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加花专利>正文

雷火罐灸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75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雷火罐灸具,包括罩体,罩体设有第一腔体,罩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将第一腔体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及自罩体的设有第一开口的端部朝第二开口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的筒体,筒体设于第一腔体内,且其设有用于容纳艾条的第二腔体,筒体的背离第一开口的端部设有将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三开口,筒体的设有第三开口的端部设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由此,可以根据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到达受灸者体表的量,调整过盈配合在第二腔体中的艾条的点燃的端部与第二开口的距离,以使艾灸效果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火罐灸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雷火罐灸具。
技术介绍
艾灸器,可随意放置在受灸者的肢体上的任何部位,且可其与受灸者的皮肤的距离,以通过在艾灸器中燃烧的艾制品产生的热效、药效、烟熏等有效成份对穴位和经络进行的刺激。但是,一般的艾灸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随着艾制品的燃烧,艾制品燃烧产生的热量到达受灸者体表的量是逐渐递减的,导致艾灸效果逐渐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雷火罐灸具。该雷火罐灸具包括罩体,罩体设有第一腔体,罩体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将第一腔体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以及自罩体的设有第一开口的端部朝第二开口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的筒体,筒体设于第一腔体内,且其设有用于容纳艾条的第二腔体,筒体的背离第一开口的端部设有将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三开口,筒体的设有第三开口的端部设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在使用该雷火罐灸具时,可以将艾条过盈配合在筒体的第二腔体中,并将艾条点燃的端部朝第二开口所在的一侧放置,且将艾条的点燃的端部放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然后,将罩体的设有第二开口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雷火罐灸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罩体(20),所述罩体(20)设有第一腔体(201),所述罩体(2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将所述第一腔体(201)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202)和第二开口(203);/n以及自所述罩体(20)的设有第一开口(202)的端部朝所述第二开口(203)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的筒体(30),所述筒体(30)设于所述第一腔体(201)内,且其设有用于容纳艾条的第二腔体(301),所述筒体(30)的背离所述第一开口(202)的端部设有将所述第二腔体(301)与第一腔体(201)连通的第三开口(302),所述筒体(30)的设有第三开口(302)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一开口(202...

【技术特征摘要】
1.雷火罐灸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20),所述罩体(20)设有第一腔体(201),所述罩体(2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将所述第一腔体(201)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开口(202)和第二开口(203);
以及自所述罩体(20)的设有第一开口(202)的端部朝所述第二开口(203)所在的一侧延伸形成的筒体(30),所述筒体(30)设于所述第一腔体(201)内,且其设有用于容纳艾条的第二腔体(301),所述筒体(30)的背离所述第一开口(202)的端部设有将所述第二腔体(301)与第一腔体(201)连通的第三开口(302),所述筒体(30)的设有第三开口(302)的端部设于所述第一开口(202)和第二开口(20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火罐灸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把手(40),所述把手(40)设在所述罩体(20)的外表面上,所述把手(40)的朝向所述第二开口(203)的第一端部(41)设于所述第二开口(203)的朝向第一开口(20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火罐灸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50),所述把手(40)单独通过所述连接部(50)设在所述罩体(20)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部(50)的横截面小于所述把手(40)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火罐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0)自所述罩体(20)的外表面至背离所述罩体(20)的一侧和接近所述第一开口(202)所在的一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火罐灸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加花
申请(专利权)人:吴加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