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物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75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物艾灸器,包括基贴、灸筒和内架,基贴中部设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连接可拆卸的灸筒,灸筒包括筒装底座,灸筒上活动连接有与灸筒上端相配合的第一环形支架,第一环形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滤网,第一环形支架活动安装有第二环形支架位于第一环形支架上方,第二环形支架和第一环形支架形状均与灸筒的环形边沿相吻合,第二环形支架上方活动连接有可水平转动的封盖;所述内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灸筒内部,内架由艾绒置架通过连接杆连接药物架构成,艾绒置架中部设有艾绒固定针,连接杆为伸缩杆,本艾灸器可以调节药物距离,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封盖可以控制空气进入量,烟气被过滤后排出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功能更多元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物艾灸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隔物艾灸器。
技术介绍
灸法是主要的针灸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广泛使用,其中隔物灸通过对人体穴区或穴位的持续温灸,能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平衡失调的阴阳,使人体病痛得到快速缓解和消除,长期被临床应用于颈肩腰腿痛、胃痛、痛经、腹泻等痛症与内科疾病中,近年来随着百姓对养生保健知识的日益增加,尤其对艾灸养生的认同,被大量应用于临床、养生保健及家庭养生保健。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隔物灸是间接灸的别称,是用药物将艾柱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根据所间隔的药物不同而命名,如以生姜间隔则叫隔姜灸,以盐饼间隔则称为隔盐灸等等。传统的隔物艾灸器由一个圆筒构成,底部设有隔物架,艾绒放置在筒内,便可进行灸治。但是隔物艾灸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艾灸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物艾灸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物艾灸器,包括基贴、灸筒和内架,所述基贴中部设有安装腔,在此安装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灸筒,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物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贴、灸筒和内架,所述基贴中部设有安装腔,在此安装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灸筒,所述灸筒为两端是自由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的筒状底座,所述灸筒的顶端设有环形边沿,所述灸筒上活动连接有与所述环形边沿相配合的第一环形支架,所述第一环形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滤网,所述第一环形支架活动安装有第二环形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支架上方,所述第二环形支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环形支架相吻合,所述第一环形支架与所述灸筒的环形边沿相吻合,所述第二环形支架上方活动连接有可水平转动的封盖,控制所述第二环形支架端口的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内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灸筒内部,所述内架由艾绒置架通过连接杆连接药物架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物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贴、灸筒和内架,所述基贴中部设有安装腔,在此安装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灸筒,所述灸筒为两端是自由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的筒状底座,所述灸筒的顶端设有环形边沿,所述灸筒上活动连接有与所述环形边沿相配合的第一环形支架,所述第一环形支架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滤网,所述第一环形支架活动安装有第二环形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支架上方,所述第二环形支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环形支架相吻合,所述第一环形支架与所述灸筒的环形边沿相吻合,所述第二环形支架上方活动连接有可水平转动的封盖,控制所述第二环形支架端口的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内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灸筒内部,所述内架由艾绒置架通过连接杆连接药物架构成,所述艾绒置架中部设有艾绒固定针,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物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贴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无纺布层、吸收层、不干胶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吸收层采用聚丙烯酸钠材料制成;所述安装腔内粘接有硬质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设有内螺纹与所述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