的中部位置,以利于稳固木板条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转动部一侧设有两个限位部,所述转动部置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且两个所述限位部置于所述转动部的转动方向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固定转动部的转动方向,且可知转动部的转动方向与卡槽的开口方向相交,以更好的固定木板条的安装,避免转动部呈全方位无定位的360度球状转动而失去于木板条的抵接施力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卡块外侧壁设有拆卸槽,所述拆卸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平行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拆卸槽的厚度小于卡槽的侧壁厚度,利用美工刀沿拆卸槽长度方向切割,以开启将卡槽侧壁,将木板条由卡槽的开启侧壁处从卡槽中取出。进一步的,所述拆卸槽靠近所述卡块边沿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扩大拆卸槽的大小以扩大开启的卡槽侧壁大小,便于将木板条从卡槽中取出。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卡定部的一端开设有通槽以使所述固定板上形成手提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拆卸固定架时利用手提部以便于将固定架由手提部一侧背离集装箱一侧撕拉拆卸。进一步的,所述手提部沿背离所述粘胶层的一侧呈凸起状以便于操作人员提起所述手提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起以便于操作人员提起手提部对固定架进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的外侧壁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加强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强筋以固定卡块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提高二者之间结合面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底部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贯穿所述固定板以使所述卡槽两端呈开口状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木板条拆入卡槽时,利用开槽将卡槽中的气流可由开槽处移出卡槽,避免气流挤压于卡槽底部对安装木板条产生反作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置固定架,将一个固定架利用粘胶层固定在集装箱侧壁上,卡块外侧壁与最外侧纸箱抵接,同时在卡槽中插接一根木板条,木板条与集装箱的宽度相匹配设置,且木板条端部与抵接部抵接,沿木板条长度方向由靠近固定架的一端按压木板条以使转动部由靠近固定板的方向转动,此时在木板条另一端套接上另一个固定架,并将利用粘胶层将此固定架固定在前一个固定架的相对一侧,将木板条的两端固定以利用木板条和固定架形成限位组件对纸箱进行固定。并且,利用木板条两端的弹性舌片对木板条施加压力,保证木板条安装后两端受力被顶住,避免晃动产生异响。在纸箱最外侧利用上述方法可安装多条木板条,利用木板条和集装箱形成一个放置纸箱的限位空间以对纸箱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晃动导致纸箱倾斜、翻倒及散落等现象发生,避免物品损坏,且卸货时便于操作人员分类搬运;(2)通过开设开槽,木板条拆入卡槽时,利用开槽将卡槽中的气流可由开槽处移出卡槽,避免气流挤压于卡槽底部对安装木板条产生反作用力。附图说明图1为固定架安装于集装箱内的示意图;图2为展示固定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展示弹性舌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部;101、固定板;2、卡定部;201、卡块;202、卡槽;203、弹性舌片;2031、抵接部;2032、转动部;3、定位部;4、限位部;5、拆卸槽;6、手提部;7、加强筋;8、开槽;9、集装箱;10、限位空间;11、固定架;12、木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将纸箱堆列整齐放置于集装箱9之后,由纸箱背离集装箱9一侧安装限位组件以固定纸箱。本技术提出一种固定架11,如图1所示,在集装箱9侧壁上安装固定架11,并将木板条12安装于固定架11之间,利用木板条12与固定架11组合形成限位组件,以使木板条12和集装箱9之间形成一个放置纸箱的限位空间10以对纸箱进行固定,防止在运输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晃动导致纸箱倾斜、翻倒及散落等现象发生,避免物品损坏,且卸货时便于操作人员分类搬运。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一种固定架,包括固定部1和卡定部2,固定部1包括固定板101和粘胶层,粘胶层贴合于固定板101一侧,本实施例粘胶层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架,包括固定部(1)和卡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包括固定板(101)和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贴合于所述固定板(101)一侧,所述卡定部(2)包括卡块(201)、卡槽(202)、弹性舌片(203),所述卡块(201)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01)背离所述粘胶层的一侧,所述卡槽(202)开设于所述卡块(201)背离所述固定板(101)的一侧,且所述卡槽(202)开口方向与所述固定板(101)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弹性舌片(203)包括抵接部(2031)和转动部(2032),所述转动部(2032)铰接设在所述卡槽(202)底部,所述抵接部(2031)设在所述转动部(2032)背离所述固定部(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架,包括固定部(1)和卡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包括固定板(101)和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贴合于所述固定板(101)一侧,所述卡定部(2)包括卡块(201)、卡槽(202)、弹性舌片(203),所述卡块(201)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01)背离所述粘胶层的一侧,所述卡槽(202)开设于所述卡块(201)背离所述固定板(101)的一侧,且所述卡槽(202)开口方向与所述固定板(101)的表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弹性舌片(203)包括抵接部(2031)和转动部(2032),所述转动部(2032)铰接设在所述卡槽(202)底部,所述抵接部(2031)设在所述转动部(2032)背离所述固定部(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2031)与所述固定板(101)相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032)与所述卡槽(202)内侧壁的夹角处设有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与所述卡槽(202)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部(2032)抵接于所述定位部(3)上,且所述定位部(3)调整所述转动部(2032)与所述卡槽(202)内侧壁的夹角以使所述抵接部(2031)置于所述卡槽(202)中部位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丙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漾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