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74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1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涉及一种驼背矫正装置,背部杆与一侧半圆杆的后部杆A(4)和另一侧半圆杆的后部杆B(33)下端固定连接,相同结构的一侧半圆杆和另一侧半圆杆之间留有间隔,其中一侧半圆杆上部的上部杆A(2)分为两段,在两段结构的上部杆A上设有调节长度的连接结构;由连接结构获取一侧半圆杆的前胸或肩限位杆A(3)与后部杆A之间的间距调整;背部杆的下端与腰带(24)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相同结构一侧半圆杆和另一侧半圆杆的上部杆分为两段,利用螺纹连接或螺丝连接或设置弹簧的方式获取前胸或肩限位杆与后部杆之间的间距调整,适应了不同肩宽或成长后的肩宽变化,进一步获取驼背的矫正诉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驼背矫正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的,驼背是由于长期的坐姿或站立姿势不正确导致的,也是中小学学生的近视多发的主要诱因之一,驼背的主要位置在腹部与胸部之间的脊椎骨长期处于弯曲或深度弯曲,而脊椎长时间处于弯曲时不仅影响站立姿势或坐姿,还会带来影响身高和腰部不适,这也是目前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70%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的防近视或美体产品有中国专利CN206961296U、CN206414375U、CN304114646S和CN305233438S等,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近视的发病或矫正脊椎的美体作用,但普遍存在胳肢窝处被弹性物压迫的不适感,所以很多使用过的都无法坚持;由于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征兵服役的病原近视率非常之高,到了部队也需要经常性的练习军姿,已知的练习军姿办法有背部使用十字架矫正、贴墙站立等,使用十字架矫正时,双肩的拉绳会使胳肢窝处被拉绳压迫既不舒适,贴墙站立这种方法效果慢且不持续;中老年人在身体机能下降、长时间玩手机以及长时间坐着打麻将等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另一侧半圆杆、背部杆和腰带(24),其特征是:背部杆与一侧半圆杆的后部杆A(4)和另一侧半圆杆的后部杆B(33)下端固定连接,相同结构的一侧半圆杆和另一侧半圆杆之间留有间隔,其中一侧半圆杆上部的上部杆A(2)分为两段,在两段结构的上部杆A(2)上设有调节长度的连接结构;由连接结构获取一侧半圆杆的前胸或肩限位杆A(3)与后部杆A(4)之间的间距调整;背部杆的下端与腰带(2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包括一侧半圆杆、另一侧半圆杆、背部杆和腰带(24),其特征是:背部杆与一侧半圆杆的后部杆A(4)和另一侧半圆杆的后部杆B(33)下端固定连接,相同结构的一侧半圆杆和另一侧半圆杆之间留有间隔,其中一侧半圆杆上部的上部杆A(2)分为两段,在两段结构的上部杆A(2)上设有调节长度的连接结构;由连接结构获取一侧半圆杆的前胸或肩限位杆A(3)与后部杆A(4)之间的间距调整;背部杆的下端与腰带(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杆A(2)上设置的调节长度的第一种连接结构实施方式,前胸或肩限位杆A(3)的上端设有向后折弯的一段上部杆A(2),在一段上部杆A(2)的端面设有调节螺杆(1),后部杆A(4)的上端设有向前折弯的另一段上部杆A(2),在另一段上部杆A(2)的端面设有调节螺孔B(43),由调节螺杆(1)进入调节螺孔B(43)的长短获取前胸或肩限位杆A(3)与后部杆A(4)之间的间距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杆A(2)上设置的调节长度的第二种连接结构实施方式,前胸或肩限位杆A(3)的上端设有向后折弯的一段上部杆A(2),在一段上部杆A(2)的端面设有插杆(47),所述插杆(47)的一端至另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螺孔(48),后部杆A(4)的上端设有向前折弯的另一段上部杆A(2),在另一段上部杆A(2)的端面设有插孔(46),在另一段上部杆A(2)上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光孔(45),插杆(47)插在插孔(46)内,由螺丝钉(44)穿过任意光孔(45)后连接插杆(47)的对应位置的定位螺孔(48),由插杆(47)进入插孔(46)的长短获取前胸或肩限位杆A(3)与后部杆A(4)之间的间距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杆A(2)上设置的调节长度的第三种连接结构实施方式,前胸或肩限位杆A(3)的上端设有向后折弯的一段上部杆A(2),一段上部杆A(2)的临近前胸或肩限位杆A(3)处至后端为半连接杆B(52),在半连接杆B(52)的一端至另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螺纹孔(51),后部杆A(4)的上端设有向前折弯的半连接杆A(50),在半连接杆A(50)的一端至另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连接穿孔(49),半连接杆B(52)贴在半连接杆A(50)上形成上部杆A(2),两穿接螺丝(53)穿过半连接杆A(50)的两连接穿孔(49)后连接半连接杆B(52)的螺纹孔(51),由半连接杆A(50)与半连接杆B(52)的对接位置长短获取前胸或肩限位杆A(3)与后部杆A(4)之间的间距调整;或前胸或肩限位杆A(3)的上端设有向后折弯的一段上部杆A(2),一段上部杆A(2)的临近前胸或肩限位杆A(3)处至后端为下半杆(57),在下半杆(57)的一端至另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螺纹孔(51),后部杆A(4)的上端设有向前折弯的上半杆(56),在上半杆(56)的一端至另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连接穿孔(49),上半杆(56)贴在下半杆(57)上形成上部杆A(2),两穿接螺丝(53)穿过上半杆(56)的连接穿孔(49)后连接下半杆(57)的螺纹孔(51),由上半杆(56)与下半杆(57)的对接位置长短获取前胸或肩限位杆A(3)与后部杆A(4)之间的间距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驼背矫正架的肩部宽度调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杆A(2)上设置的调节长度的第四种连接结构实施方式,在前胸或肩限位杆A(3)的上端设有向后折弯的一段上部杆A(2),一段上部杆A(2)的临近前胸或肩限位杆A(3)处至后端为凹杆(55),在凹杆(55)的两杆体上的其中一根杆体一端至另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螺纹孔(51),另一根杆体一端至另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连接穿孔(49),后部杆A(4)的上端设有向前折弯的凸杆(54),在凸杆(54)的一端至另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连接穿孔(49),凸杆(54)与凹杆(55)插合后形成上部杆A(2),两穿接螺丝(53)穿过凹杆(55)的另一根杆体连接穿孔(49)、凸杆(54)的连接穿孔(49)后连接凹杆(55)其中一根杆的螺纹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铁岭葛宇航田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快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