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65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集装箱箱门包括逃逸小门和锁紧装置。逃逸小门可枢转地设置在集装箱箱门上;锁紧装置设置在逃逸小门的内侧。锁紧装置包括把手和搭片,把手可枢转地设置在逃逸小门的内侧;搭片固定设置在把手的端部。其中,搭片可随把手枢转而抵接在集装箱箱门的内壁上或者从内壁脱离,以实现逃逸小门的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箱门,通过在其上设置逃逸小门,当工作人员误操作被关在集装箱内时,可通过逃逸小门从集装箱中逃出,能够避免造成安全事故。此外,逃逸小门的内侧还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使得逃逸小门仅能从集装箱的内部打开,可保证货物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本技术总地涉及集装箱结构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逃逸小门的集装箱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集装箱的箱门一般设置有外置的锁杆机构,通过锁杆机构能够对集装箱进行封锁。当箱门锁定之后,只能由集装箱外的工作人员打开锁杆机构才能打开整个集装箱,集装箱内没有相应的开锁装置。在集装箱装卸货物或者在集装箱内工作时,当工作人员被误关在集装箱内后,在没有箱外人员的帮助下不能及时地从箱内逃生,尤其是部分冷藏类的集装箱,一旦工作人员被锁在集装箱内,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箱门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箱门,所述集装箱箱门包括:逃逸小门,所述逃逸小门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箱门上;以及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逃逸小门的内侧,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逃逸小门的内侧;以及搭片,所述搭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把手的端部;其中,所述搭片可随所述把手枢转而抵接在所述集装箱箱门的内壁上或者从所述内壁脱离,以实现所述逃逸小门的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可选地,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能够作用至所述把手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将所述把手限制在所述锁紧状态。可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扣件和能够作用于所述卡扣件的弹性件,所述把手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卡设在所述卡槽中,以限制所述把手的枢转。可选地,所述逃逸小门包括外板、内板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可选地,所述隔热板的材质包括PVC隔热材料,并且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通过铝型材门框与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逃逸小门构造为矩形。可选地,所述集装箱箱门包括左门和右门,所述左门和所述右门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不同,所述逃逸小门设置在所述左门和所述右门中的至少一个上。可选地,所述逃逸小门与所述集装箱箱门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热件和/或密封胶条。根据本使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具有上述的集装箱箱门,所述集装箱箱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上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集装箱箱门铰接至所述集装箱。可选地,所述集装箱上还设置有门控开关,所述门控开关与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的用电设备电连接,所述门控开关能够检测所述集装箱箱门的开闭,并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集装箱箱门关闭时控制打开所述用电设备。可选地,所述用电设备为制冷机。可选地,所述集装箱箱门的边缘还设置有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能够在所述集装箱箱门在关闭所述集装箱的状态下起到隔热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集装箱箱门,可用于设置在集装箱上,能够对集装箱内的货物起到保护的作用。集装箱箱门上设置有逃逸小门,当工作人员误操作被关在集装箱内时,可通过逃逸小门及时地从集装箱中逃出,能够避免造成安全事故。此外,逃逸小门的内侧还设置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可使逃逸小门处于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逃逸小门处于锁紧状态时,可确保集装箱箱门整体的封闭,而当逃逸小门处于解锁状态时,可方便被困在箱内的工作人员逃出。此外,锁紧装置使得逃逸小门仅能从集装箱的内部打开,可保证货物的安全。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带逃逸小门的集装箱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线A-A方向所截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1中线B-B方向所截的剖视图;图4为沿图1中线C-C方向所截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集装箱箱门中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带逃逸小门的集装箱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D-D方向所截的剖视图;图8为沿图6中E-E方向所截的剖视图;图9为图6中所示的集装箱中的一种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0为沿图9中F-F方向所截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集装箱箱门101:左门102:右门200:逃逸小门201:外板202:内板203:隔热板300:锁紧装置301:把手302:搭片303:螺栓310:限位机构311:底座312:弹性件313:卡扣件401:隔热件402:密封胶条501:门控开关502:隔热装置503:锁杆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箱门100,该集装箱箱门100可用于设置在集装箱上,集装箱用于存储货物或者工作等。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集装箱箱门100设置在沿集装箱长度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集装箱箱门100可枢转地铰接在集装箱的侧壁上,集装箱箱门100在枢转的过程中能够打开或者关闭该集装箱。如图1和图6所示,该集装箱箱门100包括逃逸小门200和锁紧装置300。其中,逃逸小门200可枢转地设置在集装箱箱门100上。可以理解的是,逃逸小门200的尺寸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均小于集装箱箱门100的尺寸。通过设置逃逸小门200可使得被误关在集装箱内的工作人员及时逃脱,因此,逃逸小门200不需要从集装箱的外部打开,以保证货物的安全。本实施方式中,逃逸小门200的内侧还设置有锁紧装置300,锁紧装置300可使得逃逸小门200仅能够从集装箱的内部被打开。如图2和图3,以及图7和图8所示,锁紧装置300包括把手301和搭片302,把手301可枢转地设置在逃逸小门200的内侧,优选的,把手301可设置在与逃逸小门200的枢转轴相对的一侧边缘。搭片302固定设置在把手301的端部。搭片302可随把手301枢转而抵接在集装箱箱门100的内壁上或者从内壁脱离,以实现逃逸小门200的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例如,把手301在枢转的过程中,可使得搭片302与集装箱箱门100的内壁接触,以限制逃逸小门200的枢转,起到锁定的作用。具体地,如图5所示,把手301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箱门包括:/n逃逸小门,所述逃逸小门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箱门上;以及/n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逃逸小门的内侧,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n把手,所述把手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逃逸小门的内侧;以及/n搭片,所述搭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把手的端部;/n其中,所述搭片可随所述把手枢转而抵接在所述集装箱箱门的内壁上或者从所述内壁脱离,以实现所述逃逸小门的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箱门包括:
逃逸小门,所述逃逸小门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箱门上;以及
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逃逸小门的内侧,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把手,所述把手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逃逸小门的内侧;以及
搭片,所述搭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把手的端部;
其中,所述搭片可随所述把手枢转而抵接在所述集装箱箱门的内壁上或者从所述内壁脱离,以实现所述逃逸小门的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能够作用至所述把手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将所述把手限制在所述锁紧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扣件和能够作用于所述卡扣件的弹性件,所述把手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卡设在所述卡槽中,以限制所述把手的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逃逸小门包括外板、内板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通过铝型材门框与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同姜涤清张志勇徐霆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