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6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7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涉及一种驼背矫正装置,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24)的两侧,弹性体(12)上端连接上块体,在弹性体的下端设有折弯板(39)形成的穿孔(38),皮带(22)中部穿在所述穿孔内;或在弹性体的下端设有下块体(16),皮带中部连接下块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半圆杆勾住双肩前部或胸部,由皮带限制两半圆杆获取腰部挺直,当需要弯曲腰部时,弹性体可以获取暂时的腰部放松,然后受到弹性的作用使腰部恢复挺直,进一步获取驼背的矫正诉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驼背矫正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近视功能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的,驼背是由于长期的坐姿或站立姿势不正确导致的,也是中小学学生的近视多发的主要诱因之一,驼背的主要位置在腹部与胸部之间的脊椎骨长期处于弯曲或深度弯曲,而脊椎长时间处于弯曲时不仅影响站立姿势或坐姿,还会带来影响身高和腰部不适,这也是目前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70%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的防近视或美体产品有中国专利CN206961296U、CN206414375U、CN304114646S和CN305233438S等,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近视的发病或矫正脊椎的美体作用,但普遍存在胳肢窝处被弹性物压迫的不适感,所以很多使用过的都无法坚持;由于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征兵服役的病原近视率非常之高,到了部队也需要经常性的练习军姿,已知的练习军姿办法有背部使用十字架矫正、贴墙站立等,使用十字架矫正时,双肩的拉绳会使胳肢窝处被拉绳压迫既不舒适,贴墙站立这种方法效果慢且不持续;中老年人在身体机能下降、长时间玩手机以及长时间坐着打麻将等导致的肩周炎也非常严重,长期伏案办公的中年人也存在着腰腿不适和双肩酸痛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公司设计了一种驼背矫正架“专利申请号、201921982498.0;申请日、2019年11月15日”,使用过程可以较好的将驼背进行矫正,短时间使用效果较佳,但长时间佩戴使用后发现,由于无法弯腰导致腰部较为酸痛,所以有必要对后部的立杆进行调整,以便腰部可在一定范围内弯曲并恢复腰部挺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两半圆杆勾住双肩前部或胸部,由皮带限制两半圆杆获取腰部挺直,当需要弯曲腰部时,弹性体可以获取暂时的腰部放松提高舒适性,然后受到弹性的作用使腰部恢复挺直,进一步获取驼背的矫正诉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另一侧半圆杆、上块体、弹性体和皮带,一侧半圆杆和另一侧半圆杆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的两侧,弹性体上端连接上块体,在弹性体的下端设有折弯板形成的穿孔,皮带中部穿在所述穿孔内;或在弹性体的下端设有下块体,皮带中部连接下块体。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上块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侧角部凹陷和另一侧角部凹陷,一侧半圆杆后下端设置的一侧连接板贴在一侧角部凹陷上,由两锁紧螺丝A穿过上块体的两通孔A固定连接后一侧连接板的两螺孔A获取一侧半圆杆在上块体一侧的固定;另一侧半圆杆后下端设置的另一侧连接板贴在另一侧角部凹陷上,由两锁紧螺丝B穿过上块体的两通孔D固定连接后另一侧连接板的两螺孔B获取另一侧半圆杆在上块体另一侧的固定。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临近一侧连接板的一侧半圆杆上设有角状凸起A;在临近另一侧连接板的另一侧半圆杆上设有角状凸起B。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上块体的下前部或后部面设有凹陷面,弹性体上端贴在凹陷面内,由两固定螺丝A穿过弹性体上端设置的两通孔B后连接凹陷面内设置的螺孔D。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弹性体的下端设置的折弯板处于弹性体后部,折弯板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弹性体。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弹性体的下部设有多个由上至下的通孔C,下块体的上端面设有上端面孔,弹性体的下部插在所述上端面孔内,两固定螺丝B穿过下块体的两螺孔C后进入弹性体的任意两通孔C中。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所述下块体上设有左右贯通的穿孔;或所述下块体的后部面设有C形板,由C形板与下块体之间形成穿孔。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C形板的中部与下块体之间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部的C形板与下块体之间形成上穿孔;所述连接片下部的C形板与下块体之间形成下穿孔。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下块体下端面设置为椭圆面,其中下块体的椭圆面与下块体的前部面之间为弧形斜面过度。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在皮带的一端设有皮带扣,皮带的靠近另一端设有多个扣眼;皮带可替换为练功带、松紧带、绳子中的任意一种。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利用在腰间的皮带使弹性体下端的下块体或弹性体的下端往腰前部拉,这样使弹性体下端的下块体或弹性体的下端贴近后腰,由弹性体上端的上块体使一侧半圆杆和另一侧半圆杆分别勾住双肩前部或胸部获取驼背的矫正;本申请考虑到使用中的舒适性,在上块体下部设置弹性体,利用弹性体的弹性获取了长时间佩戴本申请后的不适感消除,通过弹性体的设置改变了原设计的硬性肩部后拉,由弹性体获取柔性肩部后拉;本申请进一步考虑到运输和装箱的空间占用问题,将一侧半圆杆、另一侧半圆杆和上块体采取分体设计,这样便可以缩减大量的空间;本技术适用于中小学学生的驼背矫正和防止近视、部队士兵的身姿练习、中老年人的肩周炎调理以及长期伏案办公的坐姿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块体后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下块体前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上块体后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上块体前部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侧半圆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侧半圆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弹性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弹性体另一实施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侧半圆杆;2、角状凸起A;3、螺孔A;4、一侧连接板;5、锁紧螺丝A;6、一侧角部凹陷;7、通孔A;8、V形下部面;9、斜凹面;10、固定螺丝A;11、通孔B;12、弹性体;13、固定螺丝B;14、通孔C;15、上端面孔;16、下块体;17、上穿孔;18、皮带扣;19、连接片;20、C形板;21、下穿孔;22、皮带;23、扣眼;24、上块体;25、锁紧螺丝B;26、通孔D;27、另一侧角部凹陷;28、另一侧连接板;29、螺孔B;30、角状凸起B;31、另一侧半圆杆;32、椭圆面;33、螺孔C;34、弧形斜面;35、凹陷面;36、螺孔D;37、焊接连接;38、穿孔;39、折弯板。【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10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上块体24、弹性体12和皮带22,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24的两侧,弹性体12上端连接上块体24“弹性体12可使用金属弹簧钢、弹性塑料或具有弹性的竹子以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上块体(24)、弹性体(12)和皮带(22),其特征是: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24)的两侧,弹性体(12)上端连接上块体(24),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有折弯板(39)形成的穿孔(38),皮带(22)中部穿在所述穿孔(38)内;或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有下块体(16),皮带(22)中部连接下块体(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1)、另一侧半圆杆(31)、上块体(24)、弹性体(12)和皮带(22),其特征是:一侧半圆杆(1)和另一侧半圆杆(31)的后下端分别设置在上块体(24)的两侧,弹性体(12)上端连接上块体(24),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有折弯板(39)形成的穿孔(38),皮带(22)中部穿在所述穿孔(38)内;或在弹性体(12)的下端设有下块体(16),皮带(22)中部连接下块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上块体(2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侧角部凹陷(6)和另一侧角部凹陷(27),一侧半圆杆(1)后下端设置的一侧连接板(4)贴在一侧角部凹陷(6)上,由两锁紧螺丝A(5)穿过上块体(24)的两通孔A(7)固定连接后一侧连接板(4)的两螺孔A(3)获取一侧半圆杆(1)在上块体(24)一侧的固定;另一侧半圆杆(31)后下端设置的另一侧连接板(28)贴在另一侧角部凹陷(27)上,由两锁紧螺丝B(25)穿过上块体(24)的两通孔D(26)固定连接后另一侧连接板(28)的两螺孔B(29)获取另一侧半圆杆(31)在上块体(24)另一侧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临近一侧连接板(4)的一侧半圆杆(1)上设有角状凸起A(2);在临近另一侧连接板(28)的另一侧半圆杆(31)上设有角状凸起B(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柔性肩部后拉结构,其特征是:在上块体(24)的下前部或后部面设有凹陷面(35),弹性体(12)上端贴在凹陷面(35)内,由两固定螺丝A(10)穿过弹性体(12)上端设置的两通孔B(11)后连接凹陷面(35)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铁岭葛宇航田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快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