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22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7
一种打孔装置属于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打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水平框架2和操作平台9,其特征在于水平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长度方向中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水平框架2四角下端设置有垂直支腿1,操作平台9设置在平台支架10上端,平台支架10一端与水平框架2一端轴接;所述平台支架10包括两侧平行的长条状边框,两侧边框前端设置有前轴套5,水平框架2前端设置有轴穿管,一调节轴4依次穿过一侧轴套5、轴穿管、另一侧前轴套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弯管机煨制弯管时,为避免弯管受热金属的持续变形、金属堆积、尺寸缩短,所以工作时需大量的、流量均匀的水或风进行冷却,而水和风的通道则来自中频感应加热圈。加热圈传统手工打孔方法较为落后,对于出风/水口的角度无法精确掌握、均匀性不易控制,冷却效果低,且加工任务量大、耗时长,此工装的推出不仅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并且提高感应圈的加工精度、冷却效果,保证了弯管的煨制质量。中频感应加热圈分为风圈和水圈两种,采用铜方管制作,在弯管煨制中冷却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规格的加热圈所对应的孔数和孔距各不相同,同时加热圈四象限区域的打孔角度也是不同的。如果加热圈的出风/水口的角度错误、均匀性差,就会影响弯管的冷却效果,进而影响弯管质量,所以加热圈打孔所搭配的工装及程序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打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水平框架2和操作平台9,其特征在于水平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长度方向中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水平框架2四角下端设置有垂直支腿1,操作平台9设置在平台支架10上端,平台支架10一端与水平框架2一端轴接;所述平台支架10包括两侧平行的长条状边框,两侧边框前端设置有前轴套5,水平框架2前端设置有轴穿管,一调节轴4依次穿过一侧前轴套5、轴穿管、另一侧前轴套5;轴穿管中部前端设置有前支撑板6,前支撑板6上设置有防止感应圈20向下滑动的滑动挡板8和滑动挡板8的锁紧装置7;两侧边框后端设置有后轴套13,一后轴两端穿入后轴套13内,后轴上设置有中轴套11,角度调节轴12上端与中轴套11相连;水平框架2后端设置有后支撑板19,后支撑板19上设置有横向转轴18,横向转轴18与连接板16相连,连接板16上设置有后轴穿管15,角度调节轴12下部穿过后轴穿管15,角度调节轴12上设置有外螺纹,角度调节轴12上旋有锁紧螺母14,锁紧螺母14设置在后轴穿管15上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前支撑板6为由前上端横边和后下端竖边组成的直角板形;滑动挡板8为由前下端长横边和后上端短竖边组成的L形板,前下端长横边的中部设置有条形口;锁紧装置7采用螺栓、六角螺母组件,螺栓下端依次穿过条形口、前支撑板6上的通孔旋入六角螺母内。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后支撑板19包括两侧L形板,L形板由下竖边和向外侧弯折的上横边构成,下竖边上设置有横向转轴18轴套,横向转轴18两端穿入横向转轴18轴套,两端横向转轴18轴套之间的横向转轴18上套有下中轴套17;连接板16为直角形板,直角形板的前上横边上端与下中轴套17下端相连,直角形板的后下竖边外端与后轴穿管15相连。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水平框架2由四根水平支架焊接构成;所述垂直支腿1与水平框架2焊接;前轴套5与平台支架10焊接;前支撑板6焊接在轴穿管上;角度调节轴12与中轴套11焊接。其次,本技术所述连接板16分别与后轴穿管15和下中轴套17焊接。另外,本技术所述横向转轴18轴套焊接固定在后支撑板19上。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操作平台9可以绕轴旋转。本技术支撑板起支撑作用,锁紧装置7用于锁紧支撑板6和滑动挡板8的相互位置,滑动挡板8可防止感应圈向下滑动,起到固定作用。本技术中轴套11套在后轴上,可以带动平台支架转动。本技术角度调节轴12可通过上下轴套来回调节角度。本技术锁紧螺母14配合角度调节轴上的螺纹,可固定平台与水平支架之间的角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弯管感应圈的打孔示意图。图3为装配示意图。图中,1、垂直支腿,2、水平支架,3、支撑架,4、调节轴,5、轴套,6、支撑板,7、锁紧装置,8、轴套滑动挡板,9、操作平台,10、平台支架,11、轴套,12、角度调节轴,13、轴套,14、锁紧螺母,15、穿轴管,16、支撑板,17、轴套,18、轴,19、支撑板,20、感应圈,21、钻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水平框架2和操作平台9,水平框架2四角下端设置有垂直支腿1,操作平台9设置在平台支架10上端,平台支架10一端与水平框架2一端轴接;所述平台支架10包括两侧平行的长条状边框,两侧边框前端设置有前轴套5,水平框架2前端设置有轴穿管,一调节轴4依次穿过一侧前轴套5、轴穿管、另一侧前轴套5;轴穿管中部前端设置有前支撑板6,前支撑板6上设置有防止感应圈20向下滑动的滑动挡板8和滑动挡板8的锁紧装置7;两侧边框后端设置有后轴套13,一后轴两端穿入后轴套13内,后轴上设置有中轴套11,角度调节轴12上端与中轴套11相连;水平框架2后端设置有后支撑板19,后支撑板19上设置有横向转轴18,横向转轴18与连接板16相连,连接板16上设置有后轴穿管15,角度调节轴12下部穿过后轴穿管15,角度调节轴12上设置有外螺纹,角度调节轴12上旋有锁紧螺母14,锁紧螺母14设置在后轴穿管15上方。所述水平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长度方向中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前支撑板6为由前上端横边和后下端竖边组成的直角板形;滑动挡板8为由前下端长横边和后上端短竖边组成的L形板,前下端长横边的中部设置有条形口;锁紧装置7采用螺栓、六角螺母组件,螺栓下端依次穿过条形口、前支撑板6上的通孔旋入六角螺母内。所述后支撑板19包括两侧L形板,L形板由下竖边和向外侧弯折的上横边构成,下竖边上设置有横向转轴18轴套,横向转轴18两端穿入横向转轴18轴套,两端横向转轴18轴套之间的横向转轴18上套有下中轴套17;连接板16为直角形板,直角形板的前上横边上端与下中轴套17下端相连,直角形板的后下竖边外端与后轴穿管15相连。所述水平框架2由四根水平支架焊接构成;所述垂直支腿1与水平框架2焊接;前轴套5与平台支架10焊接;前支撑板6焊接在轴穿管上;角度调节轴12与中轴套11焊接。所述连接板16分别与后轴穿管15和下中轴套17焊接。所述横向转轴18轴套焊接固定在后支撑板19上。本技术通过一根带有螺纹的可调节轴与角度尺配合,便于选择打孔的角度,可通过一台Z3132D方向摇臂钻床打孔。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将打孔工装置于平台上。将制作完成的加热圈内侧转角磨出平面,标记相应的孔距,并将加热圈分成上下左右四个区域(上下区域打孔角度为40°,左边区域打孔角度为38°,右边区域打孔角度为42°),并放置于确定好角度的操作平台上(选择打磨好的一端朝上放置),底部用滑动挡板和锁紧装置控制,使用调节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孔装置,包括水平框架(2)和操作平台(9),其特征在于水平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长度方向中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水平框架(2)四角下端设置有垂直支腿(1),操作平台(9)设置在平台支架(10)上端,平台支架(10)一端与水平框架(2)一端轴接;/n所述平台支架(10)包括两侧平行的长条状边框,两侧边框前端设置有前轴套(5),水平框架(2)前端设置有轴穿管,一调节轴(4)依次穿过一侧前轴套(5)、轴穿管、另一侧前轴套(5);/n轴穿管中部前端设置有前支撑板(6),前支撑板(6)上设置有防止感应圈(20)向下滑动的滑动挡板(8)和滑动挡板(8)的锁紧装置(7);/n两侧边框后端设置有后轴套(13),一后轴两端穿入后轴套(13)内,后轴上设置有中轴套(11),角度调节轴(12)上端与中轴套(11)相连;/n水平框架(2)后端设置有后支撑板(19),后支撑板(19)上设置有横向转轴(18),横向转轴(18)与连接板(16)相连,连接板(16)上设置有后轴穿管(15),角度调节轴(12)下部穿过后轴穿管(15),角度调节轴(12)上设置有外螺纹,角度调节轴(12)上旋有锁紧螺母(14),锁紧螺母(14)设置在后轴穿管(15)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孔装置,包括水平框架(2)和操作平台(9),其特征在于水平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长度方向中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水平框架(2)四角下端设置有垂直支腿(1),操作平台(9)设置在平台支架(10)上端,平台支架(10)一端与水平框架(2)一端轴接;
所述平台支架(10)包括两侧平行的长条状边框,两侧边框前端设置有前轴套(5),水平框架(2)前端设置有轴穿管,一调节轴(4)依次穿过一侧前轴套(5)、轴穿管、另一侧前轴套(5);
轴穿管中部前端设置有前支撑板(6),前支撑板(6)上设置有防止感应圈(20)向下滑动的滑动挡板(8)和滑动挡板(8)的锁紧装置(7);
两侧边框后端设置有后轴套(13),一后轴两端穿入后轴套(13)内,后轴上设置有中轴套(11),角度调节轴(12)上端与中轴套(11)相连;
水平框架(2)后端设置有后支撑板(19),后支撑板(19)上设置有横向转轴(18),横向转轴(18)与连接板(16)相连,连接板(16)上设置有后轴穿管(15),角度调节轴(12)下部穿过后轴穿管(15),角度调节轴(12)上设置有外螺纹,角度调节轴(12)上旋有锁紧螺母(14),锁紧螺母(14)设置在后轴穿管(15)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6)为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颖张中献于洋王秋明赵宇苗伟成张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管重工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