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准对位的锻压模具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13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精准对位的锻压模具安装结构,它涉及锻压技术领域。它的工作台顶部设有空腔,下模置于空腔内,下模侧边通过锁紧螺栓固定,上模顶部留有压块安装槽,压块置于压块安装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柱固定;上模与连接杆拆卸连接,锻压机顶架与工作台之间连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移动槽,连接杆在移动槽内上下移动,上模的顶部侧边设有固定槽,连接杆纵向设置的杆端卡设在固定槽内与上模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下模通过锁紧螺栓固定于工作台的空腔内,安装稳固,上模与连接杆为可拆卸的卡接结构,上模与压块也为可拆卸结构,可预先将上模单独放置在下模内确认位置,然后将上模与连接杆、压块固定,上模与下模实现精准对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精准对位的锻压模具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锻压
,具体涉及一种可精准对位的锻压模具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锻压模具是通过锻造和冲压,利用锻压机械的冲头和模腔的配合,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模具。现有技术的锻压模具通常包括上模和下模,锻压时,通过上模和下模的配合,冲压坯料成型。现有技术中,下模设在工作台的空腔内,上模预先安装固定在压块的底部,通过压块带动上模下压,与下模配合进行锻压,但是下模和上模安装时,下模和上模分别进行安装,很容易导致上下模不对应,不能保证安装的精准对位,锻压时会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精准对位的锻压模具安装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下模安装时不能保证精准对位、锻压时会影响产品质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锻压机、压块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空腔,下模置于空腔内,下模的侧边通过锁紧螺栓固定,上模的顶部留有压块安装槽,压块置于压块安装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柱固定,压块通过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精准对位的锻压模具安装结构,包括锻压机、压块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空腔,下模置于空腔内,下模的侧边通过锁紧螺栓固定,上模的顶部留有压块安装槽,压块置于压块安装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柱固定,压块通过锻压机的压杆驱动下压;/n所述上模与连接杆拆卸连接,连接杆为倒L型的伸缩杆,锻压机的顶架与工作台之间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固定架分别设在压块的两侧,固定架靠近压块的一侧设有纵向的移动槽,连接杆的一端在移动槽内上下移动,上模的顶部侧边设有固定槽,连接杆纵向设置的杆端卡设在固定槽内与上模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准对位的锻压模具安装结构,包括锻压机、压块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空腔,下模置于空腔内,下模的侧边通过锁紧螺栓固定,上模的顶部留有压块安装槽,压块置于压块安装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柱固定,压块通过锻压机的压杆驱动下压;
所述上模与连接杆拆卸连接,连接杆为倒L型的伸缩杆,锻压机的顶架与工作台之间连接有两对称设置的固定架,两固定架分别设在压块的两侧,固定架靠近压块的一侧设有纵向的移动槽,连接杆的一端在移动槽内上下移动,上模的顶部侧边设有固定槽,连接杆纵向设置的杆端卡设在固定槽内与上模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准对位的锻压模具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纵向设置的杆端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军虎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宇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