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09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管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牵引小车,牵引小车的前端设有夹管部,夹管部夹住铜管的前端,牵引小车滑动连接在两根前后方向平行设置的导杆上,导杆固定在多个线性布置的导杆座上,导杆座固定在机架上;机架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铰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位于牵引小车的上方;所述支撑轴的前端与旋转臂的一端固定,旋转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切刀,支撑轴的后端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它设有一般可旋转的切刀,可将铜管拉伸完成后直接将铜管的端部切下,避免了后续的端部切裁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将大直径的铜管制成较小直径的铜管主要利用铜较好的延展性通过牵引拉伸铜管完成。由于铜管的端部被夹管部夹紧过,已经产生变形,在需要使用铜管时需要人工将铜管的端部切掉,在增加一道工序的同时显得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它设有一般可旋转的切刀,可将铜管拉伸完成后直接将铜管的端部切下,避免了后续的端部切裁工序。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牵引小车,牵引小车的前端设有夹管部,夹管部夹住铜管的前端,牵引小车滑动连接在两根前后方向平行设置的导杆上,导杆固定在多个线性布置的导杆座上,导杆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机架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铰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位于牵引小车的上方;所述支撑轴的前端与旋转臂的一端固定,旋转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切刀,支撑轴的后端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除去最后一个导杆座的其他导杆座的中部各设有铜管支撑装置;所述铜管支撑装置包括可翻转的支脚,支脚的上端固定有“U”型支板,“U”型支板插套在铜管的下侧。所述铜管支撑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导杆座中部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撑轴,支脚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轴上,所述支脚的下端固定有与支撑轴同轴心设置的蜗轮,蜗轮啮合有蜗杆,蜗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铰接座上,两个铰接座与导杆座固定连接,其中一个铰接座上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与蜗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脚包括与“U”型支板固定连接的矩形柱、与支撑轴铰接的支脚底座,支脚底座上成型有与矩形柱相配合的矩形沉孔,矩形柱插套在矩形沉孔内;所述矩形柱的中部成型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螺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铰接在矩形沉孔的底部,调节螺杆的另一端成型有六角沉孔。所述牵引小车包括车体,车体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开口的直线轴承,直线轴承插套在导杆上,车体的内部设有驱动腔,驱动腔内固定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固定在第一轮轴内端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一轮轴穿过车体的外伸出端固定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轮轴通过花键连接有第二轮轴,第二轮轴穿过车体的外伸出端也固定有一个第三齿轮,两个第三齿轮各啮合有一根齿条,两根齿条与多个导杆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铰接在车体上。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设有一般可旋转的切刀,可将铜管拉伸完成后直接将铜管的端部切下,避免了后续的端部切裁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为图2关于A-A的剖视图;图4为图3关于B-B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杆座与铜管支撑装置的部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导杆座与铜管支撑装置的部装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牵引小车2,牵引小车2的前端设有夹管部8,夹管部8夹住铜管9的前端,牵引小车2滑动连接在两根前后方向平行设置的导杆31上,导杆31固定在多个线性布置的导杆座32上,导杆座32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机架1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架34,支撑架34上铰接有支撑轴41,支撑轴41位于牵引小车2的上方;所述支撑轴41的前端与旋转臂42的一端固定,旋转臂4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的电机轴上固定有切刀44,支撑轴41的后端与固定在支撑架34上的第二电机4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说,除去最后一个导杆座32的其他导杆座32的中部各设有铜管支撑装置5;所述铜管支撑装置5包括可翻转的支脚51,支脚51的上端固定有“U”型支板52,“U”型支板52插套在铜管9的下侧。更进一步的说,所述铜管支撑装置5还包括固定在导杆座32中部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撑轴53,支脚51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轴53上,所述支脚51的下端固定有与支撑轴53同轴心设置的蜗轮54,蜗轮54啮合有蜗杆55,蜗杆5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铰接座56上,两个铰接座56与导杆座32固定连接,其中一个铰接座56上固定有第三电机57,第三电机57与蜗杆55的一端连接。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支脚51包括与“U”型支板52固定连接的矩形柱511、与支撑轴53铰接的支脚底座512,支脚底座512上成型有与矩形柱511相配合的矩形沉孔513,矩形柱511插套在矩形沉孔513内;所述矩形柱511的中部成型有螺纹通孔514,螺纹通孔514内螺接有调节螺杆515,调节螺杆515的一端铰接在矩形沉孔513的底部,调节螺杆515的另一端成型有六角沉孔516。更进一步的说,所述牵引小车2包括车体21,车体21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开口的直线轴承22,直线轴承22插套在导杆31上,车体21的内部设有驱动腔211,驱动腔211内固定有第四电机23,第四电机23的电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24,第一齿轮24与固定在第一轮轴25内端的第二齿轮26啮合,第一轮轴25穿过车体21的外伸出端固定有第三齿轮27,所述第一轮轴25通过花键连接有第二轮轴28,第二轮轴28穿过车体21的外伸出端也固定有一个第三齿轮27,两个第三齿轮27各啮合有一根齿条29,两根齿条29与多个导杆座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轮轴25和第二轮轴28铰接在车体21上。工作原理:第一,夹管部8将铜管9的一端夹住;第二,第四电机23带动第一齿轮24转动,第一齿轮24通过第二齿轮26带动第一轮轴25转动,第一轮轴25通过花键连接带动第二轮轴28同步转动,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同时带动两个第三齿轮27转动,第三齿轮27在齿条29的反作用下带动车体21沿导杆31相后移动,车体21抖动夹管部8向后移动,从而完成对铜管的拉伸工作;第三,当铜管拉伸完成后,此时夹管部8位于切刀44的后侧,第二电机45带动支撑轴41转动,支撑轴41通过旋转臂42带动第一电机43转动,第一电机43在转动的同时驱动切刀44高速旋转,切刀44对铜管9的后端进行切断;第四,通过转动调节螺杆515,调节螺杆515可带动矩形柱511向外或向内移动,从而改变“U”型支板52的位置,以适应铜管的位置。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有牵引小车(2),牵引小车(2)的前端设有夹管部(8),夹管部(8)夹住铜管(9)的前端,牵引小车(2)滑动连接在两根前后方向平行设置的导杆(31)上,导杆(31)固定在多个线性布置的导杆座(32)上,导杆座(32)固定在机架(1)上;/n所述机架(1)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架(34),支撑架(34)上铰接有支撑轴(41),支撑轴(41)位于牵引小车(2)的上方;所述支撑轴(41)的前端与旋转臂(42)的一端固定,旋转臂(4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的电机轴上固定有切刀(44),支撑轴(41)的后端与固定在支撑架(34)上的第二电机(4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有牵引小车(2),牵引小车(2)的前端设有夹管部(8),夹管部(8)夹住铜管(9)的前端,牵引小车(2)滑动连接在两根前后方向平行设置的导杆(31)上,导杆(31)固定在多个线性布置的导杆座(32)上,导杆座(32)固定在机架(1)上;
所述机架(1)的后端固定有支撑架(34),支撑架(34)上铰接有支撑轴(41),支撑轴(41)位于牵引小车(2)的上方;所述支撑轴(41)的前端与旋转臂(42)的一端固定,旋转臂(4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的电机轴上固定有切刀(44),支撑轴(41)的后端与固定在支撑架(34)上的第二电机(4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去最后一个导杆座(32)的其他导杆座(32)的中部各设有铜管支撑装置(5);
所述铜管支撑装置(5)包括可翻转的支脚(51),支脚(51)的上端固定有“U”型支板(52),“U”型支板(52)插套在铜管(9)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部设有切割机的铜管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支撑装置(5)还包括固定在导杆座(32)中部的左右方向设置的支撑轴(53),支脚(51)的下端铰接在支撑轴(53)上,所述支脚(51)的下端固定有与支撑轴(53)同轴心设置的蜗轮(54),蜗轮(54)啮合有蜗杆(55),蜗杆(5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铰接座(56)上,两个铰接座(56)与导杆座(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汤浦宇峰制冷配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