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383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件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包括料斗、上料管和除铁管,其中料斗为漏斗状,料斗下端窄口为出料口,所述上料管与料斗的出料口连接,以使料斗内的塑料颗粒通过上料管对下级设备供塑料颗粒,所述上料管的中段断开,所述除铁管为永磁体材料制成的管状体,所述除铁管套装在上料管的断开处使断开处通过除铁管上下对接。本装置通过除铁管的设置,在塑料颗粒进入到上料管内时,塑料颗粒内混入的铁屑以及含有铁屑的塑料颗粒均可通过除铁管吸引,除铁管可适时拆卸清理或更换,本涉装置设计巧妙,成本低廉,适合现有上料装置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颗粒上料组件
本技术涉及塑料件生产设备,特别是塑料颗粒生产前的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金属制品渐渐被塑料制品所取代。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在我们生活中被应用到,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年都有大量的塑料制品产出,其中混有不少的不合格品和报废品。为了实现对废料的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以及成本,现在大多数工厂是通过对不合格品和报废品进行破碎再加工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回收利用,但破碎后的塑料制品中虽然经过过滤和分离,但塑料颗粒中仍然会留有铁屑,部分塑料颗粒内部混入铁屑或刺入铁屑,人工分离很难实现,虽然混入量很小,但分离困难,单独通过一个装置分离资金投入大。另外,如何保持塑料颗粒干燥,塑料颗粒顺畅进料也是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其实现挑选铁屑、干燥物料、并可实现上料顺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包括料斗、上料管和除铁管,其中料斗为漏斗状,料斗下端窄口为出料口,所述上料管与料斗的出料口连接,以使料斗内的塑料颗粒通过上料管对下级设备供塑料颗粒,所述上料管的中段断开,所述除铁管为永磁体材料制成的管状体,所述除铁管套装在上料管的断开处使断开处通过除铁管上下对接。作为优选的,所述除铁管对应上料管中段断开处的直径大于所述除铁管端部直径形成外突段。作为优选的,所述外突段为球状,所述外突段的内壁形成用于储存废料和铁屑的废料槽。作为优选的,所述除铁管的管体为两个半环状结构的管体扣合形成,两个所述管体第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两个管体的第二端均设有锁具,两个管体的第二端可通过锁具快速锁紧。作为优选的,所述料斗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端连接驱动轴上端,所述驱动轴向下延伸且下端置于出料口处,所述驱动轴的下端设有绞龙状的叶片。作为优选的,所述塑料颗粒上料组件还包括除潮装置,除潮装置包括热风机、风管和网塞头,所述上料管临近料斗出料口处开设热风孔,所述风管第一端连接热风机的出风口,风管的第二端与热风孔连接,所述网塞头安装在风管的第二端。作为优选的,所述风管靠近热风孔处的末端倾斜向上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除铁管与上料管接触面处设有密封圈。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料管为透明管道。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除铁管的设置,在塑料颗粒进入到上料管内时,塑料颗粒内混入的铁屑以及含有铁屑的塑料颗粒均可通过除铁管吸引,因除铁管为永磁体的特性,废料会一直吸附在除铁管上,除铁管可适时拆卸清理或更换,本涉装置设计巧妙,成本低廉,适合现有上料装置改造。另外本装置通过电机、驱动轴和螺旋叶片的引入,避免塑料颗粒在料斗出料口处卡死;在上料管处设置热风机、风管等装置,可随时对料斗内的塑料颗粒进行除潮烘干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塑料颗粒上料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塑料颗粒上料组件除铁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塑料颗粒上料组件中除铁管轴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另一实施例中除铁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料斗,11-上料管,20-电机,21-驱动轴,22-螺旋叶片,31-热风机,32-风管,33-网塞头,40-除铁管,41-管体,42-外突段,421-废料槽,43-铰接轴,44-锁具,4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包括料斗10、上料管11和除铁管40,其中料斗10为漏斗状,料斗10下端窄口为出料口,上料管11与料斗10的出料口连接,以使料斗10内的塑料颗粒通过上料管11对下级设备供塑料颗粒,上料管11的中段断开,除铁管40为永磁体材料制成的管状体,除铁管40套装在上料管11的断开处使断开处通过除铁管40上下对接。除铁管40对应上料管11中段断开处的直径大于除铁管40端部直径形成外突段42。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外突段42为球状,外突段42的内壁形成用于储存废料和铁屑的废料槽421。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除铁管40的管体41为两个半环状结构的管体41扣合形成,两个管体41第一端通过铰接轴43铰接,两个管体41的第二端均设有锁具44,两个管体41的第二端可通过锁具44快速锁紧。如图1所示,料斗10的上方设有电机20,电机20的动力端连接驱动轴21上端,驱动轴21向下延伸且下端置于出料口处,驱动轴21的下端设有绞龙状的叶片。塑料颗粒上料组件还包括除潮装置,除潮装置包括热风机31、风管32和网塞头33,上料管11临近料斗10出料口处开设热风孔,风管32第一端连接热风机31的出风口,风管32的第二端与热风孔连接,网塞头33安装在风管32的第二端,网塞头33用于通热风,阻挡塑料颗粒。作为优选的,风管32靠近热风孔处的末端倾斜向上设置,使得热风朝向料斗10方向吹送。除铁管40与上料管11接触面处设有密封圈45,避免热风溢出。作为优选的,上料管11为透明管道,方便观察下料情况。以下详细说明本装置的使用过程和原理:首先将除铁管40上的锁具44打开,除铁管40上的两个半环状的管体41可通过交接轴打开,然后将除铁管40套装在上料管11的断开处,形成如图4的效果。此时向料斗10中送入塑料颗粒,塑料颗粒通过上料管11进入下级设备,在通过除铁管40处时,铁屑和含有铁屑的塑料颗粒等废物被除铁管40吸引,由于上料管11中塑料颗粒从上至下逐渐冲击废料,使得废物逐渐向外突段42内侧的废料槽421移动,最终富集在肥料槽位置,如发现料斗10不再持续下料,打开电机20,通过电机20驱动驱动轴21带动螺旋叶片22转动,排除塑料颗粒堵塞在出料口的可能性,如打开电机20后下料管扔不通畅,说明塑料颗粒在除铁管40处堵死,需要更换或清理除铁管40内部的废料。如需要除潮,打开热风机31,热风通过风管32、上料管11最终进入到料斗10内,料斗10内的塑料颗粒之间具有缝隙,热风从塑料颗粒缝隙中进过,对塑料颗粒进行热风烘干和预热。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上料管和除铁管,其中料斗为漏斗状,料斗下端窄口为出料口,所述上料管与料斗的出料口连接,以使料斗内的塑料颗粒通过上料管对下级设备供塑料颗粒,所述上料管的中段断开,所述除铁管为永磁体材料制成的管状体,所述除铁管套装在上料管的断开处使断开处通过除铁管上下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上料管和除铁管,其中料斗为漏斗状,料斗下端窄口为出料口,所述上料管与料斗的出料口连接,以使料斗内的塑料颗粒通过上料管对下级设备供塑料颗粒,所述上料管的中段断开,所述除铁管为永磁体材料制成的管状体,所述除铁管套装在上料管的断开处使断开处通过除铁管上下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铁管对应上料管中段断开处的直径大于所述除铁管端部直径形成外突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突段为球状,所述外突段的内壁形成用于储存废料和铁屑的废料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上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铁管的管体为两个半环状结构的管体扣合形成,两个所述管体第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两个管体的第二端均设有锁具,两个管体的第二端可通过锁具快速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维明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鑫昌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