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氮吸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90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氮吸附塔,压缩空气由第一进气口进入到缓流区,缓流区内的减速板组件能够对压缩空气起到减速稳流的作用,缓流板组件用于将减速稳流的压缩空气,能够使得压缩空气密度均匀;气流密度均匀的压缩空气再由第一隔板上的第二进气口进入到吸附筒,由吸附筒内的分子筛对压缩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吸收,获得氮气,氮气再从出气管进入到塔体内壁与吸附筒外壁之间的区域,由该区域内的分子筛再次对氧气进行吸收,提高氮气的纯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降低、稳定压缩空气的流速,使压缩空气与分子筛充分接触,使分子筛能够充分地吸收氮气,提高氮气的纯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吸附均匀、吸附效率高,能够得到氮气的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氮吸附塔
本技术属于制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氮吸附塔。
技术介绍
制氮机,是指以空气为原料,利用物理方法将其中的氧和氮分离而获得氮气的设备。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即深冷空分法、分子筛空分法(PSA)和膜空分法,工业上应用的制氮机,可以分为三种。制氮机是按变压吸附技术设计、制造的氮气设备。制氮机以优质进口碳分子筛(CMS)为吸附剂,采用常温下变压吸附原理(PSA)分离空气制取高纯度的氮气。通常使用两吸附塔并联,由进口PLC控制进口气动阀自动运行,交替进行加压吸附和解压再生,完成氮氧分离,获得所需高纯度的氮气。但是,目前吸附塔在吸附氧气获得氮气的过程中,由于压缩空气流过塔体的速度很快,气体流速不均匀,使得压缩空气与分子筛的接触时间不同,获得的氮气纯度不均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制氮吸附塔,吸附均匀、吸附效率高,能够得到氮气的纯度均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氮吸附塔,包括:塔体;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塔体内水平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塔体空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氮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n塔体;/n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塔体内水平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塔体空间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吸附区和缓流区;吸附区设置在缓流区上方;/n隔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吸附区内设置有吸附筒,吸附筒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为封闭端;吸附筒底部设置有第三进气口,第三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吸附筒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和第四进气口;第二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出气管穿过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与第四进气口连通;/n吸附区自上而下水平设置有若干滤网,滤网一端与吸附筒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滤网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氮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
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塔体内水平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塔体空间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吸附区和缓流区;吸附区设置在缓流区上方;
隔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吸附区内设置有吸附筒,吸附筒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为封闭端;吸附筒底部设置有第三进气口,第三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吸附筒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和第四进气口;第二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出气管穿过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与第四进气口连通;
吸附区自上而下水平设置有若干滤网,滤网一端与吸附筒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滤网之间填充有分子筛;第三进气口设置在最底层滤网及其相邻滤网之间的吸附筒上;
缓流区自上而下包括缓流板组件和减速板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鸣
申请(专利权)人:怀来华昌气分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